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對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是極其生動的。小說中,諸葛亮藉著滿天大霧,把二十隻戰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果,諸葛亮輕易地得到了十萬多支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謀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軍事力量。
不過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並沒有參加,而《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小說,為突出了諸葛亮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過於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所以創造或者嫁接了好多故事到諸葛亮身上。
其實,要說赤壁之戰諸葛亮的功勞,那就是他戰前出使東吳成功勸說孫權出兵抗曹,至於“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國時期發生過類似的故事,但"草船借箭"之人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網路配圖
據史料記載,"草船借箭"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孫權與曹操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沒分勝負。一天,為了觀察曹軍動靜,"權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孫權起初料不到船身會中這麼多箭,弄得船要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設法讓船身得到平衡。
羅貫中把"草船借箭"這件事從孫權移到諸葛亮身上,目的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謀而已。自從有了《三國演義》之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國演義》而不知有《三國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
網路配圖
曹操“借箭”給孫權,草船借箭的第一個故事就是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孫權身上。赤壁之戰借宿五年後,在獻帝建安十八年,曹操又一次率領大軍徵孫權,兩軍相會於濡須口。初次交戰,曹軍失利,之後雙方成膠著之勢。某日孫權見江面薄霧,便乘一艘大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營前觀察軍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戰,即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孫權的船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得行將傾覆,孫權即令調轉船頭,讓另一側再受箭。待兩側受箭均衡後,即安然返航。裴松之在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時,曾引用《魏略》說:“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孫權此次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觀察曹營的情況,結果卻被曹操強制“借”了一船箭。 從中可知,“孫權借箭”並非事先策劃,而是一次偶發事件,也並無準備“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於大船的木板之上。故應該是一次偶發的“木船受箭”。
網路配圖
其實在“諸葛亮草船借箭”之前已經有了“周瑜木船借箭”的故事。《三國志平話》說:“周瑜用帳幕船隻,曹操一發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卻射右面。移時箭滿於船。周瑜回,約得數百萬支箭。周瑜喜道:‘謝丞相箭。’曹公聽得大怒。” 《三國志平話》的作者大概更青睞周瑜,故讓周瑜上演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戲。其間所說“約得數百萬支箭”,已經是小說家的藝術誇張,試想一人射出十箭,便需十萬人同時開弓,還未算射入江中的,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羅貫中主要就是根據這些內容成功的演繹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