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不用強行熬“雞湯”
眼下,《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火爆不言而喻。
“年齡”+“性別”的元素搭配,刺中了觀眾的嗨點。然而,僅是“娛樂”遠遠不夠,節目組想要的可能更多。節目一開篇,“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的“百萬文案”就收割了一波膝蓋和讚歎,也煮了一大鍋“勵志與成長”的雞湯。
然而,拋開文案和宣傳口徑,截至前3期,《浪姐》在節目內容上,並無太多讓人覺得綻放“大齡女性光輝”之處——不僅沒讓人看到歲月和歷練賦予女性的美好,反而暴露了“年齡”與“止步不前”給人增加的疲憊與乏力感。
比如,作為一檔以唱跳作為考核標準的女團節目,節目中,業務能力過硬的幾乎都是30歲剛出頭的年輕派姐姐,阿朵、陳松伶這樣的實力老將在初舞臺過後,則讓人生出“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大型寒暄現場中,高頻出現的“你瘦了”“你狀態好好”,背後的潛臺詞也是女藝人對於永葆青春靚麗的渴望。
就連節目組引以為傲的開篇文案,也在不經意間,洩露了同樣的小心思,“肆意笑淚青春歸位”——說到底,還是對於年輕的追逐,對歲月的嫌棄。
姐姐們的實力與受追捧度,也出現了倒掛——最有唱跳實力的袁詠琳、鄭希怡、李斯丹妮、藍盈瑩、丁當、朱婧汐等人居於話題與關注度的末流。
最想講實力,但實力派卻不受關注;最想忽略年齡,但年輕的優勢和對青春的嚮往又切切實實地擺在那兒。節目組企圖傳遞的精神與價值似乎只停留在“百萬文案”上,生生變成了宣講PPT,自然無法引起共鳴。
聯想到現實——大多數觀眾說不出伊能靜的代表作品,只記得她的綜藝和情感緋聞;50歲的鐘麗緹,代表作還是20多歲時出演的《人魚小姐》《中南海保鏢》;至於黃聖依,《功夫》之後,只有“海娃死了”深入人心;哪怕是寧靜這種有獎盃傍身的實力派,近10年來也缺乏值得稱道的作品……這種綜藝裡“乘風破浪”,綜藝外“業務平平”的對比,刺破了節目的虛妄與現實的殘酷。
說到底,《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火爆,源於觀眾對於一檔純娛樂調性的節目的期待。既然如此,那不妨保持住一份娛樂大眾的單純心思吧。
編輯:多諾
本塘原創,抄襲必究,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