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光影中的孤獨與歡樂
過去三年的合集。
話說,後期,張國榮演戲,很細,很用心。
《霸王別姬》電影袁四爺初見程蝶衣那段,葛優靜坐擺架勢說話,張豐毅來回耍脾氣。當時一面鏡子,模糊映照著張國榮。
那段張國榮臺詞少,但細節動作毫無敷衍。至少有三個鏡頭,後景鏡中的他是模糊的,但姿態還是做足了。
難的是以他扮演程蝶衣這麼特殊的人設,動作做粗了,就失了旦角日常生活不自覺的媚氣,做少了就沒了,總得帶點態,不像別幾個糙老爺們可以發揮更自由。
還是這場戲,末了張豐毅說要,吃花酒去,就暗示了菊仙,也就是鞏俐的存在。
袁四爺呆一刻,緩緩冷笑說:另有雅趣。
這個鏡頭裡,如果您盯住畫面一角鏡中模糊的張國榮,會發現他呆住,不失儀態但終究無意識地,朝心口抬了抬手。
他這個處理,絕大多數觀眾不一定會注意到,更不用說品味其中妙處了。
我覺得這就是所謂,明明可以靠姿容吃飯,偏要靠用心和演技了。
張國榮的中期演技,到了這個境界:
當他演技發揮出來時,我寧可他演技表現差一點,或者,演的角色平面一點,淺一點。
簡單說:您不要演得太走心啊……不然很容易把人看魔怔了。
因為他演深了的時候,感染力實在太深了,能把人拽進幽暗之中去。
《霸王別姬》裡說程蝶衣一笑萬古春,一啼千古愁,這話用在張國榮身上,也是渾然天成。
《阿飛正傳》之前,他演戲還是偏平的。很紮實,能把人物勾勒像了,比如寧採臣的書生氣,但不復雜。那時,他清俊,漂亮,還可以發萌呢。
大概是,跟王家衛拍過電影之後,就釋放了張國榮身上,幽暗的一面。《阿飛正傳》裡許多他獨自在鏡頭前的舉手投足,都有種吸力。
《阿飛正傳》、《春光乍洩》、《東邪西毒》這些電影,許多人可以做對比。
論到對多樣人物的細膩把握,梁家輝簡直是千面魔王。真正演誰像誰。
論到情感的傳達、飽滿以及與影片氛圍本身的融匯,梁朝偉是神,一顰一笑沒有不合適的。
但張國榮……不一樣的好法。
《霸王別姬》裡,沒有程蝶衣的時候,氣質是一個樣。張豐毅,英達,葛優,鞏俐,都演得好,刻畫精彩,人物鮮活,腔調尺寸看著過癮。
但張國榮的戲,不一樣。比別人的更靜,更深。鏡頭從張豐毅和鞏俐那個世界,跳到張國榮這裡時,就彷彿換了節奏。
就有一種幽暗的,獨自舞蹈的感覺。
像《東邪西毒》,也是。梁朝偉和梁家輝的戲,帶出糾結的情感,也很感傷。
而張國榮的戲,是把人勾著走,走到黑暗裡去。
在他演喜劇時,就很明亮。少年意氣,鮮衣怒馬,好看,好玩。
但在涉及死亡、孤獨、頹廢、執拗這些幽暗主題時,張國榮能將觀眾拉得很遠很深。
我們論“一個鏡頭下來故事講得最完整飽滿豐富”,這方面有許多人很棒。
但是,在那種,“連續的跳接片段,靠一兩個動作或眼神,甚至一個靜態,瞬間感染觀眾”這方面,張國榮就非常傑出了。
他一愣,他放空,都很有感染力。
剛才說到了明亮和幽暗,嗯,聊聊這個。
張國榮是很經得起各種情況拍的。
張國榮,在《胭脂扣》裡,亮亮堂堂時,他就是個清俊秀雅的少爺。玉樹臨風的偶像派。
以前唸叨過,在涉及死亡、孤獨、頹廢、執拗這些主題時,張國榮能將觀眾拉得很遠很深。
在“連續的跳接片段,能夠靠一兩個動作或眼神,甚至一個靜態,瞬間感染觀眾”這方面,張國榮,大概是獨一無二了吧。
許多地方,喜歡用他這張照片,典雅之極。
好在哪裡?半張臉在黑暗中。
他很適合陰影。
周圍一片黑,主角浸透在黑暗中。這是巴洛克時期的做派。後來全義大利帶法國,都學這個。
好處是具有戲劇性,很真實,有質感,有戲。
但這個很挑人:不是每個人都經得起這麼玩。
《春光乍洩》裡,隨手一截,都是張國榮的臉與陰影合作出了感覺。
後來《東邪西毒》裡,王家衛更是放開玩:
張國榮半張臉帶著陰影,跟人談生意,輕佻又譏誚。
——題外話,這個質感,讓我想到了陳凱歌《刺秦》裡,孫周扮演的太子丹。也是這種一望而知的古典質感。
《霸王別姬》裡,袁四爺在周遭的昏暗中,搭著程蝶衣的一個暖色調。
最後這個鏡頭好看嗎?已經有點陰森了。
感染力和表現力呢?匪夷所思的強。
看過這部電影,一路下來,看過這個鏡頭的觀眾,估計沒幾個不覺得被鏡頭帶走了,帶到脊背一顫吧?
許多好看的明星,恨不得自己越來越好看,好看得沒有瑕疵。
但張國榮不介意自己偶爾不好看——只要有表現力就行。他很懂。
比如《胭脂扣》裡,他可以是上面清雋秀雅的一張臉。
卻也可以是垂老的陰影下,這張傷心慘目的臉。
後來的《夜半歌聲》——他和吳倩蓮帶黃磊的那部戲——他直接毀了半張臉。大多數時候,是這個姿態出現。
張國榮,尤其到了32歲之後,好像無所謂了。陰影成了他的好朋友。
這是個挺神奇的事:許多演員會避免胡茬或皺紋等,以免顯得老氣;張國榮不避這些,但他一直不缺少年氣。
《金玉滿堂》——以前在電影頻道播時,叫做《滿漢全席》——裡,張國榮是個痞子少年,趙文卓是個頂級廚師。倆人一放縱一持重,戲不少。
這一個鏡頭,倆人在看著袁詠儀。趙文卓的溫厚,張國榮的跳脫,都出來了。
您看得出,張國榮比趙文卓大16歲、這年已經39歲了嗎?
張國榮不避陰影,也樂意搞笑。
他演喜劇出包袱,常是兩種姿態。
一種是可憐巴巴的樣子。因為他長相的少年氣,所以總顯得像被欺負似的。比如《倩女幽魂》裡,同時被兩柄劍指著,驚慌失措,好笑到可愛。
——這時他44歲了,但還是能玩這種賣萌梗。
這樣瘋起來時,張國榮就特別擅長搞浮誇的動作。
《金玉滿堂》裡,做個熊掌而已,他跟袁詠儀玩個高難度。
妙在這個姿勢下,張國榮唱著歌,還加了句臺詞:
“我看你能撐多久。”
大概因為,他一直以來的表演重點,不在皮相好看不好看,在表演的效果吧?
所以看幾張硬照、看幾張圖,無法真正感受張國榮。
上頭列舉的那些片段,看過的人,自然腦海裡能浮現出一連串動作來。
如果您覺得畫面上靜態的張國榮好看,那看動態,尤其是,結合到作品中的動態時,那感染力才是另一個級別的——王家衛煞費苦心地用各種光繞著張國榮走,甚至用鳥籠在他臉上投影,都是為了這個。
說句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
最好看、最讓周遭驚豔的表演者,往往更豁得出去那份青春好看的形象。
大概因為,好看過的人都知道:靚麗甜美的形象,能讓過客看一眼記住幾天。
而卓越的演出,可以植到人的記憶深處,時光流逝,依然不停地跳出來:彷彿那個人就在你背後微笑,回頭就能在黑暗中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