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於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結社,淵源來自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唸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北宋時期淨土唸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淨土結社的基礎上建立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唸佛持戒,規定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其教義比較簡單,經卷通俗易懂,為下層人民所樂於接受,所以常被用於組織人民群眾反抗壓迫。在元、明兩代,白蓮教曾多次組織農民起義。流傳到清初,又發展成為反清秘密組織,雖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鎮壓,但到了嘉慶元年(1796年),白蓮教大起義卻是嘉慶年間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
嘉慶年間的白蓮教起義,前後持續了9年零4個月,最早參加者多為白蓮教徒。參加的人數多達幾十萬,起義爆發於四川、湖北、陝西邊境地區,鬥爭區域遍及湖北、四川、陝西、河南、甘肅5省,甚至還波及到湖南省的龍山縣。白蓮教起義軍在歷時9年多的戰鬥中,佔據或攻破清朝府、州、縣、廳、衛等204個,抗擊清政府從全國16個省徵調的兵力,殲滅了大量清軍,使清軍損失一、二品高階將領20多人,副將、參將以下的軍官400多人。清政府為鎮壓起義,共耗費白銀2億兩,相當於當時清政府5年的財政收入。從此,清王朝從所謂“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財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沒落的深淵。
白蓮教作為一種宗教概念,包括的內容很廣。可以說它是一千多年來,發生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種“異端”、“左道”、“邪教”的總括,是佛教、道教以外的重要的民間宗教。反映的是中國下層社會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鬥爭,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充當著重要的角色。白蓮教教徒的主要特徵是燒香、誦偈(即寶卷),信奉彌勒佛和明王。他們的經典有《彌勒下生經》、《大小明王出世經》等等。為了適應下層百姓白天勞動的實際情況,白蓮教徒多是“夜聚曉散”,願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貧富、性別、年齡,男女老少只要願意均可加入,“男女雜處”。到了明末清初,白蓮教逐漸在教理方面趨於完備,教義也更加體系化。
白蓮教教義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互相鬥爭的勢力,叫做明暗兩宗。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惡與不合理。這兩方面,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在不斷地進行鬥爭。彌勒佛降世後,光明就將最終戰勝黑暗。這就是所謂“青陽”、“紅陽”、“白陽”的“三際”。教徒們侍奉“無生老母”,信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的八字真言。無生老母是上天無生無滅的古佛,她要度化塵世的兒女返歸天界,免遭劫難,這個天界便是真空家鄉。無生老母先後派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下界。他們分別在不同時期內統治人類世界。
青陽時期是由燃燈佛統治的初際階段,那時還沒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聰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紅陽時期是由釋迦牟尼佛統治的中際階段,那時黑暗勢力佔上風,壓制了光明的勢力,形成“大患”,這就是所謂“恐怖大劫”的來臨,這時彌勒佛就要降生了。經過雙方的決鬥,最後光明驅走了黑暗。
白陽時期是由彌勒佛統治著的後際階段,明暗各複本位,明歸大明,暗歸極暗。初際明暗對立,是過去。中際明暗鬥爭,是現在。後際明暗各複本位,是未來。教首們宣傳,人們如果信奉白蓮教,就可以在彌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險為夷,進入雲城,免遭劫難。待徹底摧毀舊制度,破壞舊秩序後,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時人們就可以過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