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林妙可vs楊沛宜:兩生花的命運殊途

由 喜東付 釋出於 八卦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上,一首《歌唱祖國》純淨悠揚、餘音繞樑,我第一次覺得一首老氣橫秋的歌也能如此好聽。

那時我也只是個初中生,不懂雙簧演出背後的利弊得失,不懂成人世界的規則和審美。

2014年,我看到了林夕的文集《就算天空再深》,

“展現的是一個我們不熟知的婉而多諷、嘲喻相間的林夕”

。其中有一篇文章《兩生花(1)》中談到林妙可和楊沛宜。

“這對因一首《歌唱祖國》拉上關係的兩生花,有心人不妨繼續追蹤她們往後的日子,命運的殊途,不失為一個好劇本。”

現在看來一語成讖。

01

如今我們看到的最新訊息是,林妙可無緣北電,楊沛宜參加了USAD。

我特意瞭解了一下,USAD(美國學術十項全能)被美國教育界認定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學術競賽。這個比賽沒那麼功利,學到的也幾乎是純學術的冷門知識。

我瞭解到的情況是楊沛宜曾在兩所學校之間猶豫,最終她選擇了一所國際學校,沒有繼續在人大附中讀高中,她說過想去哈佛唸書。

我無意貶低林妙可,因為她還只是個18歲的小姑娘,未來依然有無限可能。可是我回看林夕的文章,“(楊沛宜)要有過人的自信,才能忘記樣子原來那麼重要,將來談戀愛才不會因此有出不得場面的自卑。

至於廣告小明星林妙可,會不會太早知道靠樣子是一種生存工具的殘酷現實?”

,感受到了命運被言中的惶恐。

論起美醜,莊子曰: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

所謂“惡者貴,美者賤”,

“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

男性最有魅力的是成熟的思想,而女性最有魅力的是淡然的心性。

02

也是在2014年,我關注了楊沛宜父親的微博,其實挺驚訝的,因為看起來像一個學貫中西的科學家。他微博上的介紹是:

“探索自然哲學,細推人工智慧。偷閒揣摩音律,偶得萬法息通。”

既懂處世哲學,又有現世追求。

楊沛宜能健康地成為現在這樣兼具才學與氣質的女孩,一定離不開父母的培養和保護。

開幕式第二天,張藝謀意味深長地說:最令人感動的是那個小女孩演唱的《歌唱祖國》。那時候,觀眾以為“那個小女孩”是指林妙可,世界關注的焦點也都是她。

楊父說,“沛宜從未說過不高興,只是在電視裡採訪那些演員時,她會突然蹦出來一句:

這裡本應該也有我的。

”那麼大的孩子在乎別人的評價,渴望受到關注。

直到8月12日,音樂總監陳其鋼在採訪中說出楊沛宜幕後代唱的“秘密”。

03

真相被揭示以後,楊沛宜也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關注。但是似乎不是一個7歲女孩願意得到的。在學校裡會有學生對她指指點點,雖然是帶有羨慕和驚訝的,但這打擾了她平靜的生活。

隨之各種演出的邀請也紛至沓來,但父母一概拒絕了影視劇方面的演出,即使是楊沛宜喜歡的唱歌,父母也會事先徵求她的同意。

楊父說,“網上的東西太複雜,還是想讓她過普通小孩的生活”。

幼小的楊沛宜曾說,想過的生活就是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像平常人一樣。”

曾有記者想採訪楊父談談女兒但被婉言拒絕了,他說他

當然覺得女兒未來擁有無數的可能性,但現在她需要過她的15歲暑假。

由此可見,家人對楊沛宜未來生活的目標是一致的——過普通人的生活。

04

有如此明理睿智的父母,她又怎麼會是平凡的普通人。

此後的楊沛宜憑進入了楊鴻年合唱團,演唱喜羊羊動畫歌曲《左手右手》《別看我只是一隻羊》,中考後被人大附中錄取。

她只是沒有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但在自己的人生裡她熠熠生輝。

楊沛宜“有一種超越年齡的穩重,話不多,做事有主見,凡事喜歡思考”,楊父這樣認為,也是我們看到的樣子。

腹有詩書氣自華,沉穩的氣質,眼神堅定儒雅,內心波瀾不驚,不譁眾取寵。

還是借用林夕文章中的話:

“現在分化美與醜,而一個有智慧的公民社會,要多少年教育與內心的自修,才學會美並不那麼狹隘,不止於金雕玉砌的黃金甲,路人乙有自信有無所求的善良的心,眼神自會有光華透出,連五官都變得更耐看。”

05

奧運會開幕上的一場相遇,不可避免地改變了她們的人生軌跡。

此後,林妙可開始接演各種影視劇和廣告,包括《美人心計》、《紅樓夢》、《北方有佳人》。她頻繁地參加商業演出,在社交媒體上展現自己,這些年來觀眾看著她長大。

和林妙可合作過的濮存昕對她表示過擔憂,說她應該說話自然,停一停。陳小藝也指出過她說話太嗲,但是她改變不了。

現在去網路上搜索林妙可,她的標籤依然是“中國第一童星”。

她帶著8歲的光環去迎接18歲的人生,是盛名所累實力跟不上的受害者,“那首奧運歌終不能成事”。

06

網上看到一句話:

“很多人對長大的童星根本不是抱著祝福的心態。”

艾瑪·沃特森

也說過:

我感覺人們就是在等我自己搞砸我的人生。

因為不想被“赫敏”淹沒自己的整個人生。艾瑪·沃特森的人生像開了掛一樣,以全A的成績被布朗大學錄取。大學裡有接拍任何劇本,像普通的大學生那樣,去讀書,交友,健身。

《家有兒女》中的三姐弟,張一山和楊紫這些年來,在“長殘”和“沒演技”的非議下逆襲生長,憑實力獲得認可,也撕下了身上的童星標籤。而發福的尤浩然在不順的成長之路上,眼神中少了當年洗腳男孩的光彩。

還有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童星是豆豆(黃嘉琪)。2012年8月8日結束在倫敦的個人演唱會後,她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很高興她的最後一條微博是這樣的:

對於童星,我們能為他們開掛的人生鼓掌,也要為他們平淡的生活祝福。不管哪一種人生,都希望父母師長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只希望每個人都能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即使命運是朵兩生花,但最終都希望回到生活的本質。活在當下,做你自己。不害怕萬人敬仰,也不擔心無人欣賞。

作者簡介:

江楓,心理諮詢師,知乎專欄作者。來源:秘密夢紅樓(ID:mmmhonglou)相與勞苦,如平生歡。每個人都應該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