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梁山好漢中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外號,甚至有些不是一百零八將當中的人,也有一個外號,只要他是好漢。這些外號分為兩種情況,絕大部分是原有的,一出場時就附帶著介紹出來,個別的是後來身份的改變才有的。這後一種情況,如魯智深,當他在打死鄭屠,逃亡來到五臺山當了和尚後才有;還有武松,也是在兩次殺人後,為了躲避追捕,只好打扮成行者,這才有了正式的外號行者。這些外號絕大部分反映的是這個人的某個特徵,如相貌、武藝、行事風格和性格等等,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名副其實的。但有一個人會讓人犯疑惑,這就是石秀。看石秀勸楊雄殺潘巧雲,三番五次倒像是一個長舌婦!潛入祝家莊感覺倒像是一個優秀的“地下工作者”,這還是一個拼命三郎乾的事情嗎?只有救盧俊義跳樓那會兒,才有那麼一點兒拼命的味道。不過,石秀這個外號是原來就有的,與這次跳樓沒有關係。
看看潘巧雲之死,石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吧。楊雄是薊州府兩院押獄兼劊子手。有一次,楊雄處決犯人回來的路上,兩街商家給了他不少彩頭。有一個叫張保的無賴纏住了他,把他得到的好處都搶了去。楊雄被人逼近,手腳施展不開,卻被石秀幫助,打散了眾潑皮無賴,奪回了財物。由此兩人結拜為兄弟,楊雄年長石秀一歲,為兄長。楊雄把石秀領回到自己家裡,因為石秀早年當過屠夫,楊雄的丈人潘公就商量著讓石秀開屠宰作坊。作坊開起來,石秀在裡面當“副總經理兼會計師”,潘公抓個總,算是一起做買賣。兩月後的一天,石秀外出了幾天回來,見店門不開,作坊內也拾掇得乾乾淨淨。“石秀是個精細的人”,懷疑是自己做了幾身新衣裳,有人搬弄口舌,嫂嫂潘巧雲可能是以為拿的是櫃上的錢,這個買賣不做了。於是,石秀就封好了賬本,打算離開。潘公卻準備了酒席,“請石秀坐定吃酒”。原來是潘巧雲前任丈夫二週年忌日,人家要“做些功果與他,因此歇了這兩日買賣”。事情搞明白了,石秀留了下來。
看看這次的“小故事”,無論如何也看不明白石秀像個拼命三郎。看到人家歇業兩天,就疑神疑鬼,連自己買衣服的事情都聯絡上了,可真是夠“精細”的。不過,精細是夠精細的,就是太不男人了一點。懷疑有人在潘巧雲面前“搬弄口舌”,只有善於搬弄口舌的人才會有這樣的陰暗心理。痛快爽利之人有話直說,該是誰就是誰,有潘公在,幹內室的潘巧雲什麼事情?都說是“心裡無閒事,不怕鬼叫門”,你要真是個大男人,又那來得那麼多狐疑?倒是人家潘公比他大度得多,“休說恁地好買賣,便不開店時,也養叔叔在家”。這才是男人所為。
楊雄家後面有一所寺院,叫報恩寺,潘巧雲做法事請的就是報恩寺的海闍梨裴如海。裴如海帶來了一點兒禮物給潘公,潘公讓石秀收起來。潘巧雲知道了禮物是裴如海送來的,向石秀介紹,因為這個裴如海出家前父親以及現在的師傅和這個潘家都有一些淵源,因此潘巧雲稱他為師兄。順便,潘巧雲誇了一句,說這個海公唸經“有這般好聲音”。石秀因此“自肚裡已有些瞧科”。在招待裴如海的時候,潘巧雲遞給裴如海一杯茶,“把帕子去茶鐘口邊抹一抹”,這讓石秀看在了眼裡,心裡說:“莫教撞在石秀手裡,敢替楊雄做個出場,也不見的。”
聽聽拼命三郎這個名字,一般初次感覺必是個剛猛之人,可是這個石秀,卻專門願意窺探他人隱私,一般人“視而不見”的事情,他卻瞧得仔細,瞧見了,還要拿定主意替人出頭。如果這人是楊雄的姐姐妹妹也就罷了,但偏偏這個人是楊雄的結義兄弟男人石秀。每每看《水滸傳》,總對石秀這個拼命三郎外號有所疑惑,為什麼這種很不“男人”的人,如同一個長舌婦一般的人會被稱作是拼命三郎呢?後來把石秀和楊雄放在一起看,似乎是有些明白了。石秀這種人,大概管閒事是不要命的,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這個“拼命三郎”的名號,是因為管閒事才得來的。他曾經對裴如海說:“我姓石,名秀,金陵人氏。因為只好閒管,替人出力,以此叫做‘拼命三郎’。”楊雄是個劊子手,殺人是他的職業,管閒事管到他的頭上,又是夫妻關係這種最敏感的“閒事”,還真得有點兒拼命的勁頭。
就像潘巧雲說石秀調戲自己,要是楊雄酒後當真了會怎樣?再站在楊雄的角度想想,碰到了一個拼上命也要管你閒事的三郎,他如果不是拼了命地擺脫,就得聽憑他拼了命的擺佈。如果一個人總在你面前絮絮叨叨,只要你不按照他說的去做,他就會一直說下去,這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嗎!只不過,這種很不男人的做法,除了留下一個拼命三郎的名號響亮之外,還真就記不得他有多少亮堂的事情會讓人覺得他是個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