麵食中食品新增劑超標問題受關注 專家:應合規科學使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1月10日訊 (記者 劉瀟瀟 石蘭)“充虛解戰,湯餅為最。”麵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其食品新增劑超標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近期,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77批次,包括涉及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等17類食品。其中,食品新增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成為抽檢中兩家企業、兩家餐廳麵食製品不合格的主要問題之一。

  據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訊息披露,抽檢不合格的兩家企業,兩家餐飲店分別以麵食製品中脫氫乙酸及鈉鹽、鋁殘留超標被列入黑名單。

麵食中食品新增劑超標問題受關注 專家:應合規科學使用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麵食容忍度:零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使用範圍不包括生溼面製品、發酵面製品也就是說麵粉、麵條、餃子皮、混沌皮等生溼面絕對不允許新增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為什麼食品生產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這要從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化學性質說起。業內專家指出,作為一種低毒高效的防腐劑,它對黴菌和酵母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造成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出的原因,很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其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添加了脫氫乙酸及其鈉鹽。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迅速、完全地被人體組織所吸收。進入人體後會立即分散於血漿和許多的器官中,抑制體內多種氧化酶,長期食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面製品,可能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作為餐桌主食的麵食製品,我國對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的新增管理十分嚴格,明確規定禁止新增。

  油條好吃“礬”中帶“鋁” 專家:過度蓬鬆很危險

  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為含鋁新增劑,俗稱明礬,在部分食品中作為膨鬆劑、穩定劑使用,是油條中常見的食品新增劑。與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同,鋁作為食品新增劑,可以新增在麵食中。

  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王興國說,“鋁元素攝入過多主要會損害大腦功能。比如,會干擾人的思維、意識與記憶功能,引起神經系統病變,表現為記憶減退、視覺與運動協調失靈、腦損傷、智力下降,嚴重者可能痴呆。”所以,我國《食品安全國家保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明確規定,油炸面製品中的鋁殘留量應小於等於100mg/kg。

  造成油炸面製品中鋁殘留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者過度追求膨鬆的狀態和酥脆的口感而過量使用明礬導致。所以,專家提示消費者,在選購油條等油炸製品時,不要盲目追求品相過度蓬鬆的食品,儘量選擇品質可靠地品牌和餐廳消費。

麵食中食品新增劑超標問題受關注 專家:應合規科學使用

  食品新增劑不姓“害” 合理新增就姓“利”

  我國是以麵食為主食的消費大國,隨著食品工業的不斷髮展,食品新增劑已成為食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基料。近年來,關於食品新增劑的爭議主要聚焦於新增的不規範問題。食品新增劑一再被汙名化,甚至很多人“談劑色變”。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採訪時說:“不管是發達國家或者其他發展中國家,公眾都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食品新增劑,只有在中國食品新增劑被‘妖魔化’了。”

  其實,食品新增劑姓“害”姓“利”主要取決於是否合法合規,科學使用。

  食品新增劑的定義為:“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或根據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質。”這其中還包括營養強化劑、食品用香料、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等,都屬於食品新增劑範疇。食品新增劑的科學合理使用可以更好的服務企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比如,麵粉增筋劑中海藻酸鈉,又稱藻蛋白酸鈉,其最主要的效能是膠凝化,形成可食用的凝膠,改善麵糰的彈性和延伸性。同時,海藻酸鈉是人不可缺少的食用纖維,對於預防結腸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有積極的輔療作用。

  對人體起到長期營養改善和補充作用的營養改善類新增劑,也屬於食品新增劑行列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類新增劑市場品牌也逐漸豐富。營養改善類新增劑包括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三大類。目前面粉廠新增的營養強化劑主要有VB1、VB2、煙酸、鈣、鐵、鋅等。

  孫寶國認為,食品新增劑使現代食品豐富多彩。“使用食品新增劑是改善食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發展健康食品、促進食品創新的客觀需要。”孫寶國強調,有些食品新增劑是食品工藝的需要,使用食品新增劑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將“美味”我們的生活。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81 字。

轉載請註明: 麵食中食品新增劑超標問題受關注 專家:應合規科學使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