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娛樂圈的高產女演員,劉濤一定榜上有名。
眼下除了熱播的《大宋宮詞》外,劉濤又攜新劇《陪你一起長大》強勢來襲,成績格外亮眼。
新劇不僅收視率衝進同時段前三甲,口碑也是節節攀升。劉濤憑藉劇中颯爽英姿的職場女性和好媽媽形象,再次為自己贏得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從《琅琊榜》《軍師聯盟》《歡樂頌》《羋月傳》等劇集來看,劉濤在挑劇本、選角色方面,的確很有眼光。
巾幗英雄、職場精英、賢妻良母......甚至在《羋月傳》中“黑化”。不斷嘗試和挑戰不同型別的角色,都為劉濤贏得不俗的口碑和成績。
“女演員的中年危機”甚囂塵上,劉濤的強勁表現則讓她遠離了這種“危機”,相比之下,劉濤的幸運也恰恰揭示了其他中年女演員所面臨的尷尬和困境,實力不到位,遲早被淘汰。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關“女性不公平”的話題,尤其在一向崇尚靠吃青春飯過活的娛樂圈,女演員所受的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不同於男演員在不同年齡段,都被賦予各種魅力稱號:偶像小生、雅痞大叔等。男演員不管多大年齡,都能找到與之匹配的角色去演。
與之相反的是,女演員一旦上了年紀,就好像手中唯一的底牌也失了分量,對於角色的選擇權和主動權與日俱減。
曾在《粉紅女郎》中憑藉“哈妹”一角走紅的薛佳凝,已經許久未曾在熒幕中出現了。在受訪時被問到近年來淡出娛樂圈的原因,薛佳凝坦言:自己正處於女演員最尷尬的年紀,找上來的戲確實沒那麼多,很被動。
好像女演員一旦進入中年階段,找來的角色一下子就從青春少女進入到了阿姨、婆婆、媽媽的階段,毫無過渡的落差,讓許多女演員深感不適應。
憑藉《流星花園》中堅強自立的平民女孩“杉菜”一角,大S徐熙媛火遍亞洲,再加上橫跨影視、主持、美容、時尚等多領域,妥妥的熱搜女王和人氣偶像。
保養得當的大S,即便年過中年卻依舊保持著少女感。然而她的轉折就出現在,也是許多女演員同樣會面臨的問題——結婚生子。
大S在採訪時提到:雖然自己還以為可以像婚前一樣,演著青春少女的角色。但實際上,很多人找自己來拍的角色都是媽媽類的,或者是中年女性型別的角色。
甚至有一次有人來找大S出演,只比自己小15歲的王大陸的媽媽。這樣的落差讓活躍在娛樂圈多年的大S,也深感不適。
演藝市場這塊“蛋糕”就這麼大,勉強餵飽現在圍坐在桌前的明星們,然而總會有新鮮血液覬覦著這塊“蛋糕”,不停地湧入娛樂圈中。
於是,坐在桌前的人就不得不面對新老交替和不停洗牌的局面。
觀眾需要新鮮面孔的刺激,市場就要順應觀眾的口味,再加上近年來“流量為王”的觀念日漸深入人心,就像是一座座大山,牢牢的壓在了中年女演員的身上,讓她們被困在原地。
對“中年”的廣泛定義,通常是指45—65歲。但是在娛樂圈裡,這個數字要被狠狠地降低,可能一個女演員過了30歲,就會被劃分到“中年女演員”的行列。
不同於少女臉的流量小花,又缺乏前輩藝術家的演技沉澱,被架在中間的尷尬位置,讓一些中年女演員像大S一樣,開始被選擇成為流量小生或小花們的婆婆媽媽。
這就像是一場“僧多粥少”的遊戲,搶不到粥的人只能捱餓,所以為了能有飯吃,有曝光度,一些快到中年的女演員明知或許不適合,但依然會選擇和自身形象並不相符的“傻白甜”少女形象。
此前網上曾流傳過一個“丫頭教”的名單,細看之下幾位演員被吐槽的點,無外乎就是強行“扮嫩”,引發大家的感官不適。
前段時間的《上陽賦》,年過四十的章子怡所扮演的“十五歲”的郡主,引來群嘲的原因無一不是演員選擇了和自身並不相符的角色形象。
《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就曾在節目中直言:讓四五十歲的女演員演花季少女,對她們自身來說,也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所謂“流水的女星,鐵打的少女人設”。如果說扮嫩是原罪,不如說女演員自己先設限,才是造成“中年危機”的根本。
結婚生子後的唐嫣,依舊在傻白甜的戲路中不可自拔;
在春晚上被讚美出新高度的佟麗婭,轉身就在《完美關係》中打破美好濾鏡,甚至被同劇的陳數壓過一頭;
還有一向被認定摘不掉“少女人設”的楊冪,雖然近年來在努力擺脫這個帽子,演反派、演精英,奈何之前的形象太過根深蒂固,一時半會恐怕很難扭轉大眾印象。
所謂的“中年危機“,何嘗不是女演員們一次次錯誤選擇下的衍生物呢?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影視大環境對女演員的生存選擇,的確沒有足夠友好。
就像是這些執著於“少女感”的演員們,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具有少女感的形象好賣錢、有市場。
中國的影視劇市場為何流量小花當道?為何頻頻催生大量的瑪麗蘇劇集?觀眾又為何屢屢埋怨沒有好作品可看?
娛樂圈不缺好演員,甚至有一大批有演技、有閱歷、有積累的中年實力派女演員。
然而,就像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年齡”就是一道衡量線,就算你實力超群,只要超線,很多時候她們連試一試的機會都不會有人給。
宋丹丹曾說過:“演員是一個極其被動的職業,尤其是對35歲以上的中年女演員。”
於是,這些實力派要麼面臨無戲可拍的境況,要麼迴歸家庭退出演藝圈,要麼就是苦苦等待。
這也怪不得我們的女演員,有時候會羨慕國外的女演員了。好萊塢女明星人到中年正是事業的巔峰期,也正是出好作品的好時候。
比如廣為人知的“梅姨”梅里爾·斯特里普,她57歲出演《穿普拉達的女魔頭》;63歲憑藉《鐵娘子》三獲奧斯卡影后;68歲憑藉《跑調天后》第20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梅里爾·斯特里普的年齡早已遠超我們所定義的中年範疇,然而在演員這個職業上,她們依然能夠手握主動權,來塑造更多的經典角色和作品。
單以這一點來看,國內的資本市場不允許中年女演員跳出來挑大樑,大環境對中年女演員似乎有些苛刻和不夠包容。
然而近兩年,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30+”女星們,開始“乘風破浪”。隨著大眾觀念和市場的改變,中年女演員的春天已經來了。
此前因為生娃遭遇團隊解散、無戲可拍,家庭事業似乎兩難全的姚晨,不僅搖身一變監製了電影《送我上青雲》,更是憑藉《都挺好》中雷厲風行的“蘇明玉”一角,迎來事業“第二春”。
同樣的,一向被視為“不想紅”的代表人物的袁泉,不僅依靠《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翻紅,就連劇中的穿衣打扮,都成為了許多職場女性的風向標。而後,更是憑藉《中國機長》,摘得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的殊榮。
當大家以為中年女演員隨著年齡、皺紋的增長,她們可選擇的空間會越來越少時,像姚晨等人卻在用事實駁斥了這種言論。
凡事都有兩面性,“中年女演員的危機”難道全部歸咎於大的市場環境嗎?當然不全是!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國內女演員不論年齡大小,普遍有一個通病,就是對“年齡”過分敏感。
二十歲出頭的,羨慕十七八歲剛出道的;30歲的眼饞人家20歲的風華正茂,40歲以上的女星會覺得影視天花板再也不是觸手可及。
當國外的女演員在淡定地面對年齡增長時,國內女演員卻只能吃青春飯,追求少女感。
就像此前曾經的“瓊瑤女郎”陳德容在受訪時談到接戲原則,她表示:演媽媽對自己來說是奇恥大辱。
此言一出,引發熱議。儘管事後她也有做解釋,但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對年齡的過分在意和對“媽媽”類角色的牴觸,何嘗不是禁錮中年女演員的枷鎖。
當46歲的陳德容還執著於少女角色的時候,偏偏就有人反其道而行,靠“媽媽”角色大放異彩。
提到劉琳,很少人對這個有些普通大眾的名字印象,可提到她的角色,你一定會說“原來是她”。
儘管參演過許多大熱影視劇,如《父母愛情》《歡樂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可劉琳都沒有火起來,直到2018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大娘子”,劉琳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爆紅。
後來,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劉琳將一個複雜、糾結、擰巴的母親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劇中一場吃橘子的戲,更是被奉為“教科書式的演技”。
此前劉琳在第三季的《聲臨其境》中,為電影《紅櫻桃》的一段配音驚豔全場,最後勇奪冠軍。劉琳用實力證明了一句話:女人的下半生,就是用來逆襲的。
同樣的,在39歲時才靠《偽裝者》一炮而紅的劉敏濤,在45歲時更是成為了新一代表情包女神。
還有憑藉電影《地久天長》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和金雞”最佳女主角獎的詠梅,要知道,她這時已經49歲了。
在這些大器晚成的中年女演員們的眼裡,只有應該演好的、合適的角色,而不是因為年齡去拒絕的好角色。
就像某位導演講過的:40歲是女演員最好的年紀,未來一定是屬於表演者的。
娛樂圈是一個迴圈,只有中年女演員有出路,才能更好地帶動那些小花們。
而這些小花以後避無可避的也會成為中年女演員,如果僅僅是靠著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像古語所講“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
再好看的臉,如果沒有實力做支撐,被淘汰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