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建軍大業》劉昊然:飾演粟裕將軍壓力大 他最吸引我的是無畏

由 喜東付 釋出於 八卦

  故事定格在1927年。4月12日,上海爆發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黨員幹部被屠殺。共產黨人拿起武器,在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等人的領導下,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一支全新的強大的人民軍隊誕生了。

  近日,備受期待的電影《建軍大業》上映了,主創人員再現了那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崢嶸革命歲月。和現在的年輕人相比,那個時期的年輕人已在拯救家國。他們被歷史的洪流裹挾著,站在了歷史舞臺的中央,並最終成為迸發出光芒的英雄。

  作為“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電影《建軍大業》與前兩部最大的不同就是大膽啟用了多位年輕演員,引起了不少的爭議。導演劉偉強表示,“1927年,毛澤東是34歲,周恩來是29歲,葉挺是30歲,粟裕是19歲,他們當時是這樣的年輕,所以找些年輕演員去演,是順理成章的。” 談到拍攝中的困難,劉偉強坦言,每一場戲都很難,“很多人不相信我們能拍這個電影,我們要爭氣,不要丟臉。”監製黃建新表示,“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部電影。”

  2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軍旅作品:向偉大時代深情致敬》一文,文中表示,“為主旋律正名,為軍旅題材正名,為青年演員正名。《建軍大業》表現的,不僅是一段革命的歷史、軍隊的歷史,更是一個民族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的薪火相傳。” 從目前的口碑來看,觀眾對電影的品質也是認賬的。有網友看完後表示,“對《建軍大業》罵早了,主要人物都立住了。”還有網友說,“抱著看偶像的心態走進影院,結果被波瀾壯闊的革命震撼得熱淚盈眶,回家就上網去查先烈英雄事蹟了。”

  面對觀眾對主旋律題材啟用年輕演員的質疑,19歲的劉昊然也表示,“我們青年演員在劇裡承擔的是關於青春、熱血、夢想的那個部分,我覺得我們完成得不錯”。採訪過程中,除了笑起來時露出的小虎牙,劉昊然展現了與實際年齡不符的沉著冷靜,對自己的未來也有著清晰的規劃。

  “關於青春、熱血、夢想的部分,我覺得我們完成得不錯”

  人民網:這是你首次參演軍旅題材,還是如此大規模的史詩鉅製,最直觀的感受如何?

  劉昊然:其實這種片子還是很能激發起年輕人心中的愛國情懷,屬於那個年代的熱血與激情。我們青年演員在劇裡承擔的是關於青春、熱血、夢想的那個部分,我覺得我們完成得不錯。

  人民網:是如何敲定出演粟裕將軍這個角色的?

  劉昊然:當時導演說想見見我,我之前也知道這個戲,但是沒告訴我要演什麼角色。有一天我去了導演的工作室,導演就告訴我,“昊然我們找你來演粟裕”。

  人民網:聽到是不是覺得壓力很大?

  劉昊然:壓力是蠻大的。我當時覺得能進入這個劇組,很開心。但我覺得我這個年紀他們來找我是不是隻是客串,沒想到會給我這麼重的角色。因為大家都知道粟裕是戰神嘛。

  人民網:你和粟裕在影片中的年齡一致,都是19歲。

  劉昊然:對的,但我是後來才知道的。導演告訴我粟裕將軍在這個時候正好是這個年齡。哪怕演的是青年將領形象,我的壓力還是比較大。因為他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是非常偉大的將領,我們必須要把他們身上的氣質刻畫出來,是一件挺難的事情。

  “粟裕將軍最吸引我的是無畏”

  人民網:聽說你很認真做了人物小傳,具體做了哪些準備?

  劉昊然:剛開始看劇本的時候,你需要了解這個人物,粟裕將軍是個什麼樣的人。其次,你要去了解那段歷史,那個大背景,你參加的戰役和沒參加的戰役都要清楚。像是粟裕參加了南昌(起義),但是沒參加三河壩(戰役),這些都要弄清楚。劇本里也會出現一些我不太認識的角色,我也要去翻閱他們的資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楚人物關係,他們後來都是重要的將領,但剛進部隊的時候輩分不同,比如葉挺是我的上級。這些我都要弄清楚,因為我們需要呈現歷史,而不是篡改歷史。

  人民網:你怎麼看歷史上的粟裕將軍?

  劉昊然:我覺得粟裕首先是個非常有戰爭天賦的人,很有軍事才能。後來我看那段渡江戰役的歷史,我覺得他也是一個很有自己的想法,且敢於表達想法的人。畢竟我們要演的是20歲的他們,所以我們更需要的是要找到這樣的年輕人日後如何成為偉大將領的原因。

  人民網:粟裕將軍最吸引你的是哪一點?

  劉昊然:無畏,那是屬於那個時代年輕人身上特有的品格。

  “偉強導演在片場會放音樂激發演員情緒”

  人民網:與劉偉強導演合作感覺如何?

  劉昊然:我這個年紀的男生都很喜歡偉強導演的戲,《無間道》之類的。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建軍大業》。偉強導演是個很會拍男人戲的導演,這次戲裡有很多戰爭戲,其實是我一直以來想嘗試的。他不會在現場告訴你要怎樣怎樣,而是激發演員內心的情緒和感受。我們要拍重大場面時,他會放一些音樂烘托氣氛,每個演員都能激發出自己的東西。

  人民網:戲裡和歐豪、馬天宇對手戲比較多,合作感覺怎麼樣?

  劉昊然:我和歐豪不是第一次合作,之前我們在《真正男子漢》裡一起歷練過。相比其他演員,我們倆可能更踏實一點,因為都做過一些訓練。馬天宇蠻好玩的,戲外我叫他哥,戲裡他叫我哥。

  “小鮮肉的標籤好像很少貼在我身上”

  人民網:你有這種軍旅情結嗎?

  劉昊然:我是有的,我爸爸、哥哥都在部隊。我小時候玩槍、炮,大院裡的小孩打槍戰。

  人民網:你怎麼看“小鮮肉”這個標籤?

  劉昊然:這個標籤好像很少貼在我身上,我一直都在認真拍戲。我對劇本的選擇是更偏向正劇,偏向好的製作班底。大家提到我的時候都會想到我演過什麼,我挺開心的。

  人民網:體能上能否適應軍旅題材的電影?

  劉昊然:可以,我這個年紀嘛。哪怕前一天累得不行,睡一覺就滿血復活了。而且我們每個演員進組前都有軍訓,那段時間我也在減肥。我覺得那個時候我的身材演這個戲是剛剛合適的。

  “背後有20個炸點的那場戲,拍得很痛苦”

  人民網:有一場戲背後有20個炸點,當時心理感受如何?

  劉昊然:對,那是打南昌城的一場戲。我需要飛身跳起來,一刀砍下去。這也是導演特地為粟裕寫的,為了體現他身上的血性。這場戲需要爆炸,火光把身後的街道湮沒,我剛聽到的時候很激動,覺得好帥。但是拍的時候覺得太痛苦了。

  人民網:因為危險嗎?

  劉昊然:倒不是因為危險。首先是需要配合,其次是需要動作流暢,沒有跳板,要直接跳起來。這個動作其實拍起來蠻艱難的,而且每次跳起來炸點都要爆炸一次。不過成片的效果我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導演也是挺滿意的,我看很多版預告片裡都有那個鏡頭。

  人民網:怎麼看電影的歷史真實和藝術虛構?

  劉昊然:從我們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要客觀地呈現這段歷史。藝術來源於真實,又高於真實,這是我在學校時老師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電影裡有些東西可能是加的,但並不影響呈現這段歷史,也更利於渲染氣氛。

  運營人員: 周卉 MZ019


  在《建軍大業》這部國產超級大片中,每一個角色,都刻畫得特別精緻,而這批沒有掉鏈子飾演革命先烈的小鮮肉中,粟裕將軍的扮演者劉昊然給小扒姐的印象尤為深刻。

  在這部歷史大片中的劉昊然有著超乎年齡的睿智與冷靜。19歲的他在《建軍大業》中飾演粟裕將軍。面對觀眾的質疑,他說:“我們青年演員在劇裡承擔的是關於青春、熱血、夢想的那個部分,我覺得我們完成得不錯”。

  當19歲的劉昊然遇到19歲的粟裕,劉昊然用努力與勤懇換來粟裕出場的成功,在電影紀錄片中可以看出他的敬業與用心,還好每一滴汗水都沒有被辜負,真的很棒。

  無畏,是青春的姿態,年輕,就有無限可能。《建軍大業》“粟裕”一角交給了觀眾們檢閱,而演員劉昊然則要交給未來更多的作品檢閱。學習道路步履不停,進步空間不止,小扒姐希望昊然能繼續努力前行。


  粟裕,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將之一,而且也是十大將排名之首。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其一生歷經百戰,比較有名的有濟南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戰功赫赫,彪炳史冊,流芳千古。

  粟裕,原名粟多珍,侗族。1907年8月10日出生於湖南懷化市會同縣伏龍鄉(今坪村)楓木樹腳村。1927年,年僅20歲的粟裕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便參加很多戰役,先後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一師師長、華中野戰軍司令等軍職。新中國成立後,粟裕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不治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生前著有《粟裕戰爭回憶錄》、《實戰經驗錄》、《粟裕文選》等書。

  粟裕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她叫楚青。1941年,粟裕與楚青結為終身伴侶,婚後兩人非常恩愛。楚青先後為粟裕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們分別是:長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兒粟惠寧。

  一、長子粟戎生

  粟戎生,粟裕大將長子,1942年出生於江蘇揚州。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進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系學習。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擊落美偵察機,榮立三等功。1990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99年晉升為中將軍銜,2006年1月退休。(粟戎生原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全軍指揮自動化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其主要成就是在工作中結合部隊建設和作戰訓練實際,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勵,並獲得國家專利技術10餘項。)

  二、次子粟寒生

  粟寒生,粟裕大將次子,1947年出生。新中國成立後,與父親長期生活在一起,並多次見到了毛主席。粟寒生受父親影響,於1968年初參加解放軍,從事海上艦艇作業,曾在海軍服役多年,後轉業至交通部、中國遠洋公司,曾任遠洋公司副經理。

  三、女兒粟惠寧

  粟惠寧(左一)陳小魯(左二)

  粟惠寧,粟裕大將的女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校。粟惠寧也是陳毅元帥的兒媳婦(1975年與陳毅之子陳小魯結婚)。原是中國二炮研究院主任,在北京總裝備部工作,現已經退休,與丈夫陳小魯平靜地生活在自己父親的故宅裡。


  由於在紅軍時期、抗戰時期以及解放戰爭內,粟裕將軍在文革中幾乎沒有受到迫害。不過,在其人生的最後幾年,他經常提出自己的戰友陶勇之死,並說:“我這一生有一大憾事,就是沒有能在有生之年,把陶勇被害一案查出來。”

  各位看官,看到這,您一定奇怪,陶勇是何許人,居然他的死亡,竟被粟裕將軍稱為其人生一大撼事。文史散人老師來說說,這位陶勇將軍。

  陶勇將軍,1913年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葉集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張道庸。在西征路上,曾救過李先念;在黃橋之戰是曾扼守黃橋;在解放戰爭中,與王必成、葉飛並稱三野的三員“虎將”;在淮海戰役中,曾活捉杜聿明,戰功赫赫。

  那麼,陶勇與粟裕是啥關係呢?可以說,陶勇是粟裕的得力干將。抗戰爆發後,陶勇調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參謀長,從此成為粟裕的部下。期間,陳毅為其改名,略掉張姓,取原名“道庸”之諧音稱“陶勇”。在粟裕部下,陶勇創造了一些列戰功,為粟裕贏得了無限榮耀。

  不過,即便這樣的猛將,在文革中沒少得了受批鬥。1967年1月21日上午,陶勇還在辦公室接受記者的採訪。採訪結束後,陶勇又和他的老戰友廖政國聊起了上海的形勢。大約中午12時40分,陶勇提著皮包走出辦公樓,向招待所走去。

  在招待所,陶勇躺了一會,覺得頭皮發癢,就想找理髮員周妙基給他理髮。當時,周妙基正在洗澡,聽說首長要理髮,馬上和所長一起來到招待所,兩人走到後院花園時,卻不見陶勇的蹤影。隨後,大約下午兩點半,有人發現陶勇落入一口寬不及人肩、深不及人頭的水井,不幸去世。

  至於陶勇去世之謎一直未能解開。為此,1968年,粟裕向周恩來彙報了陶勇的冤情,周恩來痛惜地說:“陶勇同志打日本帝國主義那麼堅決,說他是‘日本特務’,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嘛!”

  事後,粟裕多次要查出陶勇將軍的死因,但一直未能查出。於是,粟裕將軍感慨道:“我這一生有一大憾事,就是沒有能在有生之年,把陶勇被害一案查出來。”時至今日,陶勇之死依然是一個迷。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郭琛

  2016-02-21 17:55 來自 中國政庫

  字號

  1941年,粟裕同夫人楚青(右)在蘇中。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粟裕與楚青的女婿陳小魯處獲悉,開國大將粟裕將軍的夫人楚青女士於2016年2月21日上午10時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據楚青女士親友提供的資訊顯示,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出生於江蘇揚州。父親詹克明是一位銀行家。楚青小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屬揚州中學。1937年12月,揚州淪陷後,楚青就讀於上海省立揚州中學滬校班。

  楚青於1938年在皖南參加新四軍,進入新四軍教導總隊第八隊、新四軍軍部速記訓練班學習,1939年3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粟裕、楚青(右一)和兒子戎生、寒生1949年9月在上海。

  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介紹,1939年春,粟裕和楚青相識於皖南。當時,粟裕回軍部參加周恩來召開的會議,而楚青則剛參軍不久,正在軍部速記班學習。第一次見面,楚青認為粟裕是找她談工作分配問題,遂告訴粟裕,她希望能到前線去,當偵察員,直接打鬼子。粟裕笑了,說:“你這個人志氣倒不小!”

  一個多月後,粟裕寫了封信寄給楚青,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楚青卻沒有回信。不久,粟裕又寫了第二封信,託江南指揮部二支隊政治部主任王整合到軍部辦事之機,當面交給楚青。王整合一邊遞信給楚青,一邊開玩笑說:“你要請我吃糖啊,給你帶好東西來了!”孰料,楚青把信拿在手上,看也沒看,就撕碎了。粟裕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失望之餘,卻更瞭解楚青與眾不同的性格。他說:“我無法責怪她,因為她有選擇的自由。”

  也是機緣巧合,楚青在軍部速記班畢業後,被分配到粟裕任副指揮的江南指揮部工作,並且同住在一座樓裡。楚青的心情異常矛盾:這滿足了她到前方的願望,卻又怕遇到麻煩。為此她刻意採取迴避態度,儘量減少與粟裕的接觸。粟裕卻若無其事,對楚青等幾個女兵工作上嚴格要求,並親手幫助、指導她們搭建草房。楚青漸漸地減輕了戒備之心。但是,當粟裕再次對楚青表白心跡時,楚青回答道:“國恨家仇,我現在不想談個人問題。”

  此事很快傳開,有人說楚青“太清高”、“太驕傲”,最後連老搭檔陳毅也出面勸說:“乾脆換一個吧,我等著喝喜酒哩。”粟裕卻搖搖頭:“不行啊,我已經把她掛在心上了。”陳毅說:“你呀,戀愛觀和指揮作戰一樣,認準了目標就不再改變。”

  粟裕默默地等待著,這一等就是三年。這三年,粟裕橫渡長江,決戰黃橋,開闢蘇中,戰火中盛年壯志,英姿勃發。楚青對粟裕也由認識到深知,由敬佩到愛慕,一度擱淺的愛情之舟,終於揚帆起航。

  1941年12月26日,粟裕與楚青在黃海之濱的石莊(即當時新四軍一師司令部所在地如東縣石莊)結成終身伴侶,並相攜走過了40餘年的風風雨雨。粟裕逝世後,楚青填詞悼念:“長相憶,兄長與伴侶。甜酸苦辛共品嚐,崎嶇坎坷相扶攜,能不記心裡。”

  此外,楚青還寫過一首《遣懷》詩,以此寄託與粟裕共同戰鬥、生活40多年的無限深情:“時晴時雨正清明,萬里送君伴君行。寬慰似見忠魂笑,遣懷珍惜戰友情。唯思躍馬揮鞭日,但憶疆場捷報頻。東南此刻花似錦,堪慰英靈一片心。”

  關鍵詞 >> 逝世

  繼續閱讀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