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收官了,播出21天,短暫又充實。很多人問我這麼高的豆瓣評分什麼心情,我想說開心是肯定,更多的是感激。好作品需要有觀眾的認可,而認可能促進更多好作品的誕生。能夠出演宋運輝這個“理想主義者”,很值得。
最開始拿到《大江大河》劇本的時候,有點頭疼,我問孔笙導演,我該怎麼去呈現宋運輝的“少年感”,他告訴我“把心放乾淨,自然而然的清澈感就會出來”。等到《大江大河2》開拍的時候,我就從容許多了。宋運輝是一個有理想的人,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他身上那股韌勁兒和敢闖敢拼的精神一直在。只是到了第二部,宋運輝面臨的職場和政策環境更加複雜了。雖然年齡段不一樣了,發生的事情也不一樣了,但是宋運輝的人物基調沒有變。
《大江大河》第一部裡宋運輝是一個往上爬坡的過程,他從農村裡的小青年一步一步走到金州廠,做一個技術骨幹,結尾的時候申請調去東海。《大江大河2》來到東海報到,這是一方新的天地,一切從無到有,他有理想有抱負,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建設這個廠,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掣肘,一個年紀尚輕的副廠長,如何處理與領導班子間的關係,如何面對大家觀念上的衝突,這都是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問題。而宋運輝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比較“純粹”,“怎樣做對東海好”是他首要甚至有時是唯一考慮的因素,這也是獨屬於他的、宋運輝式的銳氣。
像宋運輝這樣性格的人,在現實生活當中可能很難行走。幸運的是,他遇到了水書記,告訴他“和光同塵”的道理;遇到了老徐,告訴他要“團結同志”;還有不打不相識的路小拉,兩人起初因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致導致互相不理解,但初心一致,最後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同行者。這些“高人”一直在宋運輝的工作中指點他、幫襯著他。所以我經常說,能夠成事的人一定也有運氣的加持。恰恰宋運輝又是很有實力的人,實力使得他抓住了所有的好運氣。好運氣碰上硬實力,這人一定可以走得長久。
我看到很多觀眾將宋運輝在東海廠的打拼視作“職場戲的教科書”,但其實宋運輝沒有順風順水的“主角光環”,也沒有完美無缺的人物設定,有的只是一份“不可能、我不信”的執拗。他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第二部最後的結尾老徐點出了他的問題所在,他也聽進去了,他被下放了,單從這部的結局來看,這個結果可能有些“悲劇”,但從長遠看,這是宋運輝成長的必經之路。
從《大江大河》到《大江大河2》,宋運輝年齡跨度很大,要抹掉學生氣轉變成一個廠領導,體現這種不同年紀,性格和行為上的差異化,是這一部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在這個人物設計上,我的理解是,本身那個年代的人就不太會像我們這代人這樣,可能會稍微的含蓄一些,尤其是像知識分子這一類的人,他們的動作應該不太會有特別大的幅度,或者是大的情緒的波動,所以我在情緒的控制上,包括一些動作的處理上,可能就會比較偏內斂一些,稍微會收著一些。尤其做廠長之後,可能會變得更加穩重一些,所以在說話語氣上,一些動作的處理上,包括一些神態的表現上,都會做相應的變化和處理。
我也為成長後的宋運輝設計了一些動作,比如說我不再是用鼻子去拱眼鏡,而是用手去扶眼鏡類似這樣的一些動作。讓大家感覺到,第二部的宋運輝他長大了,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穩重的廠長了。
除了角色的塑造,臺詞也是這部戲的一個難點。宋運輝有大段大段的臺詞,尤其化工類的專業術語特別多,這個是比較難的。
和宋運輝“共處”的日子裡,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不論是經歷了改革開放初期的宋運輝,還是處於當下這個時代的人們,努力奮鬥、追求理想、實現人生價值,是不變的主題。兩部《大江大河》致敬改革先行者們“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的精神特質,更是致敬那些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矢志不渝、砥礪前行的追夢人們。
跟宋運輝前行了這麼長的時間,暫時告一段落了。希望若干年以後,經過時間的考驗和沉澱,這個角色還能夠被人們記住,大家還能夠記起我演過的宋運輝,記得那個站在烈日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誦《人民日報》的執拗少年,記得將東海視作自己的理想,為東海、為化工行業不懈奮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宋運輝。
作者:王凱(《大江大河2》主演之一)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