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影視,有的人會想到很多好看的電影或電視劇,例如《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也有的人會想到一些知名的演員,例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
這些均是邵逸夫建立的香港無線電視中播放過的影視以及訓練過的巨星。
慈善是什麼?慈善猶如陽光,溫暖著冰冷的心靈,生活中,很多人都願意做慈善,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人。
但能夠一直堅持做詞慈善的人並沒有很多很多,有那麼一個人,堅持做著慈善事業,多年來捐出數額甚至無法估計,他就是邵逸夫。
邵逸夫擁有近1500億財產的,然而,在他107歲仙逝時,子女四人卻無人願意繼承他的遺產,為何如此?
千磨萬擊依然堅強生活1907年,邵逸夫於浙江寧波鎮海出生,那時邵逸夫的父親經營著一家顏料公司,家庭比較優渥,因此邵逸夫從小就受到了先進文化的薰陶,這也為他以後走上娛樂業這條路奠定了基礎。
當時的上海也有娛樂業,不過才剛剛開始發展,於是邵逸夫的長兄邵仁杰也緊隨潮流,在上海創立了一家劇院,在兄長的影響下,年少的邵逸夫對戲劇與影視業越來越感興趣。
瞭解到邵逸夫的興趣,邵玉軒利用自己的聲望、人脈,花重金為邵逸夫請來了享譽海外的大師來培養邵逸夫,學習各種文化。
除此之外,邵玉軒還將邵逸夫送入美國人開辦的“上海青年會英文中學”唸書,希望他學到更多的西方文化。
古文說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而後增益其所不能。邵逸夫成長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
受到戰爭的影響,邵逸夫家中家道中落,只剩一套房子以及上海的劇院,本想發展劇院的邵逸夫,沒想到因戰爭影響,競爭愈發激烈,他不得不另尋出路。
於是,唸完中學的邵逸夫放棄了讀書,去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透過播放露天電影來發展自己的影視事業。
漸漸地,邵逸夫在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等地也有了的知名度,於是邵逸夫在新加坡成立了他們自己的影視公司。
邵逸夫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影視製作中,在邵逸夫十八歲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攝影師,拍攝很多作品。
在獲得小小成功後,他並不安於現狀。瞭解到國際上開始發展有聲電影后,邵逸夫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探索有聲電影的旅途。他獨自一人去往美國,希望能夠買到有聲電影的器材。
然而通往成功的路上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磨難,邵逸夫乘坐的開往美國的輪船發生了意外,邵逸夫抱著一塊木板在海上漂泊了一天一夜才被經過的船隻發現並營救。
一路歷經磨難後,邵逸夫終於來到了美國,終於購買到製作有聲電影需要的器材。憑藉這些器材和他學到的先進技術。
邵逸夫製作出了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他的成功,同時也為中國電影技術迎來了新的突破。
此後,邵逸夫的影視事業也步步高昇,邵逸夫也成為了一名揚名中外的電影製作人,在電影方面有所成就後,邵逸夫又開始發展電視行業,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在影視方面,邵逸夫作出的貢獻可謂是享譽全球,還被人們稱為“華語影視大亨”。
心懷中華的慈善家有人說,企業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而邵逸夫的這一境界可以說達到了極致。自1985年,他就一直在做著慈善事業。
他在教育及科技事業上做出的貢獻最多,可以說他捐贈的教育資金遍佈了整個神州大地。
這些資金也主要用來興建圖書館、教學樓以及科技館等等,所建的教學樓、圖書館等也分別以“逸夫樓”、“逸夫圖書館”、“逸夫會議中心”等命名。
不僅如此,邵逸夫還捐贈了逸夫小學等,當被人問到為何做這些的時候,邵逸夫的回答永遠是“我希望他們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除了教育與科技方面,2005年,邵逸夫向南亞海嘯災區捐贈了近一千萬港幣。2008年,邵逸夫又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了一億港幣,是當時捐款數額最多的人。
由此可見,邵逸夫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位心懷中華的慈善家。
子女不願繼承遺產的真相在眾人眼裡身為成功的企業家、善良的慈善家的邵逸夫,生活的一定是美滿的,又怎麼會出現兒女不願繼承父親遺產的情況呢?
邵逸夫與黃美珍的愛情是在創立影視公司的那段時間萌生的,兩人也於在1937年步入婚姻的殿堂。
結婚後,兩人攜手經歷了抗日戰爭這樣的艱難時期,又一起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育有四個兒女,本以為生活會很幸福,卻不想一件事打破了本該美好的生活。
邵逸夫在工作室認識了一位名為方逸華的歌星,兩人初識便交談甚歡,在邵逸夫有了屬於自己的電影製片廠後,聯絡了方逸華幫忙管理。
當邵逸夫的四個兒女知道這件事兒後,內心憤怒,也很不滿,於是子女與父親的關係因此漸漸疏遠了。
黃美珍去世十年後,邵逸夫與方逸華結婚,這件事也加速邵逸夫與子女間關係的破裂。曾被作為家產繼承人的長子邵維銘也與父親決裂了。最終,邵逸夫的資產被轉換成了信託基金,繼續發揮著他慈善家的光芒。
邵逸夫傳奇的一生,從艱難歲月走過來,打造自己的影視帝國,事業上算是圓滿。唯一遺憾的也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