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文 / 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 Ph.D.

  譯 / 奇趣實用心理

  原文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looking-listening/201707/how-do-music-and-poetry-become-expressive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音樂和詩歌有一種共同的能力,那就是讓觀眾感受到某些事物。 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這兩種藝術形式中,是同一個認知機制在起作用嗎?

  Omigie(2015)做出了一個假設:人們與想象的人類藝術家的共情起著重要作用。有一些歌或詩因一些特定的快樂事件而創作,聽眾則會對這個快樂事件產生共情,從而感到興高采烈。而有一些歌或詩因悲慘事件而創作,那麼聽眾則會對這個悲慘事件產生共情,從而感到悲傷。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在一個新研究(Margulis,Levine,Simchy-Gross&Kroger,2017)中,在聆聽樂器演奏音樂片段或詩歌摘錄之前,向聽眾提供有關藝術家表現意圖的資訊。

  以前的研究已經確定,音樂片段和詩意摘錄本身具有明顯的歧義,聽起來並不能清楚它們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然而,意圖的描述會被精心的策劃,以讓人聽起來是非常積極的,非常消極的,或中立的。

  例如,

  “作曲家/作者在他自己感到非常非常幸福的一個時刻,創作了這首音樂/詩歌”;

  “作曲家/作者創作這首音樂/詩歌來悼念朋友的死亡”;

  “作曲家/作者為這個公共活動創作了這首音樂/詩歌”。

  人們對藝術家意圖的感知會給他們聆聽音樂或詩歌的方式帶來影響。如果描述是積極的,他們會認為所聽到的音樂或詩歌更快樂,但如果是消極的,他們會認為同樣的一段音樂或詩歌更悲傷。他們想象作曲家或作者的表現目標的能力,幫助他們在情感上與音樂或詩歌產生互動。

  但不同藝術形式之間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差異。當人們認為這些藝術作品是出於快樂的目的而創作時,他們會更喜歡音樂或被它感動。當人們認為這些藝術作品是出於悲傷的目的而創作時,他們會更喜歡詩歌或被它感動。總得來說,人們更欣賞喜劇音樂,卻更欣賞悲劇詩歌。

  這項研究表明,想象作曲家或作者的情感環境可以成為一種藝術表達的有效方式。這也表明,似乎共情能力的強弱會根據藝術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譽為詩詞類文化節目“開山鼻祖”的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近日釋出了第五季的全新預告片。片中群星薈萃,各路詩詞大神齊聚一堂,迫不及待的要為觀眾們帶來一場詩詞盛宴!

  據悉,第五季《中華好詩詞》將於本週六晚9:15震撼首播!作為詩詞類文化節目的先行者,好詩詞已經歷了四季常規賽和兩季特別季,不僅未見式微,其引導的文化綜藝現象卻更加火爆,2017年的好詩詞第五季又有哪些新玩法?一起盤點一下。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詩詞耀中華,創作胸懷大

  早在2013年,娛樂綜藝界還是混沌一片,只顧搞笑炒作的的時候,《中華好詩詞》就攜一片詩詞正氣,渾然開創詩詞類文化節目的先河。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領略國學風采,讓詩詞之美點亮你我之心。

  如今《中華好詩詞》第五季震撼來臨,文化類綜藝節目已是一片紅海。它卻秉承著自己踏實做節目,認真愛詩詞的工匠精神繼續專注於“文化為核”基礎上的節目創新,儼然成為當今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繼續搞事情,製作手筆大

  著名主持人趙忠祥、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繼續坐鎮本季,擔任大學士,為觀眾和選手答疑解惑,指點迷津,深入淺出、潤物無聲地傳播文化知識,再加上各位大學士唯美高雅的朗讀吟唱,讓人賞心悅目。

  為了確保能營造出“每上穹然絕頂處,幾疑身到碧虛中”般詩情畫意的意境,第五季的舞美運用了目前最先進,清晰度最好的高亮黑色鏡面地屏,令人彷彿置身於真正的“桃花源”。

  除此之外,欄目組特別邀請到大熱現象劇《人民的正義》中的“易學習”黃品沅、“周正”紀帥,搭檔詩詞女神左巖,套馬的漢子田源、超模女神李斯羽等一起搞事情。全能男神袁成傑,名主持曹穎、型男魏巍等明星也是實力助陣,一起打造霸屏綜藝。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高手在民間,角色跨度大

  好詩詞第五季的選手可謂是“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節目組從萬千報名選手中選出最能代表人民群眾的民間詩詞大神。這裡有熱愛生活的足療師,用自己追逐詩詞的經歷感動全場,這裡有在外求學多年的海歸才子,放棄國際化大城市的發展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到中國最基層的農村,去感受我們的土地,去了解我們的國家。從天才少年到二次元少女,從軍人到拳擊手,從下崗工人到異域才子,他們是普羅大眾中的一員,更是詩詞天地中的一群最強選手,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是那樣的滌盪心靈,發人深省。而講好他們的故事,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直接而又生動的體現。

  在《中華好詩詞》節目中,有最純粹的詩詞較量,經典的勝留敗落,有趣的詩詞解讀,選手們之間的愛恨糾葛,往屆明星選手迴歸守擂,全面升級的題型模式,更是讓本季看點頗多。

  (2017-08-02)


  建軍九十週年遣懷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史冊輕翻憶舊年,滄桑九秩逝雲煙。

  群山昊宇霾遮日,血雨腥風箭在弦。

  亮劍逐倭平四海,揮戈衛國拯千椽。

  晚霞似火憑欄祭,多少忠魂染碧天?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建黨九十六週年感懷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每憶南湖沐雨風,遊船鑄夢業初成。

  錘鐮擎起千秋志,星火燃紅萬嶺楓。

  國運勤興書璀璨,狂瀾力挽衛和平。

  九十六載終不負,盛世新歌蕩昊穹。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拂曉登盧溝橋憶昔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登橋久立緒闌珊,彈孔無言嵌舊桓。

  曉月半彎曾泣淚,疏星幾點黯憑欄。

  宛平城內雄獅吼,永定河邊怒水湍。

  憶昔再揚強國志,盧溝萬古佑安瀾。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登狼牙山瞻仰五壯士紀念碑有感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浮雲漫卷憶崢嶸,壯士安眠感落英。

  莫泣太行肝膽血,且聽昊宇杜鵑鳴。

  硝煙戰火隨風去,赤子忠魂伴綠萌。

  但使九州欣展翼,拼將鐵骨鑄長城。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贊抗洪子弟兵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飄搖風雨泣蒼生, 心繫黎民赴遠征。

  力盡難休憂日落, 筋疲未歇盼天明。

  劈波斬浪英雄色, 搶險救災魚水情。

  滿面灰塵書壯志, 數身泥甲寫崢嶸。

  一方家國歌忠士, 千里山川頌鐵兵。

  無有三軍拋熱血, 何來安枕故園榮?

  作者簡介

  張淑藝,小學教師,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業餘酷愛詩詞、書法,勤耕不輟。多篇詩詞發表於各類報刊雜誌,獲第三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年終創作獎”三等獎。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2017-07-31)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為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全辦審計幹部子女中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審計署濟南辦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組織審計幹部子女開展了以“誦我中華詩詞,愛我中華文化”為主題的兒童節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透過吟詠詩詞、誦讀經典,體會著傳統文化之美,也激發起學習經典、傳承文化的熱情。圖為慶六一活動現場。(楊麗琴)

  (2017-06-05)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9 字。

轉載請註明: 音樂和詩歌如何變得如此有表現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