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徐福東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認為,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關於徐福,歷史記載的很少,只有零碎的歷史資料可作參考。其中記載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那麼,徐福東渡是否到了日本?有人認為,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但是,也有很多學者對徐福到過日本一說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徐福的船隊無法戰勝海洋上的狂風惡浪。
近來,隨著國內學者對當時造船技術和航線的不斷深入研究以及對徐福登陸地點的考證,一個個謎團相繼被揭開。
謎團一:徐福東渡是否到達日本?
徐福,也叫徐市,為秦國時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尋找長生不老藥,此後便無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裡?
關於徐福東渡的目的地問題,學術界大多數學者認為徐福率領的船隊到了日本,但也有人以為到了舟山島與臺灣,或很可能是朝鮮。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劉華祝認為,徐福到了朝鮮之說,沒有信史為根據,恐難以成立。
徐福等人的初始目的是為了尋覓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與山上求神仙與不死之藥,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渤海的海域概念是大為不同的。古人所說的渤海就是我國東面的大海,它包括了今天的渤海、黃海,乃至東海。
我國東面的大海中,有今臺灣島、菲律賓的呂宋島、日本群島等,徐福究竟去的是哪個島,司馬遷也不清楚。
現在,許多日本學者認為,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後周的義楚和尚。
劉華祝認為,其實《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就有徐福去向的記載,文章說,230年,吳派大將衛溫和諸葛直去夷洲及亶洲。
結果只到了夷洲(今臺灣),亶洲太遠,沒能到達。並且說亶洲在海中,傳言說徐福帶領的男女數千人入海到此洲不還。
從陳壽的敘述可以斷定,亶洲不會是臺灣,因為衛溫和諸葛直到了臺灣;也不會是呂宋島,因為陳壽說亶洲有人口“數萬家”,而呂宋島至元世組時仍“民不及二百戶”;
更不可能是舟山島,因為舟山島離陸地較近,容易到達。那麼,這裡的亶洲到底是哪裡呢?法國人希格勒的著作《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中指出亶洲即是日本島。
其實,在日本的史籍文獻中,關於徐福東渡日本的記載舉不勝舉。日本學者奧野利雄先生考證徐福東渡後主要活動地域在日本九州、熊野一帶。據《富士古文書》研究家鈴木貞一先生的研究看,徐福是70歲去世的。
據臺灣學者彭雙松先生統計,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絡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莊等遺址有50餘處,登陸點20餘處,傳說故事30餘個。這些遺蹟與傳說雖不全是真實的,但也與史實有所關聯。
徐福率數千人到達日本,把中國先進的耕種方式、百工技術與習俗文化等帶到了那裡,使日本很快由新石器時代躍入銅鐵器時代,或曰由漁獵經濟的繩紋時代轉變為農耕經濟的彌生時代,水稻、蠶桑、藥物等種植得到了推廣,促進了日本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在日本民間,徐福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便是明證。
由以上論述可以斷定,徐福東渡確實到了日本列島。
謎團二:徐福東渡起航港在何處?
關於徐福東渡的起航港,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爭論的熱點,除了日本學者主張的“廣東沿海說”與我國臺灣有的學者主張的“浙江沿海說”之外,還有大陸學者主張的“江蘇沿海說”與“山東沿海說”。
劉華祝認為,徐福東渡起航點的確定,起決定作用的是當地的物質條件,一是經濟的發達,二是港口的自然狀況。否則,聚集大批的人員,徵調大量的物資,建造很多的船隻等大規模的準備工作就無法進行。還有港灣也應寬廣,並與腹地有便利的交通。
比較而言,具備上述優越條件的,據史書所記,只有當時的琅邪。戰國時,楚國滅掉越國之前,越國在琅邪建都已經有一百餘年。琅邪曾是一度強大的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戰國中期歸屬齊國後,它也是齊國都城臨淄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經濟文化區域。秦統一後,琅邪作為琅邪郡的治所,其重要地位更加提升了。
琅邪不僅經濟條件優越,而且也是戰國及後來的秦國著名的海港之一。位於琅琊臺下石河入海河段,附近屬花崗岩侵蝕性海岸地貌,水深港闊,起航條件好。另外,徐山附近還有大小珠山,琅琊山等,山上有大量的優質木材,具備打造樓船的充足資源。
而且,《史記·秦始皇本紀》明確記載,徐福第一次在琅邪上書後即被就地派遣出海求仙,第二次更是由秦始皇親自從琅邪送出海的。
謎團三:徐福東渡航線是哪一條?
徐福船隊從琅邪航抵日本,經過的航線是哪一條呢?目前學界的“北行航線說”與“南行航線說”最具代表性,“北行航線說”認為,徐率船隊從琅邪出發後,沿遼東半島南、朝鮮半島西的海岸線,穿過對馬海峽,到達日本北九州和歌山等地。
“南行航線說”有兩種意見:一是從山東半島的青島或成山頭或之罘橫渡大海,經朝鮮半島南部到達日本九州等地;二是從蘇北沿海諸港口(因出發港意見不一)橫渡黃海,或至朝鮮半島穿過濟州海峽抵達日本九州,或直達日本。
劉華祝認為,史記對徐福東渡的航線沒有具體的提示,我們只能依據當時的造船技術、航海知識、海洋條件,其前後航線的蛛絲馬跡,以及考古成果等做出較為合理的論證。
越國曆來就具造船與航海傳統,自會稽遷都琅邪後,吸收了吳國的造船工藝與航海知識,更進一步促進了琅邪地區造船與航運業的發展。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融合了越、吳、齊三個所謂海上強國的造船、航海諸技術,使秦代的造船業與航海業獲得很大的發展。秦國在攻打匈奴時,即從沿海的琅邪等地徵調糧食經渤海船運入黃海,以應黃河以北前線之急需。這證明秦代的造船與航海技術具備了一定的遠航能力。
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即開通了一條經朝鮮半島到達日本的航海線。齊威王、宣王和燕昭王時,就有不少齊燕方士入海尋三神山,去求仙人與長生不死藥,方士的入海地多在碣石或山東半島,入海後可能有至朝鮮半島南部或倭人居住地的。
秦代的造船與航海技術具備了一定的遠航能力
漢武帝時,曾發生從山東半島發樓船擊匈奴事,其所經之地就是前述北行航線到朝鮮島西岸之一段。距此事之前110年的徐福東渡,最大可能也是走這一航線。
劉華祝說,北行航線上海島相望,航船可隨時就近避風浪,補充淡水、食物等,安全係數大。而南行航線由於當時還沒有羅盤,遠海航行的導航只能靠日月星辰或目視,船的動力也只有靠海風吹送或人搖櫓,橫穿黃海的危險性大,成功率低。而且,這一航線的開通只是南朝以後的事。
日本人宮泰彥了也曾指出:“日本海有一種左旋之迴流,利用此種迴流,可以由朝鮮南部古辰韓地方到達日本山陰。中、朝、日的古代使者曾在這條航線上往來了近千年。
北行航線沿岸不斷出土有戰國時燕齊的刀幣,還有青銅劍、青銅戈、銅鐸等,說明戰國時已開通此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