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組圖片又火了,扎心啊老鐵,看看有沒有那一組說中了你~
黃磊版中國《深夜食堂》開播已有數日,輸了口碑輸了收視率輸了豆瓣評分但沒輸話題度,同樣享有著美食類節目在我大吃貨國特有的集中議論效應。
受攻訐最多一點,應是此劇全盤照搬日劇劇情之舉。“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為枳”的典故人盡皆知,卻無人真心去懂。兩國飲食體系風俗習慣文化背景差別巨大,照搬照抄自然水土不服。
最大的創造力來自人民群眾,微博大V@衣錦夜行燕公子 振臂一呼,列出多個接地氣有活力的深夜食堂故事梗概,效仿者不計其數,好故事不可勝數。
筆者也覺得中國版《深夜食堂》委實欠思量,派遣編劇每晚深夜一兩點坐鎮北新橋滷煮老店,聽食客吹牛侃大山,不足一個月能寫一本《一千零一夜》,縱使不願深夜不眠那樣辛苦,轉頭讀兩本當代作家小說散文,定會發現,深夜食堂型別故事,原來那麼多。
一條羊腿
吃主汪曾祺先生曾經津津樂道的在《手把肉》一篇中講述過蒙古人的民俗故事。
蒙古人是非常好客的,有人一時興起出門漫遊或是長途跋涉去辦什麼事,只需要背一條羊腿在身上就好,日暮及昏,長河落日,找個蒙古包就可下馬,自然有主人主婦出門迎接,解下羊腿交給主婦,主人已經安排殺羊。當晚就有新鮮的手把肉吃,酒足飯飽酣酣而睡,第二天起來,主婦含笑給他一條新的羊腿,繼續背上出發。一路走過千萬裡,睡過無數個溫暖的蒙古包,背上還是一條羊腿,只是不知道換了多少回。
羊肉包子
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平生之願乃是買輛自己的洋車拉,平心而論在他沒被時代社會和命運打倒而絕望之前,他的志向和執行力乃是超人一等的。吃穿用度一切能省則省,然後像對待牲口一樣的使用自己。因為過於苛待自己,他與其他車伕格格不入,時時處於一種或主動或被動的孤立狀態。
給曹先生拉包月的時候,在晚上祥子會把自己安置在一個小茶館裡,車伕聚集,喝酒吃烙餅,各種粗聲大氣宣洩情緒,然後一個老車伕倒在了地上。
老車伕兒子當了兵,一去不回,媳婦捲鋪蓋卷跑了,和小孫子相依為命,拉一整天車粒米未進,暈倒在了茶館裡。暈倒的那一刻,滿屋車伕不約而同的心裡說:“這就是咱們的榜樣!到頭髮慘白了的時候,誰也有一個跟頭摔死的行市!”
窮人愛窮人,大家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摳搜到極致的祥子呆立半晌“猛的跑出去,飛也似又跑回來,手裡用塊白菜葉兒託著十個羊肉餡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說了聲:吃吧!”
張佳瑋的美食書《無非求碗熱湯喝》中評價這段到“秋冬吃宵夜,氣氛很重要。《駱駝祥子》裡寫北京小酒館,外間黑夜北風凜冽,房裡喝酒、吃烙餅,喧嚷,末了祥子給買了幾個羊肉包,看得我垂涎。”
他口中的氣氛,應不止於聲音情緒,也應有種脈脈溫情在,秋冬之夜,最暖人心。這樣的羊肉包子,想必格外好吃吧。
話劇版《駱駝祥子》
烤餌塊
汪公曾祺寫吃乃是一絕,回憶西南聯大歲月時對汽鍋雞、牛肉館、各種蘑菇的描寫引人入勝,可稱口水殺手。另一篇名氣稍小的名為《米線與餌塊》的散文,寫了他的夜宵,在夜間售賣的燒餌塊,餌塊為雲南小吃,米粉製成餅狀物,置於鐵篦子上用木炭烤,刷上芝麻醬花生醬辣椒麵等,對摺咬著吃。汪公言講“鹹甜香辣,併入飢腸,四十餘年,不忘此味”。
1986年,汪公回到暌違四十餘年的昆明,還特意去尋訪當年的燒餌塊,這橫亙時空四十餘年的尋訪,是多好的故事啊。
餌塊
炒豬肝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是一本極好的小說,只是無法撼動《活著》的至高地位,但這本書令人瞠目的是,餘華居然離奇的暴露出了寫吃的極高天賦,大饑荒時期飢餓中的許三觀一家躺在床上聽許三觀給家中每個人炒菜的橋段兼有深厚情感和美食誘惑,至今仍和那書同樣經典的最後一句一同為讀者銘記。
《許三觀賣血記》全書脈絡就是許三觀幾次賣血的因由和過程,在這次經典炒菜之前,許三觀的家已近彈盡糧絕,每天只能喝兩次玉米稀粥,“全家都躺在床上,不說話也不動。一說話一動,肚子裡就會咕咚咕咚響起來;就會餓”,在這樣的情況下迎來了許三觀的生日,晚上喝完為了慶祝生日加了一點點都喝不出味道的白糖的玉米稀粥後,繼續全家臥倒。
然後家裡的頂樑柱許三觀用極具表現力(此處一句不引,就誘惑你去看原著!)的語言給三個兒子各炒了一盤“手指厚,一巴掌寬”的紅燒肉,給老婆清蒸了一條鯽魚,又給自己炒了一盤心愛的豬肝。
許三觀在這裡給自己炒豬肝,因為他愛吃,也因為炒豬肝在本書中總和賣血掛在一處。用嘴巴炒完菜後,第二天他爬起來,去賣了血。
當然,這次他賣完血,並沒有捨得吃一盤炒豬肝。
試想,如果許家一家人坐在深夜食堂中,面前是一盤紅燒肉,一盤炒豬肝,他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紅燒肉
半空
滿人的驕傲金啟孮先生是歷史學家,並不以文學見重。但在大作《北京郊區的滿族》中,敘述了一個頗有深度的深夜食堂式故事。
金先生幼年在北京滿族聚居區長大,鄰人有個叫常格(X格是彼時旗人對小夥子的定式稱謂)的大哥,是個英姿颯爽,勤勞善良的人,金先生家搬入主城區後,他們多年未見。
當時民國時期,旗人地位一落三千丈,鐵桿莊稼丟了不說,還因改朝換代後改不了的旗人身份而飽受歧視,生活困頓。
一個隆冬深夜,少年金先生在燈下做數學題,感覺肚餓,窗外適時傳來了“半空兒,多給”的叫賣聲。半空是一種花生,籽粒小而乾癟,搖動花生能聽到晃盪的聲音,因此叫半空。半空花生因價格低廉外加咀嚼有獨特香味,和硬麵餑餑並列為民國老北京常見夜宵。梁實秋先生贊之曰“炒焦了之後,其味特香,遠在白胖的花生之上!”因為乾癟,所以小販稱完應得分量後往往會慷慨的多抓一把,是為“半空兒,多給”。賣半空的多為婦女與老者。
話不多說,食指大動的金先生拿著筐去買兩個子兒的半空,卻發現在北京冬夜裡只穿一件夾襖,瑟瑟發抖的小販似曾相識,定睛一看,卻是常格。
遇見故人倍加羞澀的常格在無奈說出家中苦難後飛快的跑開了,剩下怔怔的金先生母子二人提著一籃子半空,默默的站在冬夜的路燈下。
那是金先生這一生最後一次見到常格。
一個勤勞善良的正當年大小夥子,靠體力都無法養家,在冬夜穿的破破爛爛出門賣半空,那寥寥數百字中,有民族,有時代,有歷史,那汪洋恣肆的宏大圖景濃縮在如剪影般的冬夜一幕裡。
“半空兒”是一種果仁較小的花生
牛肉麵
西南聯大時期,沈從文的晚餐和夜宵基本上是一兩碗米線,有西紅柿和雞蛋就滿足了。愛吃肉的吳宓則長期盤踞一家牛肉麵館,彼時戰事方酣,物價飛騰,牛肉麵館老闆也不得不屢次提價,而每次提價,老闆都會如提交申請的下屬,向吳宓先生彙報近期情況,傾訴不得已苦衷,吳先生感覺合情合理老闆方會漲價。吳先生則慢悠悠提起毛筆,在一張紅紙上正楷寫下新的價目表,端正貼於牆上,這才結束了這次漲價之討論。
如此有愛的主客相處,不被納入充滿溫情的深夜食堂之中實屬浪費。
吳宓
野餐的故事
人生的高境界應是豁達洞明看得開,落實到生活中就是會活著。這樣的人應該都是有大智慧的活的明白的主。老一輩的有王世襄王敦煌爺倆,再往近數,應該就數得著于謙,謙兒哥了。
謙兒哥窮困落魄過,也大富大貴著,好在他有那股“窮,志不改;達,志不改。”的勁。不管物質條件如何,都興致盎然的交著朋友,全情投入的從事著自己的愛好,並始終不懈的愛著抽菸喝酒燙頭。
他有本回憶性文集,叫做《玩兒》,一多半都在回憶德雲社起來之前潦倒的自己是如何享受愛好的樂趣的。文字功夫不能說頂好但是極為真誠。畢竟,一個在一個月收入一塊兩毛錢的條件下還能玩的有聲有色,必定是真愛。
《玩兒》這本書開篇兩則便是謙哥與三位朋友午夜開車進山捕鳥的故事。一路摸黑開車,穿軍大衣喝二鍋頭提神,夜裡開三四個小時到山裡,下車第一件事坐下先吃!
他們的食物擺在山裡崎嶇不平地面上鋪好的塑膠布上,包括火腿腸、鹹鴨蛋、滷豬蹄、醬牛肉、西紅柿、黃瓜、榨菜、燒餅和二鍋頭。標準的酒鬼吃貨組合,沒有昂貴食材,熟食肉類也談不上手藝。肯定不是什麼特別好吃的東西。
但是身邊是至愛親朋,頭上曙光微露,四周山水蔥蘢鳥啼悠遠。這段記憶會美好得不像真的。
我羨慕他。
白水豆腐
朱自清筆下《冬天》中,有這樣一段: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 上,和爐子都燻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
“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裡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簡單的場景,簡單的深夜食堂,旅人拉開門裹著一襲寒氣進來,臉上有刀疤的小林薰或者黃磊並不作聲,端過一爐豆腐放在他面前,旅人吐著白氣,搓搓凍僵的手,掰開筷子夾一塊放進口中,心裡是遙遠的故鄉和曾經冬夜的父親。
這個長鏡頭甚至不需要一句臺詞。
中國絕不缺少事關美食的情節,我還沒有提到江南社戲後河邊豆田裡那頓煮蠶豆,荷鋤歸來眾知青煮的蛇肉和熱熱的小口呷的湯,還有晚上和著眼淚和對奶奶回憶嚥下的黃油烙餅。
美食節目在中國易於引發共鳴,是因為不僅僅是食物,有美味,有情感,有回憶,有這一切的結合,任何一環的刻意、薄弱或孤立,都會讓感受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結就泡麵三姐妹式的鬧劇故事。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大象劇場。”:看了三姐妹第一集就棄了 這篇文章真是好
網友“成精的石頭”:看哭了,真是年紀大了,總是愛感動
網友“走著走著就獨自前行了”:文章寫得好
網友“阿法”:肉包是那樣嗎?
網友“牢騷滿腹的老王”:感謝作者,編輯瞭如此多的美文。影視業的編劇導演們,找作者這樣水平的文化人交流交流,又何必蹭熱點邯鄲學步。黃磊已經算是有文化的老闆和演員了,尚且如此,可悲可嘆。
網友“cloud”:贊一下作者贊一下編輯 就喜歡讀這有文化散著香味的文章~
網友“澄”:這次的是人家買的版權。
網友“wang7954”:看那個電視劇的人該多無聊?還不如讀讀這篇文章。
網友“bujunyang”:為何他們不擔心日本劇組告他們侵權?
網友“水滴石穿”:白水豆腐,冬夜圍爐。三十年的記憶。
網友“wang7954”:看那個電視劇的人該多無聊?還不如讀讀這篇文章。
網友“bujunyang”:為何他們不擔心日本劇組告他們侵權?
(1970-01-01)
“新華視點”微信公號8月19日訊息,這兩天,一名中學語文老師的一席演講擊敗雞湯文章,瞬間火遍了眾多家長的朋友圈……
這名老師是武漢六中的楊幼萍,她在高三誓師大會上的發言,被大家稱為“最燃”演講,不少學生、家長都希望儲存一份講稿,在接下來的一年,以及今後更長遠的人生道路上鞭策自己。
楊幼萍老師演講全文
誓師大會全景。
各位家長、同學、領導、同事們,大家好!
今天我很有幸,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裡,在這兒跟大家聊一些我的想法。
同學們,兩年前,當你們初進六中,你的一隻腳就已經邁入了大學的門檻。的確,只有15%左右的初中生能像你們一樣站在一所省重點高中的操場上。多少證明了你曾經的能力與運氣都不賴。
但299天后,你的雙腳將邁向哪裡?
有人說,文憑只不過是一張紙,未來才是一幅畫。但錢鍾書、朱自清,他們的人生藍圖可都繪在清華北大的紙上。
你又說,我不想當大文豪,我這輩子的夢想就是多掙錢,活自在。我也不批評你庸俗了,還提供點資料。
學生們在雨中依舊堅持著。
2016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中,清華大學136名校友先後登上1999-2015年福布斯、胡潤和新財富等中國三大富豪排行榜,2015年校友總財富高達4675億,位居第一,北大第2,復旦第3,然後依次是浙大、深大,遼大,武大和人大學。統計發現,富豪數在20~100名的學校基本上是中國五星級以上大學。
百度CEO李彥宏,北大。搜狐公司CEO張朝陽,清華。 360董事長周鴻禕,西安交通大學。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人大。
可能有的女生開始打小算盤了:考得好不如嫁得好。這輩子我只負責貎美如花,找個物件,讓他負責勇闖天涯、君臨天下。
那我告訴你,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比李彥宏更學霸,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美國新澤西州大學生物系博士。扎克伯格的妻子是他哈佛的同學。克林頓是在耶魯愛上的學姐希拉里。
不管男生還是女生,無論你我他,只有自己足夠優秀,才有底氣和福氣去般配其他的優秀。
當你一文不值,你的自尊可能毫無價值;當你身無長物,居無片瓦,你談自由往往像說笑話。
但成功從不是妖豔賤貨,該追求的時候你側身而過,流連於閒花野草,失去的時候痛哭流涕求人家投懷送抱。你若不是長得很美,就是想得太美。
教學樓夜景。
有人說學得好不如爸媽好,人家富二代的起點是我的上限。但牢騷何用,請在那麼多還不是富二代的人中間爭個先。如果生下來不是隻兔子,至少別做縮頭烏龜;爬,也要努力向前,富二代的爸媽也曾經是拼一代。記住:你可以白手起家,卻不能手無寸鐵。
你大概又想到了馬雲,高考數學第一次只考了1分。復讀了兩年,千辛萬苦才終於以本科差5分的成績考入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幸虧當年本科沒招滿人,馬雲才補上了。
但從這數學1分到蹭上本科的兩年要多少不懈努力,恰好像極了12年之後,而立之年的馬雲拿著自己推銷的黃頁,敲開一扇扇門卻被婉拒的時候:在夜色中的北京街頭,馬雲看著滿街的燈火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所以,我想說的是,一紙高考檢測的不僅是你的智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判斷力、專注力、控制力與承受力。面對今天高三讀書的單調或辛苦,你選擇了不作為,你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還會有多少冷眼、孤獨、拒絕、慘敗甚至生離死別,我如何相信你就一定有作為?
青春不只路一條,是不急於見分曉,但是,走在前面的吃苦,走在後面的吃土。世間無論哪條路,大多還是這個譜。
文科表彰同學合影。
有人說,高考看運氣。可是,孩子,命由天定,運在手中。沒有奮鬥過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過是懶惰者與怯懦者在赤裸裸地耍流氓。托馬斯·傑弗遜說:我很相信運氣 ,事實上我發現我越努力,我的運氣越好。撒冷之王說,只要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也許你又說,人家天賦異稟,我少根弦差根筋。但可能我們都高估了純天賦的作用。
有些孩子上課效率高,你說人家是天賦好。
真相也許是,同樣是上課,習慣差的同學,平時適應於高刺激閾值的事物,在低刺激的資訊流中更容易隨時“滑落”,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遊戲;而習慣好更容易適應低刺激,從而進入狀態。
結果前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後以加倍的時間、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
同樣,學習中遇到難題,習慣差的前者輕易畏難而放棄,而後者就是要槓上,去幹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並且收穫成功的愉悅。
還有些孩子在學習時顯得一點就通,你也說人家是天生聰明。
但其實他可能只是比你更早與更多地擁有了經驗積累,並且從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說,機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地理水文,聽說過“靜水流深(Still water runs deep)”這句西方諺語的人,可能更容易記住河流靠近水面以下的水流速最快。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裡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我們也常常把這種隱性的積累導致的高機率事件也錯誤的當作了天賦偶然。
其實,學習不只積累學習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它還積累學習的速度,即學習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越學習,越適應學習;越學習,越善於學習。而你常嗟嘆的天賦不如人之中,還有一半可能是你努力不如人、習慣不如人。
理科表彰同學合影。
當然我並不否認天賦與能力的差異。不是每次考試你都能一馬當先,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最好的大學,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標註上輝煌。但人生大有大的天地,小有小的方圓。至少別拿你500升的容器,愣整成250的模樣。很多年之後也許你才明白,我們日後流過的淚,有一半是當初腦子裡進的水。如果你該做的都做了,就別糾結於一張試卷、一個分數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堅強,命運自會給你打賞。
孩子們,家長和老師們都無意於對你們苛刻。只是我們願意此時幫你擦額頭的汗,卻唯恐日後你一個人去抹眼底的淚。今天你熬得住多少苦累,未來才擔得起多少讚美。
當然,最後建議大家每天堅持喝一杯牛奶,吃一個水果。浪費十幾二十分鐘去發發呆、散散步、聽聽音樂,甚至八卦八卦。壓力分為威脅性壓力和挑戰性壓力,當你相信所有的人生艱苦都是命運在挑逗你、試探你、打磨你的時候,我們不妨把每天過成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在未來的近300天甚至更多的日日夜夜裡,你若想優秀,我們每一個老師還有你身邊的父母都願做你永遠的同謀。
總結一下,孩子們,我們並不要你鞠躬盡瘁,但要全力以赴,不要你透支,但必須盡力。盡力也許並不能讓你的未來無憂無慮,但是,至少會讓我們的明天無怨無悔。因為,真的,人生很貴,請別浪費。
——YYP
2017.8.12
課間休息時間,楊幼萍與學生交流。彭年 圖
這樣一篇演講
引發20多萬名網友關注
有人感動流淚
也有人表示質疑
……
從教22年的楊幼萍,今年是第6次帶高三學生。她告訴記者,每次帶高三學生,都少不了勸慰幾名在她面前哭泣的學生和家長。“學生面對高考的情緒就像一扇門,外人無論怎樣用力或許都砸不開。”楊幼萍說,“高三一定是單調、枯燥的,需要每個學生去面對。我所做的就是在門外輕輕呼喚,提醒學生自己來開啟門閂。”
演講引發20多萬網友關注熱議
楊幼萍的這篇演講全文近3000字,她提醒高三學生們“不要鞠躬盡瘁,但要全力以赴;不要透支,但必須盡力”,並稱“盡力也許並不能讓未來無憂無慮,但至少會讓明天無怨無悔”。在演講結尾,她將“人生很貴,請別浪費”8個字送給在場的2000多名學生和家長。
許多正在備戰高考、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學生說:“楊老師這針‘雞血’打得幽默風趣,很對學生胃口。”並稱將手抄全文收藏起來,在備考的一年中 隨時鞭策自己。
不少家長說:“楊老師說到我們心裡去了,句句都是平時想對孩子說卻不知該怎麼表達的話。”網友“11+22”則認為,楊幼萍的演講不僅適合高三學生,也適合每一個正在為理想和目標奮鬥的人。“我會把‘人生很貴,請別浪費’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回應質疑,從來不是唯高考論者
演講“走紅”後,有部分網友對楊幼萍的觀點表示質疑,認為她看待學習過於功利化,過分強調高考的意義和作用。對此,楊幼萍說:“我從來不是一個‘唯高考論者’,也不贊同高考功利主義。”
楊幼萍說,面對苦累和壓力時的自我放棄,才是她想駁斥的。“高考更多的是體現一個人能不能為了一個目標竭盡全力。其中體現出的意志力、控制力,也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情商之一”。楊幼萍認為,高考檢驗的正是這些品質,而非一紙成績單。
人生需要雞湯,更要面對現實
此前,有一篇雞湯文曾經刷屏過考生家長的朋友圈——《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楊幼萍的演講初稿其實是對這篇文章的“反駁”:
“雞湯”說
孩子,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你又怕什麼?把該答的試題答了,把該忘的功名忘了吧。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楊幼萍說
孩子,人說“沉舟側畔千帆過”,我怕‘過盡千帆皆不是你’。又言‘病樹前頭萬木春’,我怕你“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是的,你可以確信,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但是,你喜歡的那個女孩等你嗎?
“雞湯”說
孩子,青春不只路一條,何必急於見分曉?只要心中碧空如洗,明天的太陽就會照常升起。
楊幼萍說
孩子,青春不只路一條,不必急於分曉,但是,走在前面的吃苦,走在後面的吃土,世間哪條路,都離不了這個理。撒冷之王說,只要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情,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雞湯”說
孩子,今天讓我突然想起比爾·蓋茨的話:“難道坐頭等艙會比坐經濟艙先到達目的地嗎?”所以,不要對孩子提出過於苛刻的要求,盡力就好!
楊幼萍說
孩子,請暫時忘了已經考上了哈佛的比爾蓋茨的話,因為他現在不管坐什麼艙位,收益都會自然找他。也許麥肯錫離我們稍近一點,他坐飛機只坐頭等艙,他說:“我在頭等艙認識一個客戶,就能給我帶來一年的收益!”其實,孩子,想想你出生時的小腳丫,我們真不忍心對你苛刻。但是我們知道無法陪你走完的一路終有泥濘碎石與坎坷,你的腳總得踩上去死磕。是男人就該對自己再狠一點……爸媽願意此時幫你擦額頭的汗,卻唯恐你日後一個人抹眼底的淚……孩子,加油!
無論是雞湯還是楊幼萍的演講
請在你的人生中
選擇最需要的一勺
(綜合成都商報、長江日報)
(原題為《這個老師火了!“最燃”演講爆紅:人生很貴,請別浪費》)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科明”:人家的老師
網友“不做鹹魚的大叔”:正因為學習,才讓我在很多場合感覺到自信,
網友“轟天炮”: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有心靈雞湯的勵志名言,比如:走自己的路,還要聽聽別人怎麼說。
網友“花火”:語文老師給我們唸了
網友“沒問題”:越努力,越幸運。
網友“雅頓”:拿個案說事兒。
網友“射手二豆子”:希望每一個學子都做到竭盡全力,加油。
網友“wxcao”:好好好,值得—讀
網友“勇弟”:師者也!
網友“gghnhh”:第一句,領導就被排在後面!
(1970-01-01)
電競專業也要走進高校了?
據中新社5月10日報道,上海體育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將開辦“電子競技解說”專業方向。在此基礎上,上海體院未來將試點探索中國國內第一個“電子競技”專業。
那麼,電競專業究竟都學點什麼?它會有怎樣的課程設定呢?
面對種種好奇,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上海體院新聞傳播與外語學院院長杜友君,杜院長則表示,電競也需要系統的文化學習來規範引導,不能讓它一直處在野蠻生長的狀態。
中國電競選手水準已世界領先。
不培養選手,旨在培養產業人才
“本校有成立電競學院的考慮,從專業方向上會包括電競解說、賽事運營、電競裁判和電競遊戲製作等等,目前最先被提上議事日程的是電競解說這一塊,最早明年就可以啟動,電競解說目前考慮被納入藝術類的播音主持專業類別。”杜友君表示。
關於“電競解說”專業方向的招生,杜友君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符合高考報名標準的人群都可以來報考,計劃中,招生20多人,畢業將拿到本科文憑。”
“入學考核上,文化課成績會和藝術類招生相似,為本二分數線的60%,但在專業考核上會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考生的外語能力、思維反應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對電競遊戲的熟悉程度……”
按照杜友君的說法,“電競解說”會是“電競專業”最先試水的一個領域,未來與電競相關的其他類別有機會陸續推出。
那麼為什麼上海體育學院會對電競如此上心?
杜友君表示:“在當今社會,電競擁有海量的受眾,影響力極大,年輕人的參與度又極高,既然已經高度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我們有必要在高等教育中涉及這一領域,而過去電競一直處在野蠻生長的狀態,並沒有系統的文化學習來規範引導。”
此外,杜友君坦言電競並不等於單純的打遊戲,並不希望看到年輕人都沉溺於遊戲中,需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讓電競的發展更加健康、更加健全。
“體院開設電競專業方向並非為了培養專業電競選手,而是為電競行業和電競產業提供更多專業人才。”杜友君說。
電子競技選手進行賽前練習。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電競已成高校新寵
事實上,正如杜友君所言,電競已經愈發成為國人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已經由國家體育總局設立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專案(並在2008年被重新定義為第78號體育運動專案)。
去年,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公佈了2016年度的13個增補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包含在內,並於2017年執行。
至於電競入高校,其實時間更早。
2009年,天津體育學院就在該校體育文化傳媒系設立了電子競技方向,主要課程包括:電子競技專業課程、體育社會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訓練管理學、計算機網路基礎,遊戲程式設計基礎,裁判法與賽事編排、賽事解說、新聞寫作、影片編輯等。
該專業一共招了2屆學生,每一屆招生人數在15個左右,甚至在2010屆還有2個女生。
而在2016年“電競專業”被認可後,不僅僅是上海體院,國內各個高校的電競專業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連中國傳媒大學這樣的211高校也位列其中,傳媒大學開設的電競專業在名稱上並不包含“電競”的字眼,叫作“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招生為20人。
中國選手爐石傳說中歐對抗賽奪冠,獎勵價值五百萬法拉利跑車。
韓語、高數都得學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以為“電競專業”的出現會讓上大學、拿文憑就此變得簡單。
事實上,據《電子競技雜誌》報道,未來的“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的課程規劃中,由於電競圈韓國從業者多,語言課程方面除了英語還需要學習韓語。
此外,電競行業對資料分析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高等數學會成為該專業重點學科之一。可以預見,隨著該專業的成熟,在高校教育中佔據的比重會越來越大,而入學和畢業門檻也會水漲船高。
目前,高校扎堆電競專業某種程度上是大勢所趨,2010年我國電競市場規模僅為44.1億元,到2015年則達到269.1億元,6年間增幅達513.6%。
其中電子競技賽事收入3.1億元,俱樂部、直播平臺電子競技衍生收入20.7億元,電子競技遊戲收入245.3億元,分別較2014年增長143%、137%和13%。
據估計2017年中國電競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70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48.02%,2021年中國電競產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734億元。
2004年,孟陽(ABITRocketboy)CPL2004冬季錦標賽Doom3專案的決賽中以2:0完勝德國選手dragon,奪得2004CPL冬季錦標賽Doom3比賽冠軍。
電競全國冠軍加入師資
鑑於電競市場如此大的體量,作為教育中的核心部分,高校教育“掛鉤”電競非但不讓人意外,更是一種剛需,對於提升學生就業率、完善電競行業和產業的都不無裨益。
關於上海體育學院積極嘗試電競專業,杜友君也提到了市場的左右。
在今年早些時候上海體院與一些社會團體和企業有過接觸,深感設立電競方向的必要性,事實上,在明年推出“電競解說”方向前,今年上海體院將率先設立相關培訓班。
“形式上是和社會資源聯辦的培訓班,不和文憑掛鉤,我們也希望透過相關培訓進一步為開展電競專業蓄力,比如師資方面,一些電競領域的全國冠軍都會加入進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關鍵詞2017”:是對傳統文化思路的挑戰嗎
網友“新聞小蜜蜂”:這則新聞比較的新穎,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呀,電競專業的開設有很大的問題,因為現在還沒有想方面的經驗來供高校借鑑,所以說還得讓中國的高校慢慢探索,這就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啦!!!
網友“橘蔗”:所以lol什麼時候奪冠?
網友“齊治望”:不沉迷,哈哈,沒有人沉迷就沒有這個行業了
網友“烏索圖索”:要寬容孩子
網友“博文”:只希望電競是真電競,不是吸金工具。
網友“Je sais que”:某些評論能不能看完整篇新聞再噴?
網友“AliceTheMad”:你的大學是找工作用的,你的工作是餬口用的,而別人搞電競是夢想。他就是想搞電競作為事業,他不想僅僅玩個遊戲,他熱愛這個事,所以不存在什麼“需要考這專業”。別拿你的死氣沉沉去揣測年輕人的熱血。另外這個東西怎麼不正經了,打NBA的算正經工作嗎?都是娛樂產業,只要有人願意看就是正經工作
網友“獨釣寒江雪”:玩電競的人,英語都沒學好還要學韓語?如果真能把語言學好,找一份正經工作,把打遊戲當娛樂,還需要考這專業?
網友“道法自然”:為什麼學韓語?韓國也就LOL和星際強點啊,還不如專注英語呢
網友“獨釣寒江雪”:玩電競的人,英語都沒學好還要學韓語?如果真能把語言學好,找一份正經工作,把打遊戲當娛樂,還需要考這專業?
網友“獨釣寒江雪”:玩電競的人,英語都沒學好還要學韓語?如果真能把語言學好,找一份正經工作,把打遊戲當娛樂,還需要考這專業?
(1970-01-01)
風雨交加,流水湍急。在雲南昆明一所山區學校附近,孩子們被一夜暴雨後漲水的河灘擋住了上學的路,站在河邊乾著急。
一位老師看到這一幕,連忙從學校跑下山來。他抱起年幼的孩子,淌過湍急的水流,來回往返,把60多個孩子一個一個安全送到對岸。
段瑞抱學生過漲水的河灘,鞋子已成了”泥鞋“。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新華視點 圖
他用強健的臂彎,給孩子們撐起風雨中的“渡船”。學生們用手機拍下了這個過程,影片近日在網上傳播開來,很多網友贊他為“最帥小學老師”。
往返湍急水流,抱60多名學生過河
6月29日,清晨7點左右,昆明市東川區阿旺鎮木多小學的校長段瑞像往常一樣早起。連日降雨,加上前夜的一夜暴雨,讓他心中隱隱不安。
木多小學有近半的學生,上學必須經過一處泥石流衝擊形成的河灘。多數時候河灘水少,旱季基本沒水,學生們可以踩著裸露的石頭過河。
“我有個習慣,早上經常在校門口迎學生。學校在高處,河灘在低處,一眼就能望到。”28歲的段瑞說,那天早上河灘完全變了模樣,河水暴漲,肆意沖刷。有幾個孩子已經走到了河灘中間,準備像往常一樣過河上學。
“太危險了!”
來不及多想,也沒顧得上叫其他老師,段瑞立即往山下跑。將近1公里的泥巴路,沒幾分鐘他就衝到了河邊。段瑞一邊叮囑岸邊的孩子呆在原地不動,一邊捲起褲腳,鞋都沒脫,直接跨進了湍急的水流裡。
“水太急了,還卷著泥土和石頭,我踩在水裡都有些站不穩,何況是小孩?”把河中央的幾個孩子抱上岸後,段瑞更擔心了——對岸還有很多孩子焦急地等著過河上學。
段瑞(河灘中間)為確保學生安全,檢視水流情況。
河灘中的石頭還沒被完全淹沒,雖然溼滑,不過大人還應付得來。但對這些最小5歲、最大也就10來歲的孩子來說,稍有閃失就可能被水流衝倒受傷,甚至出現更大意外。
讓他們回去?有的要走上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這樣惡劣的天氣,雨也沒有要停的跡象,段瑞實在不放心讓孩子們各自回家。
看著更多的孩子陸續來到岸邊,他想:“一定得把孩子們安全送到學校!”
15米寬的距離,40多分鐘的時間,一次次抱起,一遍遍踩進泥水急流……一米六五高的段瑞往返了60多次。
雨一直下,他全身都被淋透,手臂痠痛也忍著,運動鞋成了“泥水鞋”,腿上被石頭磕了好幾處,還有幾次差點摔倒,這都沒能讓段瑞停下來、喘口氣,直到把所有孩子安全送到對岸。
獲點贊無數,卻仍感“愧疚”
“段老師平時很嚴厲,但他抱著我過河的時候感覺特別安全,不怕。”木多小學四年級學生朱燕飛說。
段瑞抱學生過河的照片、影片被傳到網上後,獲得了學生家長和大量網友點贊。“最帥小學老師”的美譽很快傳開了。不過,段瑞一再表示,這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一個教育工作者盡了職責而已。
“老師保護學生是分內之事。”段瑞說,其實當時沒有想太多,就是擔心有的孩子會因為心急而自己去淌水,怕發生危險。“讓我感動的是,抱他們過河的時候,他們都給我打著傘,而且先過去的孩子還一直守在岸邊等我和其他人,大家最後一起到的學校。”
段瑞還有些自責。他說,作為校長,學校其實也做了大雨應急預案,但條件有限,還是應對不夠充分,導致學生上學路上還是有障礙和危險。
木多小學位於東川區阿旺鎮木多村委會,是阿旺鎮最艱苦的農村山區小學。這所偏遠簡陋的小學,有6間共274平方米的教室、6間共80平方米的宿舍和一個僅夠當廚房用的食堂,有來自周圍22個村民小組的137名孩子上學。
“山裡缺教育,尤其是教育觀念跟不上。”段瑞說,有的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連筆都不會拿,普通話也聽不懂,這讓他感到責任重大。抱孩子們過河上學既是為確保安全,也是不讓一名孩子落下課,誤了學習。
28歲的青春年華,紮根偏遠農村小學
同事眼裡,段瑞為人樂觀,工作積極主動。“他是眾多紮根在鄉村教育一線的優秀教師的代表。”同事劉高升說。
2012年大學畢業後,段瑞以特崗教師身份在阿旺鎮另一所小學任教,一年後,他被調到木多小學,擔任校長至今。這麼偏僻的地方,別人不理解,28歲的段瑞卻能紮根下來。
段瑞有自己的想法,以前的願望是讀書走出大山,不過現在他有了更多的責任,就是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這幾年,段瑞常和同事一起去家訪,同時又積極和外面的企業、愛心人士聯絡,為孩子們改善成長環境。幾年來,在社會各界幫助下,木多小學共收到10萬餘元的愛心物資,破爛的課桌都換成了新課桌。
農村教育條件這些年有了很大改善,但有的地方還是缺人、缺物、缺經費,還缺上學的路。段瑞對記者介紹說,木多村的孩子從六年級開始,就得去阿旺鎮中心小學就讀。從木多村去鎮裡,近的要走3個小時,遠的要走5-6個小時。
“我希望以後能把多媒體教室、寬敞的食堂這些好條件都帶給學生們。”段瑞說,在黨和政府關心下,木多小學正在籌劃選址新建一個校區,孩子上學的艱苦狀況有望改善,離他的願望也更近了一步。
(原題為《雲南“最帥小學老師”:湍流中,他救了60多個孩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澎友的噴”:即使是貧困地區,這個強大的國家能否給孩子們修條安全的路
網友“不做鹹魚的大叔”:為段老師點贊!
網友“隆的東隆冬強”:最優秀的教師·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