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到騰衝旅遊,除了美麗的風景,怡人的溫泉,熱情的民族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騰衝美食,騰衝美食傳承保留了較為完整的漢族飲食傳統,同時融入了外來飲食習慣,形成了獨具風味的地方特色飲食。
今就天帶你探索騰衝特色美食背後的那些故事。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大救駕
餌絲、餌塊在雲南各地均屬非常普及的大眾化米制食品,不過就其品質及知名度而言,騰衝餌絲、餌塊卻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尤其是久負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駕",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並具的獨有品質傾倒了天下吃客。
大救駕選用優質大米做成餌塊,切成三角形薄如紙,再配上鮮肉、火腿、雞蛋、冬菇、泡辣椒、白菜心、蔥等烹炒,其色彩如水粉畫,清新明快,味道軟、香、爽口,香辣適度,別具一格。
據說明朝滅亡後,李定國,劉文秀等大西軍於1656年擁永曆帝朱由榔輾轉來到昆明。兩年後,清軍三路入滇,吳三桂率軍逼近昆明,永曆帝與李、劉二將率軍西走。至騰衝時,曾幾度炊斷,危及性命,騰衝老百姓炒餌塊奉上,才算解圍。永曆帝嘆,這真是救了朕的大駕。因此,騰衝炒餌塊就被稱"大救駕"。
青龍過海湯
青龍過海湯是一道以幹醃菜為主材料的騰衝美食。幹醃菜是用青菜、蘿蔔菜等加米湯浸泡數月,再反覆煮曬至幹而成,技藝簡單,但程式複雜。開水沖泡幹醃菜,加入鹽巴、辣椒及搗姜塊,再放上三兩截大蔥,置海碗內,便是著名的“青龍過海湯”,真令人胃口大開。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它還有一段歷史故事,傳說明朝末年清軍南下,永曆帝路經永昌騰越(保山騰衝),騰衝人民就以當地的炒餌塊招待永曆帝,稱為“大救駕”,衝上一碗幹醃菜酸湯,稱為“青龍過海湯”,流傳至今。
土鍋子
騰衝風味中的一絕,土鍋子,譽滿全省名揚東南亞國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不同於普通火鍋是用金屬做的,土鍋子則以騰衝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陶器,更容易入味。土鍋子更多時候是春、秋兩季到山野掃墓祭祖時食用。每到清明和農曆九月,騰衝都會有兩次隆重的祭祖掃墓活動,“鍋子”挑到山上,等所有的儀式完畢,就該出味可以食用了。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據說當年大馬幫安全歸來,馬鍋頭的夫人會備上它來為凱旋的馬幫接風洗塵。還有,傳說元朝末年,朝中派一位大臣到騰衝守關。來到邊陲後,看到每天送到邊關給戰士的餐食都變冷了,於是這位大臣就想怎麼才能讓守邊的戰士能吃熱乎乎的菜飯。他叫當地工匠燒製成土鍋子用來煮食,既方便,又省事,遙遠的路程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食。從此以後,土鍋子就成為騰衝的名菜之一。
土鍋子的烹製非常獨特,湯水十分講究:一般用原汁雞湯、筒子骨湯或火腿骨湯,不另外新增佐料,以保證質地鮮甜。炊鍋的繁雜,在於葷素材料的層層碼放,“底葷上素”和“耐煮在下鮮嫩在上”,並突出重點考慮看樣,把工藝最複雜、味道最有號召力、看樣最好的,置於上層。土鍋子的造型美觀,而且保持原汁原味,營養全面。
趕馬肉
騰衝作為茶馬古道的要衝,民間自然有馬幫菜傳承。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趕馬肉”,它是曾經茶馬古道上馬幫在風餐露宿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食肉方法。
趕馬肉實際就是燜肉塊。當年的趕馬人會隨身攜帶幹臘肉,吃飯時,取出來剁成大塊,燜上一大鍋,當然,如果遇上集市能買到鮮肉,他們就會用鮮的五花肉代替臘肉。 趕馬人在路上的每一天都冒著生命危險,行程多一天就多一份不安全,因此日夜兼程,飯菜以簡單、方便為原則。“趕馬肉”就成了最佳選擇。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油而不膩,香氣撲鼻、營養豐富,對於吃慣了精饌珍饈的現代人,這種肉食雖然簡單,但也別具風味。
罈子雞
(此物因其難制在騰衝也很難吃到)
是源於明末,興於清初,由其獨特的瓷壇(或特製砂鍋)燜制工藝和神秘的宮中藥物,融合騰衝當地原材料配製而成的一朵飲食奇葩。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話說明末清初,明末代永曆皇帝被吳三桂趕得“雞飛狗跳”逃往緬甸路經騰衝時。雖說是“僵死之龍”,但皇帝的架子還放不下。被“大救駕”救了一命後,又想“大快朵頤”。讓隨同逃緬的御廚在本地尋物做膳以慰龍顏。
御廚慧眼識寶,相中了一戶農家放養的在自由刨食長大的土雞。將選好的雞放血拔毛,去內臟,洗淨、晾乾。然後,給雞造型再均勻刷上一層蜂蜜即上色。入鍋油炸,油量一定要寬鬆,油溫不可太高,雞皮呈金黃色時撈出,然後燜制。燜雞的壇因是特製的,兵災之時不易找到,就用騰衝自制的砂鍋,再放入滷水。滷水用十餘味中草藥配成,裝入紗布袋。最後將壇密封,小火4小時,封火,再燜3個小時,共計7個小時,開封、出壇,其色金黃玉潤,晶亮養眼,其色純正持久,不悶不膩,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罈子雞還因為中藥秘方的滷製,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為適合老人和小孩。
明永曆帝在國難當頭時只想的是吃,果然不成大氣,最後被吳三桂從緬甸抓回昆明用了弦勒死在“逼死坡”。永曆帝手下人等流落民間經歲月沉澱,使得罈子雞迴歸大眾。
和順頭腦
現在,在騰衝的僑鄉和順,每逢農曆的正月初二,女婿去丈母孃家拜年的時候,丈母孃都要特別做一碗頭腦給女婿吃,寓意在新的一年裡女婿有頭有腦,體體面面,聰明智慧,小兩口吉祥如意,日子甜蜜。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由晾乾的糯米餈粑片、煎好的荷包蛋和紅糖甜酒水製成,加上肉絲、蛋絲、豆腐絲等,滋味鹹甜。過去和順人在“走夷方”之前都要吃一碗“頭腦”,寓意聰明伶俐,有頭有腦。“頭腦”在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就出現過,這也證明了和順飲食和中原飲食的淵源。
傳說,明朝滅亡後一代名醫傅山隱居故里,自制了一道“八珍湯”讓體弱多病的母親服用,效果很好,母親很快康復,此事被山西一家飯館老闆知道了,就前去討教,傅山經過一番思考,同意將方子給他,但前提是將飯館的名字更名為“清和元”,“八珍湯”也換了“頭腦”為名。後來,一旦傅山這邊有體弱多病的人來看病,他就授意這些病人去吃“清和元的頭腦”,意思是吃清朝和元朝統治者的頭腦。這個說法帶有那個時代一些反元復宋或反清復明的漢人的狹隘思想。從山西輾轉傳到了騰衝,加上了當地的人文色彩後,就成就了具有強烈騰衝色彩的“和順頭腦”,而它最初隱含的那些政治元素和復仇意識也在朝代的更迭中逐漸弱化,直至消失得無影無蹤。
草帽豆腐
草帽豆腐,其實也就是臭豆腐,因為很久以前有一個賣臭豆腐的人每天賣豆腐的時候都戴著一個草帽,後來大家就都叫臭豆腐為草帽豆腐了。
炸臭豆腐也是騰衝人喜愛的一道小吃,把臭豆腐分成小塊放到油鍋裡炸酥後,放在用薄荷葉墊底的盤子裡,打上一小碟辣椒麵或是醃菜膏,美味便成了。或是把臭豆腐放在炭火上烤黃 撒上辣椒麵就好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65 字。

轉載請註明: 味道好有故事 騰衝這些美食你吃過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