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錶演藝術家田方,塑造英雄父親王文清,成無人能超越的經典之作
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於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羅曼·羅蘭
偉大的藝術源自於創作者對生活最真切的感悟,而表演藝術的精髓則在於對每個人物個性的鮮活演繹。
這份精華是表演工作者將生活中樸實無華的情感和自身對藝術的崇高敬意巧妙結合的產物,如何來評價一位表演工作者的成功,那應該是將熒幕中扮演的角色真正地刻畫入人們的內心吧。
人們對於興趣愛好的把握,往往會影響到他們今後要走的道路。
中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田方,曾用名田兆棟,1911年1月生於河北保定,曾擔任過北京電影演員劇團的第一任團長。
自小就熱愛文藝的田方在天津上學期間,就活躍於各種舞臺演出。中學時期田方參加了學校創辦的"春筍"社,開始發表自己的文學作品,同時還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演藝活動。
田方還在劉半農所撰寫的話劇中參與過演出,熱愛文藝的田方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都用在了演藝活動中,這為他之後踏上影視之路打下了紮實的表演基礎。
命運的指引讓田方最終走上了自己熱愛的演藝道路。1925年,田方進入北平勵志中學讀書,1927年升入北平輔仁高中讀書。
在1930年田方步入北平輔仁大學之後,因家境的貧寒,最終放棄了學業之路,第二年,田方到達上海謀生,後進入天一影片公司擔任國語教員兼場記工作。
對錶演藝術的熱愛讓田方並沒有沉寂於場記工作,他依靠著便利的工作條件在一步步向實現著自己的演員夢。
1932年夏天,田方便從場記工作輾轉成為了天一影片公司的演員,並相繼拍攝了《小女伶》、《飛絮》、《吉他》等優秀影視作品,對錶演事業的熱愛加上田方自身的努力,終於為他打開了通向表演之路的大門。
1935年,田方進入了新華影片公司,並參與了《紅羊豪俠傳》的主要演出,在影片中田方飾演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田方將自己對生活的真情實感巧妙地融入到了這位群眾英雄身上。
影片在上映之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田方的表演功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特殊的歷史時期給田方提供了無限的創作靈感,他將劇本中所描寫的角色一一鮮活的呈現在熒幕上,無論是《無限生涯》中的青年礦工李定,還是《壯志凌雲》中所飾演的青年農民田德厚,田方都能將這些角色刻畫的淋漓盡致。
生活閱歷並不豐富的田方憑藉著自己在學校舞臺上的表演經驗,成功地塑造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抗戰題材的影片中,田方更是將自己對祖國的一腔熱忱徹底地展現了出來。
1937年,田方參加了上海救亡演劇二隊,並隨隊沿津浦、隴海和平漢鐵路一路宣傳民族抗戰救亡運動。這期間田方參演了《保衛盧溝橋》和《放下你的鞭子》等劇目。
1938年夏天,田方抵達延安,進入了抗戰軍政大學四大隊學習。田方將自己的表演事業同愛國情懷融到了一起,黨的正確方針一直引導著田方的前行方向。1939年,田方調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擔任藝術指導科科長,並在魯迅藝術學院的實驗劇團擔任副團長兼演員,身上的頭銜越來越多。
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田方對錶演工作的尊重,他時刻謹記著自己首先是一位表演工作者,在擔任副團長期間,田方參與演出了《日出》、《糧食》、《帶槍的人》和《我們的指揮所》等話劇。
成功的表演藝術家不拘泥於任何舞臺形式,在話劇的舞臺上田方仍然收放自如,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1945年11月,田方離開了延安,擔任了東北幹部大隊第八中隊的副隊長,兼任東北文公一團的副團長,並參與接管了偽"滿映"工作,田方被任命為接管小組組長。
1946年,田方成為了東北電影製片廠的秘書長,1949年,田方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廠長,1951年調任為中央電影局秘書長,一路的晉升讓田方無暇分心經營自己的演繹事業,這段時期田方參演的影視作品極少。
1961年田方被任命為中國影協副主席兼演員之家主任委員。
在這期間,田方又一如既往的參與到了影視的演出之中,並先後參演了《深山裡的菊花》、《革命家庭》和《風從東方來》等多部優秀作品,並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
田方像是為舞臺而生的人,他只有在表演的舞臺上才能真正釋放自己的人生價值。
1964年,田方迎來了他的巔峰之作《英雄兒女》,他將多年來的表演積累和質樸真切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名堅強穩重、極具溫情的父親形象。
田方將軍事指導政委和父親的角色轉換處理的惟妙惟肖,他所飾演的這一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些人甚至至今都對田方飾演的這個角色念念不忘,田方所塑造的英雄父親王文清一角,成為了無人能夠超越的經典之作。
深受特殊年代的影響,讓這部《英雄兒女》成為了田方最後參演的影視作品,在之後不久,田方就被迫停止了工作,成為了迫害物件。
在1974年6月,仍處在煎熬階段的田方因癌症疾病最終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3歲。
田方作為中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他的離世成為了演藝界的一大遺憾。田方傾其一生塑造了多個熒幕形象,而他所飾演的王文清一角更是深入人心,隨著時間的流逝,仍能在經歷過那個特殊年代的人們內心深處產生一絲共鳴。
文/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