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本文轉自【南方娛樂網】;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2021年農曆新年前夕,楊立新和楊玏父子接受了人民文娛的專訪。此時的楊玏剛剛從劇組風塵僕僕地回到北京不久,而父親與他也有些許日子未見了。

採訪前等待的時間裡,楊玏擺弄起身後的一些音響裝置和CD碟片,不一會兒,音響裡面傳出了歌聲,楊玏瞬間開心地像個孩子,父親坐在一旁淡淡地笑著。

父子二人平時的工作都十分忙碌,大多數時候一家三口也是聚少離多,而今年,楊玏趕在除夕之前殺青,楊立新也結束了日常的工作,一家人終於可以聚在一起過年,楊玏輕描淡寫地打趣說:“今年挺好,要是在劇組過年可不好受啊!”

說到新年,中國人總是要有一些儀式感的,人民文娛的記者請楊立新和楊玏用一個字作為祝福送給對方的2021年,一個字的祝福對於楊立新來說有點難,是啊,對於父親來說,送給孩子的祝福總希望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字哪裡夠,楊玏開玩笑地說道:“您就寫吧,您送給我什麼字我都得收著啊。”思索再三,楊立新寫了一個“定”字,和千千萬萬的父母一樣,楊立新希望兒子新的一年,一切都能夠安定下來,這份安定包含了太多太多。楊玏送給父親的是“健”字,自然是希望父親身體健康,能夠平安順心。

楊立新是人藝的老戲骨了,如今楊玏也在表演行業屢出優質作品,二人既是父子,也是同行,同時兩個人對於兩個時代和兩代人的看法也都非常有自己的見解。一對父子,兩個時代,四個關鍵詞,他們對於這些事分別有怎樣的看法?

「演員」:會演戲的演“人”

1975年,18歲的楊立新考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人藝”)學員班,自此開啟了他的戲劇表演生涯,到如今已經46年光景。《日出》裡的方達生,《雷雨》裡的周樸園,楊立新把一個一個鮮活的人物透過人藝的舞臺展現給觀眾。

而楊立新的兒子楊玏,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之下長大,楊玏經常在父親排練的間隙,在人藝後臺跑來跑去地玩耍。人藝的大牌明星們,在兒時楊玏的眼中,就是爸爸的同事、長得好看的叔叔阿姨們。

然而,也許就是這些不經意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楊玏不知不覺間也愛上了表演。楊玏在四歲的時候就客串過人藝的戲劇《小井衚衕》裡的一個小孩的角色。大學楊玏也選擇了學習藝術,在美國杜克大學學習戲劇。

如今,楊玏也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在近年來的很多影視劇中表現頗佳。人民文娛曾在2020年的8月採訪了楊玏,記者和楊玏聊到戲劇舞臺,楊玏說自己非常希望有機會能夠在戲劇舞臺上展現自己。這次的採訪中,楊立新也表示很希望兩父子能在話劇舞臺上有合作的可能性。對錶演都十分熱忱的父子兩,對待“演員”這份職業都有很多話想說。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人民文娛:楊立新老師,您對“演員”二字的理解?

楊立新:

演員第一個層次是演自己,能夠在舞臺上在鏡頭前面順暢地表演下來。第二個層次,能夠塑造另外一個人,塑造不同的人物,演一個歷史人物,演一個甚至於作者筆下根本不存在的人。現在大部分演員演那種跟自己很接近的人物,如果挑戰一下自己,把自己從內到外,從心靈到形象全部顛覆一下,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事。

人民文娛:楊玏近年來有很多優質的都市劇作品,你從角色身上學到了什麼?

楊玏:

人物在生命當中遇到的問題,在生活當中遇到的糾結,包括情感方面,多多少少自己也會動腦子琢磨琢磨,如果是自己的話,面對這樣的問題會怎麼解決?這些思考都是角色在自己心裡留下的痕跡。

「30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

都說三十而立,如今的楊玏已過而立之年,從他的身上能夠感受到那種不急不躁的淡定,無論事業還是生活,他似乎都沒有想要追趕的急迫感,“能夠浪費的時光就是最好的時光”,這樣的心態,楊玏覺得是這個好時代賦予的。

而父親楊立新31歲時,已經是國家二級演員。當時剛過而立之年的楊立新已經在人藝的舞臺上挑起大梁,演過不少重要的角色。

去年楊玏主演的一部熱播劇《三十而已》,再次把“30歲”這個話題擺在人們面前,30歲的年紀還正年輕,但也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經歷,兩父子對於這個年紀又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呢?

人民文娛:在您30歲的時代,您對於這個年紀的理解是什麼?

楊立新:

我們那時代,30基本上就可以在舞臺上,北京話叫“頂用”,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角色就可以給你了。而且那時候30基本都成家了,也可以領著孩子出去遛彎了,現在的年輕人30歲還處於一個比較不確定的年紀。

人民文娛:您30歲的時候飾演了哪些角色?

楊立新:

我30歲的時候都演過八十多歲的老頭了,我們劇院有一部戲叫《田野》,我在裡面演一個年紀最大的老頭,84歲的七老爺子。30歲的時候也演過《天下第一樓》了,演過《小井衚衕》了,可以說是一名“頂用”的演員了。

人民文娛:楊玏對於30歲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嗎?

楊玏:

父輩他們這代人,到30歲的時候已經很能夠獨當一面了,到我們這一代人,好像大家的成長和成熟都要相對晚一點,要相對時間長一點,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或者說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還真說不清。

但是我是篤定地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這件事你急不來,你急也沒有任何用,你只能等生活把一個禮物送給你,然後你拆開看裡面究竟是什麼樣的驚喜。

「愛情」:一切條條框框都不存在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採訪中我們也和楊立新楊玏父子聊到了“愛情”這個關鍵詞,看看是否兩代人之間對於這件事的觀念會有差異。但也許愛情的真諦就體現在,你永遠也找不到標準去衡量它。

楊立新曾經說過一句話:“我這輩子有四個一。一個妻子,一個兒子,一個單位,演了一輩子戲。”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似乎道出楊立新對待愛情和事業的態度。談到愛情觀,楊立新最大的感觸是,現在的時代看起來似乎選擇特別多,所以關於各種事情被討論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多。

而雖然是兩代人,相隔三十年,採訪之間,記者卻感受到,楊玏的愛情觀和父親本質上又是那麼相同,簡單質樸,沒有條條框框,也沒有標準可循。

人民文娛:您那個時代會討論愛情觀嗎?

楊立新:

我們那時候好像不知道怎麼就過來了,都是有了物件,然後就跟單位要房,單位分了房就去領結婚證。不像現在好像選擇特別多,什麼情況都有。

人民文娛:楊玏覺得這個時代的愛情觀有什麼變化嗎?

楊玏:

現在可能大家對於愛情越來越理想化,因為它跟我們的物質生活其實越來越脫鉤了。我們現在越來越沒有這些憂慮了,所以我們可以把愛情儘量地理想化一點,儘量地讓自己符合自己心中想象的那個樣子。那句話也許說得很對,當你遇到一個人,你把你腦子裡所有的條條框框和標準全都摔碎了,那人可能就是對的人。

「父子」:關於愛的永恆命題

此前人民文娛採訪楊玏的時候,談到父親,楊玏說過讓記者印象頗深的一句話:“我不能給我爸丟人!”父親是楊玏事業上的榜樣,也是他監督自己要好好演戲、好好做人的動力之一。

大學畢業後的楊玏決定回國發展,剛回國的時候,他在電影《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的劇組裡做了一段時間的幕後工作。但漸漸地,楊玏還是對錶演充滿興趣,他開始尋找演戲的機會,跑劇組、見導演和製片人,都是初出茅廬的楊玏的生活日常。很多人好奇,那時候的楊玏沒有想過讓爸爸幫忙介紹機會嗎,拿楊玏的話來說,“老楊抹不開面兒,而且一次可以幫,兩次三次怎麼幫?”楊玏知道,想要演好戲,拿到好角色,還得靠自己的實力。

楊玏初入行的幾年,楊立新甚至幾乎沒有看過兒子演戲,但是如果兒子哪場戲拿不準的時候,他會耐心地給楊玏一場一場地分析和做示範。就這樣,楊玏透過《大丈夫》、《小丈夫》、《三十而已》等等一系列作品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一步一步踏實地走過來,楊玏的表演功力也漸漸成熟。

父愛很多時候就是既剋制又深沉,想讓你迅速長大、獨立,但是又在默默地關心著你。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人民文娛:父子關係有沒有過階段性變化?

楊立新:

這個肯定有。上小學那時代我們可能基本上沒有太操心,因為學校離奶奶家比較近,離我們家也很近。上高中之後,到上大學這段時間,是比較有意識的培養他的階段,高中的時候就選擇了讓他住校,為將來出國做準備,我是覺得男孩子必須得走出去。

人民文娛:楊玏對於家庭關係的感受呢?有沒有過和父母對抗的階段?

楊玏:

我好像從小到大都屬於那種比較乖的孩子,我們家的溝通方式也不屬於“一言堂”式的。總有人問我,叛逆期的時候我叛逆了嗎?也叛逆,但是我沒有叛逆的物件,我最該叛逆的年紀,每天面對一幫小夥伴,大家一天到晚傻玩傻樂的,就那麼過了叛逆期。

我真覺得我們這代人其實挺幸福的,不光是生活的物質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而且整個世界也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每天都能很快能知曉世界各地瞬息萬變的資訊。

清醒、鬆弛、淡定,這是記者對楊立新和楊玏這對父子的最大直觀印象,而鬆弛的狀態也許是能夠讓一個演員永遠“保鮮”的其中一個秘訣。

這個時代太快速了,保持一點“慢”,保持一點天真,保持能夠隨時停下來的心態,正如這對父子,淡淡地,活在自己的節奏裡,也許能夠讓你在生活和事業上更篤定、更坦然。

本次拍攝由義大利時裝品牌C'N'C CoSTUME NATIONAL提供服裝支援,該品牌以18至35歲的年輕客戶為主,致力於演繹屬於年輕人的街頭文化、新生活風格和態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25 字。

轉載請註明: 楊立新楊玏父子大片上線 膠片質感盡顯“戲”味人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