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康熙傳位遺詔 雍正篡位的幾種說法

由 郎文芬 釋出於 八卦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歲的康熙皇帝玄燁,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後,這位“千古一帝”在京西的暢春園去世。但他兩度廢立皇太子,造成長達20餘年的諸王子儲位鬥爭,帝位繼承之謎留給後人無盡的猜測。

康熙傳位遺詔 雍正篡位的幾種說法

  康熙傳位遺詔

  康熙去世七天後,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雍正。不久,有關雍正篡位的傳說就悄悄開始流傳。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間演繹得越來越生動。野史中關於雍正篡位的傳說更是有多種多樣。那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雍正登基是合理繼位還是篡位謀權?康熙傳位的遺詔內容是什麼?康熙遺詔到底有沒有被修改過?現在,不妨讓我們重溫那段歷史,看看至今對於這一謎團的研究和說法哪個更科學更合理。

  康熙皇帝遺詔全文內容是什麼?

  《康熙遺詔》,亦稱《康熙皇帝遺詔》,是史學界研究康熙死後雍正皇帝即位之謎的重要實物,長期被支援“雍正合法繼位說”的學者作為證據列舉。全文如下: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今朕年屆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

  歷觀史冊,自黃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餘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臨御至二十年時,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時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

  《尚書*洪範》所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以考終命列於第五者,誠以其難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孫百五十餘人,天下安樂,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嘗少懈。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論概以為酒色所致也,皆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淨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

  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以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為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為、清靜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嘗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無取天下之心,嘗兵及京城,諸大臣鹹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國之主,不忍取也。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

  昔漢高祖系泗上亭長,明太祖一皇覺寺僧,項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歸於漢;元末陳友諒等蜂起,而天下卒歸於明。我朝承襲先烈,應天順人,撫有區宇,以此見亂臣賊子無非為真主驅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漢北,皆出一心運籌。

  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臺城之禍;隋文帝亦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卒致不克令終,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七十,諸王大臣官員軍民與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卯

  康熙皇帝遺詔全文內容

  對於這份所謂的《康熙遺詔》,史學界爭論頗多。支援雍正皇帝即位的史學家認為這是康熙欽定遺詔,反對者則認為這是根據康熙五十六年的遺詔修改而成。《康熙遺詔》真跡現存於第一歷史檔案館。

  雍正弒父篡位還是合法繼位?

  民間野史中的“一字之改”

  民國初年,有關清朝皇室歷史的野史紛出。其中,燕北老人撰寫的《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蔡東藩作的《清史演義》、柴萼著的《梵天廬叢錄》、孫劍秋所寫的《呂四娘演義》、《血滴子》等,將雍正的身世懸謎寫得繪聲繪色有如親見。

  關於雍正的繼位,燕北老人給出了以下三種說法:一是雍正的生父“衛某”把康熙傳位十四子的遺詔中的“十”字改為“於”字,因雍正在康熙的十幾位皇子中排行第四,改了這關鍵一字,詔書中的“傳位十四子”就成了“傳位於四子”了;二、三兩種說法都是說,雍正自己進宮竊取遺詔,改的也是這個“十”字,變成“傳位於四子”和“傳位第四子”了。

  燕北老人在《滿清十三朝宮闈秘史》裡揭秘說,雍正的生父不是康熙皇帝,而是一位姓衛的無名下人。故事梗概是,康熙一日見到衛某之妾,愛之,召入宮,卻不知衛某之妾此時已懷有身孕,是年六月雍正出生,實際上雍正非康熙之子,而是衛某的兒子。

  衛某之妾入侍康熙以後,康熙可能覺得霸佔人家妻子有傷人倫過意不去,出於補償心理將衛某召為御前侍衛,緊隨自己左右以示恩寵。在康熙彌留之際,衛某借職務之便偷改了傳位詔書,讓自己的兒子胤禛(zhen),即後來的雍正捷足先登。

  燕北老人又說,“胤禛之母,先私於(年)羹堯,入宮八月,而生世宗。”這就令人糊塗了,雍正到底是衛家兒,還是年家兒呢?年羹堯出任四川巡撫是在康熙四十八年,史載,“(年羹堯)當撫川時,年未三十”,可知年羹堯應生在康熙十八年以後,而雍正則生於康熙十七年,後出世的人怎麼可能成為先到人間的人的生父呢?

  康熙傳位遺詔裡的重重玄機

  無論是頂雍正一派還是倒雍正一派,無論是官方史料還是小說家言,在雍正繼位一事上,首先都是拿康熙的傳位遺詔說事。

  這份所謂的“康熙遺詔”的漢文原件,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案所署時間是“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看似康熙逝世那天寫的,而雍正卻未當天公佈,3天后即十六日才公佈遺詔,鴻臚寺官只宣讀了滿文字,這是完全不符合皇室規矩的。

  按大清皇室規定,皇帝傳位必須同時公佈滿文字和漢文字兩份遺詔,以便讓滿漢群臣人所共知,以證明嗣皇繼位的合法性。康熙皇帝若選定胤禛(雍正帝)為自己的接班人,怎麼可能只留下滿文遺詔而不留漢文字遺詔呢?同理,若這兩份遺詔都在,雍正怎麼可能只讀滿文字而不讀漢文字呢?要知道,當時他的競爭對手皇八子胤禩(si)、皇十四子胤禵(ti)等本就疑心重重,在如此關鍵時刻,精明過人的雍正怎會為政敵留下這般要命的把柄呢?

  對宣讀詔書的鴻臚寺官只讀滿文字而不讀漢文字的重大紕漏,御史湯保等人當時就參奏,指責鴻臚寺官沒有宣佈漢文字,胤禛就此做了說明,但雍正的解釋十分籠統而模糊,浮皮潦草不了了之,根本就沒有講出令人信服的道理來,給人的感覺是,雍正有點心虛。後世學者由此判定,漢文字遺詔根本不是康熙的親筆,是胤禛自己搞的,不能作為認定胤禛嗣位的可靠證據。

  這份漢文字遺詔的原件書寫得比較草率,有四處塗抹,一個錯字,這些雖無害原意,但說明此遺詔是倉促寫成的,當是雍正即位初時之作,不是後來慢慢加工成的。

  而且,即便是滿文字傳位遺詔也存在破綻。著名清史學家金恆源先生髮現,他所見到的兩份滿文字《康熙遺詔》中均無“皇四子胤禛繼位”的明確說明。王鍾翰先生曾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滿文《康熙遺詔》進行考證,也證實,這份遺詔的原件是殘缺的,在這份滿文的《康熙遺詔》原件中,並沒有“皇四子繼位”的內容,更沒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野史中關於雍正篡位的說法,歸納起來有五種。

  一是“雍正改詔說”。康熙皇帝本來是把皇位傳給十四子允禵的,誰知雍正卻暗地裡把詔書中的“十”字改成“於”字,這樣詔書就成了“傳位於四子”。

  二是“隆科多改詔說”。康熙病重時,發了一道諭旨,叫遠在西寧的十四子允禵緊急回京,傳位給他,可是隆科多卻把遺詔捏在手裡沒有發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駕崩後,隆科多假傳聖旨立了四子胤禛。

  三是“隆科多改詔說”的另一版本。康熙剛嚥氣,隆科多趕緊從“正大光明”匾的後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裡的傳位密詔,將“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

  四是“年羹堯改詔說”。年羹堯是當年的川陝總督,傳說雍正的母親曾與他私通,入宮八個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堯的私生子,改詔的事是年羹堯乾的。

  五是“雍正投毒說”。康熙在暢春園病重時,皇四子胤禛進了一碗人參湯,康熙喝了就撒手歸天了。

  這五種說法基本為杜撰,其真實性與否早已被史學家和檔案學者徹底否定了。

  康熙看中了雍正的兒子弘曆

  按這一脈絡,雍正當為受命繼位。既然康熙有心將皇位傳給他,此前總該有一些徵兆,那麼,是否存在康熙有意傳位胤禛的跡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康熙晚年,對胤禛的差遣明顯增多,特別是在祭祀上。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四時享太廟,都是大祀。大祀除皇帝親行外,即為天子指定的親信王公。每逢大祀,康熙必親力親為,輕易不讓人代替。到了晚年身體不好,實在不能成行,才派人代祭。胤禛屢次受命主持大祀,表明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已經有了與其他皇子分庭抗禮的資本與社會聲望。

  康熙死後一個月,朝鮮迎接清朝告訃使的官員金演就聽譯員講,康熙病重時“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曆,後來的乾隆皇帝)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

  康熙對胤禛最大的顧慮是他年紀較大,已近四十,較之胤禵等皇子沒有年齡優勢。但這個問題並非不可解決,因為康熙看中了雍正的兒子弘曆,康熙若想讓弘曆將來繼承大統,就必須立胤禛為帝,這樣弘曆將來才能名正言順地子承父業。

  康熙晚年確實寵愛弘曆,常令其陪伴左右,因愛孫而增加對胤禛的好感,選他為嗣君,並非沒有可能。乾隆繼位後曾回憶說,康熙曾召見他的母親,誇他母親有福相,當時就有一種預感,“即今仰窺皇祖(康熙)恩意,似已知予異日可以付託。”

  乾隆前期文人肖奭(shi)筆述,康熙病危之時,“以所帶念珠授雍親王”。朝鮮人對此事的記錄比較詳細,朝鮮官員金演聽譯員講,康熙病劇,“解脫其頭項所帶念珠與胤禛,曰:‘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

  《雍正朝起居注》記敘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胤禛生母仁壽皇太后的話:“欽命予子纘(zuan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這就是說,連望兒成龍的胤禛生母都沒想到,胤禛能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竟後來居上!“起居注”比“實錄”成書要早,可靠性更大些,這說明,胤禛繼位是有一定真實性的。

  康熙彌留之日,《清聖祖實錄》中記載胤禛奉召至暢春園,三次見父皇,康熙告訴他自己病勢轉重。這時,胤禛負有祭天重任,正處齋戒期間,如果康熙不特意召喚他,他是不能離開齋所的。否則,他擅自到暢春園,就違背了皇帝的旨意,會被譴責並處罰的。康熙之所以病重期間屢屢傳召胤禛,必有特殊使命,絕非父子間的尋常召見。胤禛自己也說,自己於十三日晉謁乃翁,還作了交談。

  不過,有人就此提出質疑,既然康熙有意傳位給胤禛,為何不當面宣佈立他為儲君,何勞隆科多代傳?其實,若瞭解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歷史,就能瞭解康熙鑑於皇子紛爭,從而多年不立太子,不給任何皇子暗示的苦衷。直到自己生命垂危時刻,也絕不面封胤禛,僅由隆科多代為轉達,待他死後再行宣佈。隆科多自己也深知,承擔這樣重大使命,將來必為新皇帝猜忌,早晚遭受殺身之禍。但既然康熙命他轉達,皇命在上不可不從。

  後來雍正登基後翻臉治隆科多之罪,其中一條是說隆科多曾講“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白帝城的典故產於三國時期,是指蜀漢皇帝劉備為關羽復仇卻被東吳名將陸遜火燒連營潰敗到白帝城,病危急召丞相諸葛亮覲見,將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舊事。隆科多出此言,意味著他當初的確是受康熙之命輔佐胤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