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些人總是陷入迷茫、無助,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在繼續。職場的你對世界的認知、對自己的認知,你的思維模式統統左右著你的決定和行動,以下這24張圖或許能夠叫醒處於迷茫中的職場人士。(前12張圖請關注“許悠然”,在文章欄檢視。)
13.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職場中,有時候生活輕不輕鬆就看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路。
14.職場交友需謹慎
職場不是一個單純的地方,有時候,向你伸出手的人不一定真的要幫你。
15.生活永遠是自己的
職場中人要懂得,生活永遠是你自己的,稻盛和夫就曾說,無論工作如何,生活要懂得苦中作樂。
16.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職場中人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得不到的東西,所以無需怨天尤人。
17.成功不是你想象得那麼簡單
職場中人要清醒的認識到,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而每個任性的女人背後也都有一個百般寵愛她的男人。
18.向死而生,努力前行
職場的你必須一路向前,因為人生不能後退。總是給自己退路就徹底斷了後路。
19.擁有一雙慧眼
職場的你,可要有一雙慧眼哦,因為職場中虛偽的朋友比誠實的敵人更可怕。
20.要學會獨立思考
職場的你,要學會獨立思考,一味按照別人的指引盲目前進可能會一腳踏空,摔得慘痛。
21.正確區分老闆和領導者
職場的你,要正確區分老闆和領導者;初入職場,要正確區分老闆和老師。
22.懂得欣賞自己
職場中的你要知道,別人的眼光毫無意義,你對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懂得欣賞自己。
23.生活方式決定你的未來
職場的你是否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和人的差距在於什麼是你生活必需或是不可或缺。
24.關鍵時刻見分曉
職場中,誰都會經受逆境,只有挺住,才配擁有更好的未來。放棄不會更舒服,只會萬劫不復;撐住,才有後來的一切。
你還在迷茫麼?唯有清醒瞭解當下的自己,分析所處的環境,未來的你將去往哪裡,開始行動吧!
你如何看待這24幅圖,歡迎留言。(前12幅請關注“許悠然”,移步“文章”一欄閱讀)
(2017-10-11)
新東方創始人。1962年生於江蘇江陰,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畢業。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北京大學企業傢俱樂部理事長,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是一個崛起的傳奇,一個耀眼的標杆。
為了改變命運,三次高考,屢敗屢戰,終上北大。白手起家,創辦新東方,並在美國成功上市,引起世界矚目。他不是天才,卻勇於追逐夢想,取得了巨大成功,曾入選中央電視臺評選的2009年度“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後又獲得多項殊榮。
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普通人實現夢想的勵志典範。
在事業上,他為了夢想努力拼搏,不懈奮鬥,不斷取得突破;在生活中,他熱愛讀書、旅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寫作上,他筆耕不輟,著述頗豐,出版有《願你的青春不負夢想》《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等作品,與年輕人分享自己五十多年的人生奮鬥經驗,點燃他們的夢想與激情,擺渡他們到達人生的彼岸。
他是良師,也是益友;是大哥,也是同伴,願與你一起成長,並肩前行
(2017-10-08)
我很苦惱,我爸今年64我媽今年67,我媽是十三年前做了食道癌手術,現在很瘦六十多斤,爸爸每天就是啥事不幹,轉轉看看,我媽一直身體不好,我哥也沒有跟我爸媽住一起,以前他們在老家,就他倆在家我們偶爾回去,聽我那說過我爸要和她做那種事,我第一次聽就哭了心疼我媽,我想大罵他一場,都那麼老了還折磨我媽,我媽如果是正常人我也可以理解可我媽是病人啊,那麼瘦,我媽說我爸有前列腺根本就不會那事,因為這事他們老是吵架,最近幾年就來縣城住,但不跟我哥們一起住,他還是老找我媽,我媽跟我爸說,願意出去找就去找,願意出去跟別人住也行就是不要找她,我媽說命都顧不住了,他就是不行,把我氣的不行,我跟我姐說過,我姐把我氣的半死,說正常,臥槽,我媽就剩六十多斤還能做嗎,我想讓我媽去我哥家住我媽說不行,他會去我哥家找事,反正就是要求我媽回去,我是跟公婆住也不能把我媽接到我家呀,沒有公婆我肯定接我家,今天我媽又給我打電話說我爸昨晚又騷擾她,我該怎麼辦,我現在想跟我哥說,可是我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哪怕他出去找我們報銷也行,就是不想他騷擾我媽,我該怎麼辦幫我幫我
(2017-10-13)
患精神癌症的年輕人,又窮又迷茫,又喪又懶散
2017-10-12
談心社
國慶假期,青島一位賣饅頭的大爺突然火了,這位68歲的大爺稱光賣饅頭就能月入6萬,年掙70萬。
而此前,北京一位煎餅攤大媽也曾走紅網路,只因顧客拿到煎餅果子之後,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儘管後來饅頭大爺的家人表示70萬是營業額,而非利潤,但饅頭大爺、煎餅大媽的收入情況已經讓不少圍觀群眾目瞪口呆,這是許多大城市白領都未必達到的收入水平。
一時間,質疑、調侃、自嘲不絕於耳。
不少大學生、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感嘆“讀書有什麼用啊”、“畢業還不是得失業”、“不如賣饅頭、賣煎餅去”。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的是,這種又窮又迷茫,又喪又懶散的狀態就是一種精神癌症。
看得見的,是人家的月收入;看不見的,是別人為此付出的勞動與汗水。
“不如賣饅頭、賣煎餅去”一句調侃中,有多少是自嘲,又有多少是對這些體力勞動者的不理解?
然而事實是,有不少藍領工人、小攤小販、同時接好幾家公司的保潔阿姨,有越來越多就在你我身邊的勞動者,月收入就是比不少白領、大學生要高。
賣一個饅頭、煎餅先不說做得好吃不好吃,光是進貨、控制成本、維護和協調人際關係這些,還有起早貪黑一天天的辛苦,換你來,你行嗎?
知乎上的一個話題:“發現研究生收入不如賣麻辣燙,不知道活著的意義了怎麼辦?”
一位地鐵民警@馬拓 的回答獲高贊,他講述了麻辣燙背後的故事:
“你壓根兒不懂麻辣燙。賣麻辣燙不是吃不吃苦的事,而是一種真本事。”
“你要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去上貨,弄底料熬底湯,把一枚枚魚豆腐、肉丸子串成串兒……必須在晚高峰之前完成,否則錯過最佳客流量,這些成本可就砸手裡了。”
“地鐵站的攤販們毫不誇張地說是個很高階的江湖,每個做小買賣的都是人精。他們劃地盤搶客源,拜碼頭認老大,競爭激烈,留下來的都是戰士。”
“受舉報了就得挨罰,你的顧客們一會讓你抓狂,趁你收別人錢抬屁股就溜的。”
“好容易搞定各種糟心事,你晚上回家還得算流水算利潤,還得搞到第一手物價行情的資料,幾個小時後上貨時別打了眼。”
“賣麻辣燙根本不是能不能用吃苦取代腦力,用汗水取代學識的事。那是一種本事,或者說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能。”
看完這個回答,深感賣麻辣燙並不比讀書簡單。
你一會兒覺得“讀書不如去賣饅頭”,一會兒又覺得“讀書不如賣麻辣燙”,倘若真的讓你去賣麻辣燙,你能PK得過麻辣燙大姐?
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從小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當他們走出社會,要消費,想賺錢,卻又苦不得累不得,真當你家是開印鈔機的?
如果不談饅頭、煎餅和麻辣燙,那就說說那些你所感興趣的領域,那些發生在你身邊的事。
你說你喜歡拍照。當看到身邊同樣喜歡拍照的人放出客片時,成天窩在家裡看劇玩電腦的你卻總要批判一番:“這也好意思出去騙錢?”
你一邊心裡想著“這筆錢換我也能掙,我水平比他們好,只是不稀罕”,一邊又嫉妒著別人到手的收入。
然而,就在你不屑一顧的時候,這些你瞧不起的人,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寒風,熬夜策劃拍攝方案、提前看景選景、早起出門準備、陪著約拍的客人不知疲倦地轉場、為了尋找好的角度而不顧形象地拍攝。
當你在社交網路上看到又一組你依然覺得“騙錢真容易”的客片時,他們卻為了給約拍的客人一個滿意的答覆,在熬夜修圖。
最後當然各取所需,你享受到了過嘴癮的快感,人家擦著汗正開始數錢。
不怕你現在又窮又迷茫,只怕你理直氣壯地懶且喪。
《說說而已》節目裡有位網友提問,畢業後只能找到不喜歡的工作,覺得沒有前途,想轉行又不知道要學什麼,又擔心再耗兩年沒有學習的機會了,內心非常迷茫。
不少年輕人、大學生戲謔性地說著“讀書無用”的背後,是他們沒有在個人技能的自我培養和教育上花功夫。
當年削尖腦袋考進985、211,以為從此成為人生贏家,便坐吃山空;於是四年後離開學校時,肚子空空、腦袋也空空。
有所成就者,在成功之前默默努力,在成功之後仍舊求知若渴,他們願意擠出時間進行方方面面的學習,努力充實自己。
而你呢?在最該奮鬥和珍惜時間的年紀,卻選擇了揮霍時間與青春。
藉口“我有我自己的時間安排”,最後這些時間都流向了放縱和懶散。
所以,不是讀書無用,是你沒用。
當你在寢室睡懶覺的時候,也許你質疑、嫉妒的煎餅大媽剛剛給上午的最後一位顧客打包好煎餅果子;當你猶豫這一行有沒有前途的時候,別人或許已經學到了轉行的本事;當你舒服地窩在電腦前熱火朝天地開黑打遊戲的時候,或許下一個電商巨頭正在拼命奔波推銷自己的方案。
不要總是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這個世界如果優待眼高手低且不願努力的你,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前段時間有個話題,“如何在大學賺到一萬元?”
女生李月巴魚,大一開始“創業”生涯。
最早是每天批發採購水果,買回來做盒裝水果拼盤,一份價格在10-20元不等,送貨到寢室及校內任何指定地點服務。
兩個人下了課、放了學就跑去處理水果,有時碰上誰沒課,就“輪班”。擔心寄送遲了,就騎著腳踏車在校園裡趕去送。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生意,一度蔓延到隔壁大學,也幫助他們挖到了第一桶金。
後來,他們在學校附近的商業街上,盤下了一家書店咖啡店,同樣經營得有聲有色。
女生就讀的專業還屬於學校最好的幾個學院裡,有人笑她怎麼“淪為”水果小妹,有人問她做這些有意思嗎?
她回答說:“賣水果可能沒有意思,但賺錢有意思。在賺錢這個過程裡發現點樂趣,還能掙到錢,這就更有意思了。”
後來,她和她的男朋友關掉了那家年收入300多萬、利潤80多萬的書店咖啡店,大三後開始新的追求。
邊讀書,邊實現經濟獨立,也為以後攢下資本。
而這一切,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成本的。
大多數人,只是說說而已。
嘴上說得牛逼,卻絲毫不見行動。
究其原因,我們不過是認為賣饅頭也好,攤煎餅也罷,是遠不及讀書換來的高學歷有價值。發現曾經看不上眼的事,換來的經濟回報更多,優越感落了空,有些失落罷了。
你覺得你被甩下了,不是被身邊的同學朋友,也不是被社會上的每一個饅頭大爺、煎餅大媽,而是和你曾經內心裡期許成為的那個人,最後有了遙遠的距離。
龍應臺曾寫給兒子安德烈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生活的考驗遠比想象中的殘酷:戀愛、結婚、生子、教育、醫療、養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你有強大的綜合實力來支撐。
有一個網友分享說,曾經因為一點急事兒,爸媽要趕回家,沒時間買票,爸爸讓他幫忙在網上訂。路程比較遠,而且媽媽身體不是很好,父親說最好訂個臥鋪。
看來看去,臥鋪接近1000元,但是那段時間貪玩花了不少錢,東湊西湊才給爸媽買了票,心裡很不是滋味。
想到出來這麼長時間居然連爹媽的路費都付不起,那個時候,他開始感到恐慌。爸媽雖然嘴上說讓我別太省錢,照顧好自己,但自己也應該深深明白撐起一個家庭有多難。
就在那一天,下了決心改變自己。
不努力的你,總說在等待機會。可機會真的來了,你確定自己能抓得住嗎?
2009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照例上演《霍夫曼的故事》,當時一個叫Rachele的姑娘正在和父母逛街。她是劇院的一個小演員,這樣重要的表演,舞臺上從不曾有過她的位置。
可就在這天,她被臨時通知頂替生病的主角演唱高難度的《木偶之歌》。她立刻告別父母飛奔至劇場,在演出開始前回到了劇院。
深知機會難得,她用盡平日裡刻苦訓練積攢的經驗,在即興發揮的基礎上,還重新整理了劇院的最高音記錄。
所有人,包括臺上的演員都驚呆了,這次演出也成了她事業中的重要轉折點。
人人渴望這樣好的機會,可做好了準備的人,一定不是在平日自怨自艾、停滯不前的那些人。
老天爺是公平的。
在競爭壓力如此大的社會,拼了命努力的人尚且爭得頭破血流,你又怎麼可能抱著雙臂就希望機遇降臨?
一個人能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除去極少數幸運的成分驅使,更多的回報一定是來自於源源不斷地投入。
作為大環境中的一員,我們只有努力提升自己。
機會不好,就去創造機會;懷才不遇,就用畢生所學去開創新的領域。
不肯實踐,就沒資格用外界條件來為自己的不努力開脫。
努力尚且艱辛,不努力,機會憑什麼向你敞開大門?
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不怕一時的崩潰迷茫,只怕日復一日地又懶又喪;不怕現在的一無所有,只怕既不願吃苦,又看不慣別人努力付出。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臺詞:“這些高牆還真是有點意思。一開始你恨它,然後你對它就習慣了。等相當長的時間過去後,你還會依賴它。”
生活中一次次地自我放棄築起了這堵高牆。一開始你還能看見外面世界的精彩,可以理解園丁的勞作也是藝術,農夫的耕耘也是修行,可漸漸堆高的牆壁阻擋了你邁出腳步。
對牆壁的依賴,就註定了成為井底之蛙的命運。
你一定聽過,人生的四種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屑於與別人的“低起點”看齊,其實是還停留在最初的境界。正如陶行知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才是成長的唯一路徑。
年輕人不要畏懼犯錯而拒絕付諸實踐,“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現在尚且還是資本,別等到而立之年,連犯錯的資格都沒了。
本就一無所有,所以無可失去。
你沒做的還有很多,你能做的也還有很多。
不要最後落得碌碌無為,還自我安慰平凡可貴。
- END -
一起來聊聊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12)
北京師大教科文中心小編有話說:親愛的年輕人,你是否常常覺得生活已被工作填滿,日復一日,毫無新意?你是否因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而陷入迷茫?你是否會覺得自己“未老先衰”,沒有活力?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朱光潛先生的這篇文章,看看他有什麼建議?
在理想和現實中找到平衡
人生何嘗不是一種理想的衝突場。只不過實在這和舞臺有一點不同,舞臺上的悲劇生於衝突之得解決,而人生的悲劇則多生於衝突之不得解決。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儘管千差萬別,而實際上只有一條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這是自然的道理。
世間有許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顧慮,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間也有許多人既走上這一條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條路。結果也不免差誤時光。
“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業也不能成就。
許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模模糊糊地過去的。要免除這種人生悲劇,第一須要“擺脫得開”。
消極說是“擺脫得開”,積極說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秘訣。
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別忘了生活。
我時常想,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
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假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
因此,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看作社會的機械。一味迎合社會需要而不顧自己興趣的人,就沒有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我最怕和談專門的書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談話,他三句話就不離本行。談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為興味盎然的事物,他聽之則麻木不能感覺。
像這樣的人是因為做學問而忘記生活了。倘若先沒有多方面的寬大自由教育做根底,而職業教育的流弊,在個人方面,常使他生活單調乏味,在社會方面,常使文化膚淺褊狹。
倘若基礎樹得不寬廣,你就是“專”,也決不能專到多遠路……學問這件東西,先要能博大而後能精深。
做一個活潑的年輕人。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於發愁些,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強旺。小孩子們的生機也很強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為他們時時刻刻的遊戲,所以他們的生機不至於被抑鬱。
我自己從前彷彿也嘗過煩惱的況味,從前長輩們往往拿“應該不應該”的大道理向我說法。他們說,像我這樣一個青年應該活潑潑的,不應該暮氣沉沉的,應該努力做學問,不應該把自己的憂樂放在心頭。
現在一般青年的心理大半都還沒改變。學生自成一種特殊階級,把社會看成待我改造的階級……
你應該回頭看看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順應本性地活著
我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別求生活目的。世間少我一個,多我一個,或者我時而幸運,時而受災禍侵逼,我以為這都無傷天地之和。
你如果問我,人們應該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說,就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著,像草木蟲魚一樣。
你如果問我,人們生活在這幻變無常的世相中究竟為著什麼了?我說,生活就是為著生活,別無其他目的。
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說,人生是多麼苦惱呵!我說,人們並非生在這個世界來享幸福的,所以那並不算奇怪。
我平時很歡喜站在後臺看人生。許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惡分別的,所以他們的態度不是留戀,就是厭惡。
是非善惡對我都無意義,我只覺得對著這些紛紜擾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圖畫,好比看小說,件件都很有趣味。
人生本來要有悲劇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筆勾銷,不說你勾銷不去,就是勾銷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
所以我無論站在前臺或站在後臺時,對於失敗,對於罪孽,對於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個熱心驚讚。
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於有缺陷。你要溫和地坐在黑暗裡,才能感受“無目的”的人生清涼。
*作者介紹:朱光潛,筆名孟實。美學泰斗,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本文根據朱光潛先生的文章編輯整理而成。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
(2017-08-15)
寶寶出生後多久喂一次奶合適,餵食的時候感覺他怎麼吃都不夠,但是新手爸媽好害怕他吃多了撐著,也害怕他吃少了餓著,這種糾結啊,完全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
傳統的餵奶方法就是要定時餵養。不管寶寶是正在睡覺還是在哭泣又或者正在被家人逗樂,都需要在規定的時刻給寶寶餵奶。雖然新生寶寶的胃容量特別的小,但是他的消化能力卻是極強。儘管每次的進食量都不大,但是每次都能夠很快的消化。據可查的研究資料顯示,新生兒可以在5分鐘的時間內消耗掉胃裡面70%的食物,10分鐘的時間內可以消化掉90%。
所以新生寶寶的餵食不用嚴格的按照餐數限制,他們每次吃的量都很少,而每次吃的量又不盡相同,所以每次間隔的時候也就不一樣了。新手爸媽也就不用過於執著在寶寶多久吃一次奶。
寶寶啼哭,或者媽媽感覺漲奶的時候都可以給寶寶餵食,寶寶想吃的時候就讓他吃,媽媽漲奶的時候讓他吸,不僅可以滿足寶寶的需要,還可以刺激乳頭,刺激機體內母乳的分泌。
寶寶喝完奶後安靜的睡著了,這個屬於正常的現象。寶寶哭鬧的原因大多是餓了或者大小便。孩子的膀胱還小,喝的母乳或者奶粉中都是以水分為主,小便多也是正常的。及時的給寶寶餵母乳或者沖泡奶粉,給寶寶換上一個乾淨的紙尿褲,及時的處理這些狀況就可以啦。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他的胃容量的也在不斷的擴容,寶寶所要求的吃奶時間也會延長,最後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的規律。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And then you”:謝謝,很有用,給他爸爸看了才覺得小孩子沒吃多
(2017-10-04)
知乎上有一個這樣的熱門問題——10萬多人關注,1000多萬瀏覽:首次創業失敗,感覺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和動力,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什麼樣的能量才能支撐一個人走過人生的低谷和迷茫?
迷茫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創業失敗了,感覺未來迷茫;失戀了,也感覺未來迷茫;工作沒意思,看不到光明的未來,還是迷茫。
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這樣的煩惱:
覺得現在的工作很沒意思,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幹什麼,感覺未來很迷茫。
其實,年輕的時候,迷茫是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情。
要知道,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沒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沒有一段未來是註定光明的。
要知道,在這個地球上,熙熙攘攘的生活著80億人,你只是其中的一個,像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一樣。
世間有許多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羨慕著別處的風景,憧憬著別人的生活,卻遲遲沒有走出改變的第一步,徘徊顧慮,不肯有所舍,只是在時光的隧道中,無謂的傷悲,無謂的煩惱。
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就全力以赴的集中精力去做吧,“享受”途中的孤獨和挫折,享受克服困難之後的收穫和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心裡面埋下一粒夢想的種子,給它一個理性的實現週期——一年、五年、十年。然後,小心地呵護灌溉,自然界的開花結果自有它的規律,夢想也是一樣,默默的等待,一點點的積累,終有一天,有了足夠的力量,夢想的種子破土而出,在你的現實生活中開花結果。
相信自己,終將有綻放的那一天,哪怕像煙花一樣短暫,但至少璀璨過。
當你迷茫時,請讀一讀下面的話,來自書籍《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是奧地利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他的親人都死於納粹的魔掌,他本人也在集中營飽受虐待。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所以,當你迷茫時,你依然擁有選擇的自由:
去聽一場現場搖滾音樂會。記得十年前我上大三,第一次聽現場搖滾樂,熱血沸騰的氣氛和感覺讓我留戀至今,搖滾釋放了我們心中禁錮已久的那份野性。我們有時候需要活出自己的野性,因為野性才是生命。
去看雞血書籍。羅永浩在自己的書籍《我的奮鬥》裡面,說他在北京奮鬥的那段日子,沒有了動力,就拿出一本勵志書籍,翻一翻,書中的話語擊中他的內心,讓他像打遊戲一樣,又滿血復活,繼續前行。2014年的時候,我一度抑鬱了三個多月,那些天每天晚上看微信上的雞血文章,慢慢的從抑鬱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到今天我的印象筆記裡面還收藏著100多篇雞湯文,感覺灰心了,就拿出來看一兩篇。
去讀書,去旅行,去跑步,去健身。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
終極大招,忘記自己的負面情緒,去行動。就像剽悍一隻貓常說的那樣:不去做,然並卵。
生活就是這樣,腳長在自己身上,往前走就對了,直到嚮往的風景,變成走過的地方!
有一首詩這樣寫:
一隻船孤獨的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2017-08-21)
今天有一個網路諮詢結腸癌的,發的診斷書圖片顯示只有28歲,至於如何治療不是今天想談的話題。最近已有兩個30歲以下青年腸癌病人諮詢我了,結、直腸癌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疾病。這種疾病由於不良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說大多數病人都是中老年人,現在越來越年輕化。光是中國這樣嗎?
最近,美國癌症協會(ACS)發了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發現,和1950年出生人群相比,90後結腸癌患病風險增加了2倍,直腸癌增加了4倍。這份報告震驚了美國醫療界人士,至於原因,該份報告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作者只是推測可能與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合理的膳食結構有關。
腸癌年輕化真不是好事,作為90後如何應對呢?
第一、調整飲食結構: ①減少高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越多,該疾病風險越高,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 ②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儘量少吃紅肉可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機會;③增加膳食纖維、水果和蔬菜: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因此平時應該多攝入蔬菜、水果。
很多研究表明覓陽果的抗癌功效非常好,
覓陽果
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擴散同時能夠誘導癌細胞的凋亡從而達到抗癌的目的。
覓陽果
含有30多種稀有皂苷
多酚類物質、硒微量元素
能夠很好的殺滅體內癌細胞,而富含的多糖不能夠直接殺滅癌細胞,但是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透過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滅癌細胞。
這裡小編提醒一下大家,覓陽果含有:多酚類物質、硒微量元素,槲皮素很高,根據國家醫學研究,確實能夠抑制癌症的惡化,這也是為什麼這位朋友能夠抗癌10年不復發的原因。
覓陽果中的硒在這其中也扮演著“多面手”的角色。一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二是可以透過一系列含硒酶,使許多脂質過氧化物、過氧化氫等得到有效的清除;三是阻斷腫瘤血管形成,防止腫瘤復發、轉移。
覓陽果中的硒元素和槲皮素有著防癌、抗癌、抗腫瘤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硒元素和槲皮素不僅可抑制多種物理(輻射、高溫等)、化學(致癌物)因素所誘導的突變(抗突變),而且還能抑制襄組織的增生,阻止癌細胞轉移,誘導癌細胞凋亡。
第二、改變生活習慣:①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體力活動過少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減肥和鍛鍊能起到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 ②戒菸酒;第三、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如儘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第四、對於有家族史者,透過遺傳學檢查,篩查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預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2017-06-09)
朋友圈裡看到同學提起二十幾年前,我們高中時她們理科班上,同時也是我們學校公認的幾大帥哥,不禁眉花眼笑心跳加速,說不上來為什麼有一種甜蜜。
雖然那時我從沒有榮幸得到他們的青眼,在他們的籃球賽上我從來也沒能前排就座,老實說我因為膽小,連看也沒太敢看他們到底長什麼樣,只是非常籠統地知道他們全部很帥,甚至他們幾個誰是誰我都分不大清楚,垂涎都垂涎不上,垂涎他們比垂涎四大天王還不現實——可想起他們我就是很甜蜜。
我暗戀的大概是這個英俊少年的整體,他們分別是誰,鼻子眼睛怎麼樣,哪個腿長哪個頭髮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是一群,一夥,是一支別動隊。我這心思大約跟男生喜歡所謂“美女如雲”很接近,心醉不針對個體,而是針對一個美好的矩陣。我們可能根本就不急於,也不努力挑出最好的,我們要的就是挑花眼的快樂的迷茫。
當然也不排除酸葡萄心理——我那時覺得攀上他們中的一個並不見得就好,這種具體化顯出低階,土了吧唧,而且也不划算,因為得到一棵樹卻失去了整個樹林。
遠遠地看就很好了,從三樓陽臺上往下看,從木香藤架的縫隙裡往外看,從操場外圍的人群往裡看。看他們一起從車棚出來,嬉戲打鬧,從考場出來,趾高氣揚,從球場出來,筋疲力盡。
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平平常常的一天,晨光熹微,他們不知是約好了還是趕巧了,五六個人一齊走在去教室的路上。但見有人白襯衣一半塞在牛仔褲裡,一半散著;有人銀灰色的防雨綢外套淋了微雨熠熠閃爍;有人一路走一路帶著個足球,進樓前忽然用胸部停了下球;有人用書包帶子勒著額頭,一頭秀髮直立起來像奔馬的黑鬃……
我想我那時是暗戀他們的,那天早上我意識到他們的美,這美是超過他們的英俊、健康、可愛,是取自這一切又高於這一切的抽象。我很大以後看湯姆·艾金斯(19世紀美國人)的畫,他曾數次使用多個男性青年裸體模特創作大型人體群像畫(比如“游泳水潭”),逐一刻畫他們又努力使他們形成一個整體,表現群像特有的爆發的美,他的心思我全懂。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