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曾打敗白起把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市

  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的故事,歷史長河流逝,湮沒了無數資訊,對於《史記》和蘇秦的爭議我們暫且放下,今天老福要聊的是另外一名燕國的人物,他叫樂毅。

  喜歡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在《三國志》裡有這麼一段話:“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時人莫之許也”。

  這就是樂毅,他竟然是諸葛亮的偶像,那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網路配圖

  樂毅一生中的功績主要是在燕國建立起來的。他先是輔佐燕昭王,讓當時在七國中實力最弱的燕國慢慢強大起來,這是他的文韜。而讓天下人刮目相看的則是他的武略,他當年以弱勝強,在半年的時間裡,連下70多座城市,把不可一世的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市。

  在春秋戰國時期兩軍對戰,勝負甚至是滅國本來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當年的齊國可不是一般的國家,在前面的文章中老福曾說過,在公元前288年的時候秦昭襄王嬴稷自稱西帝,他還派遣使臣尊稱齊湣王為東帝。我們可以用近代史來比喻,當年秦齊兩國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可有一天,一個不起眼的第三世界國家突然把這其中一個超級大國打趴在地上。這樣的歷史事件自然是很精彩的。

  當然,燕國或者說是樂毅把齊國打趴下,靠的不是燕的一國之力,因為這是不可能是事,一個小孩要打敗大人他只能藉助外力,還得靠智商。所以樂毅是聯合了5個國家去攻打齊國的,史稱合縱攻齊。按《史記》的記載,這5個國家是:燕國、趙國、楚國、韓國和魏國。部隊統一由樂毅指揮。

樂毅曾打敗白起把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市

  網路配圖

  戰爭一開始就非常順利,雙方在濟水西邊發生了一次硬碰硬的決戰,結果齊軍大敗。這時其它4國部隊覺得差不多了,就撤回本國,只有樂毅想乘機滅了齊國,於是他指揮的燕軍單獨追擊敗逃之敵,一直追到齊國的都城臨淄。雖然齊湣王發動全國之力進行了抵抗,但最終臨淄還是被樂毅攻下,樂毅拿下臨淄後,把齊國的珍寶財物以及宗廟祭祀的物品全部運回燕國。燕昭王很高興,就封樂毅為昌國君。而樂毅則留在齊國繼續攻打僅剩下的兩個城市莒和即墨。

  遺憾的是,齊雖然只剩下了兩座城,但樂毅打了五年都沒有拿下,結果把燕昭王給熬死了,而他的接班人燕惠王卻很討厭樂毅,再加上齊國又實施了離間計,所以他上任後就下了一首命令,撤銷樂毅的職務,並讓騎劫到前線去取代樂毅。

  得到齊的命令後,樂毅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不敢回燕國了,於是就歸附了趙國。結果樂毅一走,燕軍的新任大將騎劫就被齊軍給殺死了,齊人很快就收服了所有失地。

  關於樂毅為何能在半年時間裡攻下齊國的70多座城,卻用5年也攻不下兩座城,司馬遷是這樣解釋的。

  網路配圖

  他說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就是佔領了齊國所有的領土,也無法鞏固。所以他留下莒城和即墨兩城採取了圍而不攻的辦法,目的就是為了收服人心,瓦解齊國。

  而對於樂毅攻齊,史學界還有一種說法,說的是當年攻齊的5國部隊裡沒有楚國,而是秦國,秦國派去幫助樂毅攻打齊的助手是殺神白起。

  樂毅與白起等人在濟水打敗齊軍後。白起露出了殺神的本性,毀壞梁園樓臺,殺人無數。白起的所作所為讓想在齊國收服人心的樂毅很難堪,在多次勸說無果的情況下,他聯合了魏燕趙之軍直接收拾了白起,並把白困在了一個叫林下的地方。後來秦王派人說情,樂毅才把白起放走。

  這就是樂毅曾打敗過白起的傳說。雖然沒有很準確的史料記載,但邏輯上還是講得通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樂毅曾打敗白起把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