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爬山嗎”
今年夏天,這句話成了大家的口頭禪,《隱秘的角落》在豆瓣評分高達9.0。
劇中演員、編劇、情節、配樂各種高品質成品,讓各路細節控扒的乾乾淨淨,網上各種暗示、細節刷屏了微博、朋友圈。
除了有趣的劇情故事,劇情的色彩表達也讓網友深深讚歎。
下面就讓牛叔帶大家重溫一下《隱秘的角落》是如何用顏色表達,將大家帶入劇情,有身臨其境之感的。
劇中最基本的色調是綠色,綠色一直以來都是象徵著生機和安全感,但劇中使用的是暗色調中的墨綠色,有種壓抑、隱藏和被動之感,朱朝陽家綠色的牆壁、檯燈、媽媽的上衣。
強勢而偏執的母親,隱忍而複雜的孩子,使人物瞬間豐滿了起來。
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墨綠色一直有“古怪”、“毒藥”、“邪惡”的心理暗示。
而惡意,是這部劇最大的主題。
劇中還有更多的色彩,比如黃色、紅色、粉色等,牛叔我就不一一扒給大家看了。
接下來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那些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影視作品總是能夠很輕易調動人們的情緒呢?
除了內容的推動以及演員的表演之外,影視作品的色調也是十分關鍵的存在,可以說,色調影響著整個影視作品的基調。
而牛叔今天就要帶大家認識一個影視色彩背後的高階人才——影視調色師。
有很多小夥伴對調色師這一職業不甚瞭解。簡單地說,影視調色師就是在影視作品拍攝,並且已經後期處理完畢之後,在原片的基礎上進行調色以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的技術人員。
一部彩色影片,在你觀看時候可能看不懂畫面內容是什麼,可能沒能明白電影所表達的是何種思想感情,即使一切都是那麼的晦澀難懂,但是人們依舊可以透過影片的色彩來感受到一種情緒,這便是色彩的情緒表達。
而影視調色師則是將故事情緒用色彩表示出來的“幕後黑手”。
隨著人們對影視作品質量的要求提升,影視調色越來越被重視起來,國內對影視調色師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攀升。
那麼調色到底是調什麼呢?
“色彩就是生命,因為在我們看來,沒有色彩的世界就像死了一樣。色彩是我們最原始的靈感;原始的無色光的孩子,是無色的黑暗。火焰引發了光,光滋生了色彩。色彩是光明之子,光就是色彩的母親。光,世界上的第一抹奇蹟,它透過色彩向我們揭示了精神和活著的靈魂。”
—約翰·伊頓(1888—1967)
一般來說,調色有兩個目的。一是還原真實生活的色彩,二是建立獨特的風格。
為了完成這兩個目的,調色師要進行細緻的“化妝”過程,運用色彩對比、和諧及色彩的配置完成物件的造型,組織畫面的特點,使影視作品的整體形成某種氣氛、情調。
而影視調色師的工作,就是“用光和影為影視作品補妝”。讓觀眾更順利地融入電影情景,讓色調最大化的渲染電影的情緒氛圍。
我們要清楚的是,調色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學會調色技術並不難,但想要掌握調色的藝術往往是一個漫長且沒有捷徑的過程。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需要影視調色師不僅限於調色,還需要熟讀影片劇本,真正的劇本是為銀幕而寫作的,也就是說,好的劇本是具有畫面感的。
影像中的色彩也參與了敘事,在調色工作進行之前,調色師必須先了解劇本所講述的故事,才能更好的將色彩與劇情相結合,做出高品質成品。
同時一個好的影視調色師要懂得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風格,也最能凸顯調色師個人風格。
有經驗的調色師會從經典電影作品延伸到攝影,繪畫等藝術領域汲取靈感,根據故事的氛圍、內容等諸多因素來決定如何呈現一個恰當的影像風格。
比如像馬丁西克塞斯近年很多作品影調風格的靈感就來源於傳統的攝影工藝,《飛行者》模擬了好萊塢早期黃金時代的Technicolor 3-Strip的影像風格,在電影《雨果》的影像風格靈感就來源於二十世紀早期的Autochrome彩色印片技術。
看到這,大家肯定好奇影視調色師的工資水平如何?
以上是牛叔從職友網上採集到的資料,雖然看似不高,但是調色師的薪資水平是“底薪+提成”組成的。
這資料顯示的也僅僅是底薪罷了,而提成則是根據調色師的個人能力以及承接專案的多少來決定的。
因此想要收穫高薪成為令人羨慕的“百萬調色師”,當然還是要從提升自身的實力出發啦!
好了,關於影視調色師的內容到此結束,想要了解更多內容,關注牛叔,職場不迷路!
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