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物以稀為貴的原因吧,即使時下,公眾對女性外交官特別關注,甚至感到稀奇,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已出現了第一位女外交官──馮嫽。
漢武帝時,為集中力量打擊匈奴侵擾,對西域的烏孫國採取和親政策,以宗室女解憂為公主,嫁給烏孫王軍須靡,公主隨帶了侍女馮嫽同去烏孫。
馮嫽生性聰慧,知書達理,與公主相互慰勉,立志安居烏孫,不負使命。她常馳馬牧場,出入氈帳,只幾年時間,便已通曉了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
不久馮嫽遵朝廷之命,以使節身份代表公主訪問鄰近各國。向各國國王贈送禮品,宣揚漢朝教化。各國君臣見漢朝以女子為使,大方謙恭,善於辭令,與人交談時連翻譯都不用,驚奇之餘,嘖嘖誇讚,尊稱她為馮夫人。對此《漢書。西域傳》有載:“初,楚公主侍者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節為公主使。行嘗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
烏孫右大將愛馮嫽多才多藝,聰慧漂亮,求為妻室。馮嫽從兩國友好大局出發,欣然同意,自此,漢朝與烏孫友情日增。到了漢宣帝執政之際,烏孫發生內亂。朝廷原本想讓外甥元貴靡繼承王位,不料北山大將烏就屠殺死國王,自立為王。宣帝得報後,急令破羌將軍辛武賢率一萬五千兵馬進駐敦煌,準備討伐烏就屠。西域都護鄭吉慮及漢軍道遠兵疲,勝負難料,建議朝廷派使與烏就屠談判,勸其讓位。他知馮嫽善辦外交,推薦由她當此重任。
值此危難之時,馮嫽欣然受任,她與烏就屠本就熟識,開門見山說:“將軍奪了王位,似是可喜,然喜中不可無憂。如今漢朝大軍已至敦煌,將軍區區兵力,豈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烏就屠聽了甚為惶恐,沉吟不語。馮嫽曉之以理:“漢與烏孫親如一家,若兩國開仗,百姓遭殃,將軍也必身敗名裂,望三思而行。”烏就屠自知遠不是漢軍對手,終於讓步說:“願聽夫人勸告,讓位於元貴靡,但求漢朝給個封號。”馮嫽爽快答應,又悉心勸慰了一番。
宣帝得悉馮嫽出使告成,十分高興,他對馮嫽也只聞其名未見其人,詔令回國。馮嫽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都長安時,宣帝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京畿百姓聞訊,不期而集,爭睹女使者的風采,人山人海,道路堵塞。當日,宣帝在宮中召見,馮嫽奏告了勸導烏就屠經過,建議給予封號以安其心。宣帝盛讚其遠見卓識,欣然採納,並封她為正使,竺次、甘延壽為副使,再次出使烏孫。
馮嫽駟馬錦車,手持漢節,召烏就屠至赤谷城中,宣讀詔書,封元貴靡為大昆彌(王號),烏就屠為小昆彌。靠著她奔走斡旋,終於化干戈為玉帛,消除了漢與烏孫的一場殺伐!
又過了兩年,元貴靡病故,其子星靡即位。時解憂公主年近七十,奏請朝廷準允後,帶著馮嫽一同返回故國。哪知星靡生性懦弱,治國無方,局勢又起動盪。馮嫽身在長安,心掛烏孫,上書宣帝請求再為漢使。宣帝准奏,選派騎兵一隊護送馮嫽第三次出使烏孫。
馮嫽以她的威望與才幹,遊說烏孫各方消釋嫌隙,精誠團結,幫助星靡治國安民,烏孫得以國泰民安,漢與烏孫的友好關係也因此得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