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生平事蹟有哪些?呂布為何殺董卓?
董卓生平事蹟有哪些,呂布為何殺董卓?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董卓生平事蹟有哪些?呂布為何殺董卓?
董卓生平事蹟
董卓一生粗暴,滿懷私慾和野心。他從隴西發跡到率軍進京操縱中央政權,始終考慮和盤算的是如何滿足私慾和野心。為了達到目的,董卓不擇手段玩弄權術,踐踏法律,破壞經濟,殘害人民,他的種種倒行逆施,造成了東漢末年政權的極度混亂,給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東漢政權日趨衰敗、最終傾覆,雖然是由多種複雜因素所致,但是,董卓無疑加速和促進了東漢政權的衰敗。
董卓出生於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當時岷縣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性格。史書載,董卓“少好俠,嘗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年輕時就曾經到羌人居住地遊歷,依仗地主豪強的出身和富足的資產,多與羌族部落酋長交往。
董卓不僅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帶著兩鞋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兇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們都畏他三分。不僅鄉里人不敢惹他,周邊羌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屯兵河東以後,整個隴西便成了董卓的勢力範圍,他不僅掌握強大的武裝力量,是地方軍閥豪強,而且還是朝廷命官、邊陲重臣。憑藉強大的實力,極度膨脹的野心促使董卓開始著手設計問鼎中央政權的具體步驟。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劉辯年幼不曉事,暫時由何太后臨朝主政,皇權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為了取得控制皇權的特殊權力,鬥爭日趨激烈。雙方不惜採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擠,殊死鬥爭。
深知朝廷派系之爭的董卓得知靈帝駕崩的訊息後,心中竊喜,他密切注視朝廷各派動向,隨時準備相應措施,見機行事。
董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協眾,睚眥之隙必扳,人不自保”。率軍初次進兵洛陽時,見城中富足貴族府第連綿,家家殷實,金帛財產無數,便放縱手下士兵,實行所謂“收牢”運動。這些士兵到處殺人放火,姦淫婦女,劫掠物資,把整個洛陽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控制中央政權後,董卓殘忍不仁的惡性更加膨脹,經常派遣手下士兵四處劫掠,殘暴百姓。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二月,董卓部屬的羌兵在陽城搶劫正在鄉社集會的老百姓。士兵們殺死全部男子,兇殘地割下他們的頭顱,血淋淋地並排在車轅上,令人觸目驚心。此外,他們還趁機擄走大批婦女和大量財物。回到洛陽後,他的手下將領把頭顱集中起來加以焚燒,而把婦女和財物賞賜給士兵,卻對外人宣稱是戰勝敵人所得。
董卓的倒行逆施終於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憤怒與反抗。許多有志之士出於對國家危亡的考慮,長期與董卓進行不屈鬥爭,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和動搖了董卓的地位和基礎。
起初,議郎蓋勳與左將軍皇甫嵩秘密商議,準備共同討伐董卓,只是後來由於皇甫嵩被徵調,楊勳勢單力薄,才就此罷休。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冀州刺史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陽太守張諮和袁紹等10餘人都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從此便開始掀起了大規模持續反抗董卓的鬥爭浪潮。
不久,長沙太守孫堅率領豫州各郡軍隊征討董卓,在梁地(今汝州梁縣西南)被董卓部將徐榮打敗,聯合孫堅反董卓的潁州太守李旻也被生擒。
董卓是怎麼死的
一次,呂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董卓大怒,隨手抽出刀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眼疾手快,才得以倖免。當時,呂布並沒直接頂撞董卓,而是立即向他謝罪道歉,董卓便不再追究,以後也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呂布卻從此心懷私恨,呂布又與董卓的婢女私通,心中十分不安。王允把誅殺董卓的計劃告訴呂布,並要求他充當內應。起初,呂布不同意,他說:“奈何(我和他)如同父子一樣!”王允開導說:“你姓呂,他姓董,又不是骨肉親情。況且董卓現在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國賊,你難道還認他作父親嗎?他向你擲刀戟的時候,把你當兒子看待嗎?”在王允的敦促下,呂布最終答應了。
一切準備就緒,正好逢上皇帝大病初癒,朝中文武大臣都集會於未央殿,恭賀天子龍體康復。呂布藉此機會,事先安排同郡騎都尉李肅等人帶領十多名親兵,換上衛士的裝束隱蔽在宮殿側門的兩邊。董卓剛到側門,便遭到李肅等人的突襲。董卓大駭,慌忙向呂布呼救。呂布正襟危坐,大聲道:“我們是奏詔討殺亂臣賊子,你死有餘辜!”絕望中的董卓雖然奮力反抗,但已無濟於事,當場被殺,並誅連三族。
董卓被殺後,滿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萬歲!長安老百姓高興得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國賊被誅。據說董卓死後,被暴屍東市,守屍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董卓死後,涼州軍餘部由李傕、郭汜等人率領,一個月後,長安被涼州軍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