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重奪後位?一家之主周·金財鈴·迅才是四郎剋星,上頭
在新環境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海外學子看海外)
陳珊珊
在一個跨文化地域,筆者個人的體會是跨文化可從兩個層面適應,即環境與人文。讓自己在新環境找到節奏,保障生活、學習與工作的順利開展。
環境認知感有利於建立在新環境下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清楚瞭解所在城市的主要分割槽、城市市中心區、城市主要公共服務區、周邊超市和公園及其它生活區以及城市潛在安全隱患區等。其中有些內容可透過查詢當地地圖和社群網站,瞭解所在區域的情況,找到位置認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找到常常需要去的場所,比如健身房、博物館、公園等。
我還記得我剛到德國柏林時,為了工作便利,探究從家到研究所的路徑,最後發現了3條路徑,並且發現不同路線的公共交通的時間是有規律的,剛好能符合路徑的連貫性。因此,對初到陌生領域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環境認知有利於避免因環境不熟悉導致的緊張感,更能在新環境中找到並保持自己的節奏。
在筆者看來,跨文化適應中更重要的是人文適應,這需要花費一段時間。透過個人親身經歷咂摸出體會和處事方式是一種適應的方式,從別人的經驗中找到方法也是一種適應的方式。這個過程也是雙向的,需要“知己知彼”,不同地區的人文體系是不同的。19世紀時期,有學者在訪問了眾多國家後歸納提出了3大類的性格文化體系,可有助於瞭解不同文化群體的規矩。雖然文化在不同層面有所不同,但是作為人類,都有相似的心理層面需要,比如都認可被尊重、讚揚與認可,有自我防禦與保護以及界限感等。
平衡個人心態在參與跨文化交流中是前提,不必在心理層面總強調自己是外國人,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此外,激發自我好奇心、瞭解本地文化,比如瞭解當地歷史,當地人的飲食、工作習慣等,也有利於文化適應。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本地語言一方面便於生活,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語言思維邏輯和文化差異,比如德語語法的嚴謹與德國人處事的“釘是釘 鉚是鉚”。在溝通和工作方面,微笑是世界語言,保持微笑也能給自我更多自信。積極交流,也可產生很多跨文化合作與知識碰撞,就如同在本國生活一樣,去了解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都是正常社交。
從諸多留德中國學生的經驗來看,在德國,話癆的人更能順利完成學業。為什麼呢,大抵上都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關係群體概念,“會哭的小孩有奶吃”。當然若不喜歡社交,也無需逼迫自己去社交,無需給予自己太大壓力。環境適應是為了輔助完成留學目的,如果工作做得好,也能很快融入到工作環境中。
此外,瞭解學習工作環境特徵很有必要,比如德國高校注重學生獨立思考,導師可能不會給予太多指導。對留學生來說,就需要去適應這樣的節奏,提升個人能力與專業素養,比如在討論會上學會積極表達觀點或者提出專業見識,或有機會就參加國際會議等,個人魅力就會逐漸由內到外顯現,自然也有機會更多交流與融入,也能找到學習工作的方向感。
文化差異偶爾會產生排斥,這就需要調節自我去接納理解。尤其在異國他鄉,在面對一些西方媒體誤解的問題時,保持心態與正能量,澄清誤解,也可積極去做民間橋樑。
(寄自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