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末代君主,對於熟悉《三國演義》的眾多“三國迷”來說,他肯定是一個不陌生的人物。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這個漢獻帝與浩如煙海的漢末三國群雄豪傑相比,歷來都不是一個怎麼樣舉足輕重的人物,他雖然擁有皇帝的高貴身份,但由於他手中沒有軍隊,沒有掌握管制天下的實際權力,因此他只是個被曹操擁立的一個傀儡、一張可供他操縱的政治王牌而已,對於漢末三國的歷史程序而言,他自然起不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後來當曹操去世之後,由於北方已經統一,局勢比較穩定,他的兒子曹丕就輕而易舉地把漢獻帝這件已經沒什麼用處的擺設趕下了臺,然後自己取而代之,是為魏文帝。不僅小說裡是這麼寫的,史書上也是這麼說的,現代的很多史學家也對這個問題沒有多大疑問。那麼,歷史的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最近,我讀了百家講壇由復旦大學姜鵬先生撰寫的《三國前史:一個傀儡的力量》一書,對這一問題產生了很多新的認識。
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其實有治國才識?
首先,漢獻帝本人並不是一個懦弱怕事、既無權又無能的人物,而是一個明大事、識大體、心懷天下、心繫蒼生、很有戰略眼光、很有治國才識的皇帝。我們過去評價漢獻帝,常常會想到曹操批評漢獻帝的一句話:“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即是說漢獻帝從小嬌生慣養,空有心志,沒有無治國安邦的能耐。事實上恰恰相反,漢獻帝從小命途多舛,在他出生不久之後母親王美人就因宮廷鬥爭而被何皇后毒死,因此他連自己的媽媽長什麼樣都不知道,自幼得不到母愛的體貼,日子過得應該是很苦的。董卓攻入洛陽,廢掉少帝劉辯,擁立劉協為帝,並將之脅迫至長安。
董卓被王允設計殺掉後,他的手下軍閥起而作亂長安,更是一片兵荒馬亂的氣象,漢獻帝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小小年紀就要去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受到的磨礪不可勝數,是非常不容易的,怎麼能與那些富家紈絝子弟先提並論呢?再者,漢獻帝劉協從小天資聰穎,處事得體,董卓擁立他為帝雖是出於更便於加以控制的原因,但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他比他的哥哥更有“帝王風度”:當董卓率軍來到洛陽郊外偶遇少帝劉辯和劉協時,劉辯當即就被嚇得大哭不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年紀更小的劉協卻臨危不懼,對董卓提出的問題應答如流,這是很了不起的。在長安時,有一次鬧饑荒,漢獻帝命一位大臣開倉放糧,結果這位大臣監守自盜,饑荒依然嚴重。漢獻帝通過當庭煮米實驗戳穿了他的罪行,但卻沒有下令將這位大臣依罪斬首,而是打了他幾十大板,然後令他再去處理此事,這位大臣自然不敢再搞鬼,很快就處理好了鎮荒的事。
第二,漢獻帝絕非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傀儡。漢末的局勢雖然軍閥掌權,局勢混亂不安,但人們對於皇權的認識跟今天人的看法有著巨大的差別,皇帝在他們的心目中依然有一種很神聖的權威性,以至他們雖然傭兵作亂,但絕不敢輕易染指皇權。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縱整個朝廷局勢,他的很多決策和命令,必須要得到漢獻帝的同意才具有效力,可以向外釋出。
第三,漢獻帝的作為深深地影響甚至扭轉了整個漢末三國曆史的走向。為了拜託長安西部軍閥的控制,重新穩定天下局勢,漢獻帝做出了東歸洛陽的決定。事實證明,漢獻帝的這一計劃很有戰略眼光。洛陽是東漢舊都,有著便於號令天下的優勢。為了實現這一計劃,漢獻帝不惜歷經千辛萬險,耗時一年多時間最終到達了目的地。漢獻帝的歸來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東部地區的局勢,勢力本來相對弱小的曹操在擁立漢獻帝建都許昌後,一下子就擁有了作為中央政府號令天下的優勢,面對漢獻帝的號令,地方軍閥哪怕不願服從,起碼也得做做樣子。當時曹操北面有袁紹,南面有劉表、袁術,東面有呂布,都是勢力遠勝曹操不好惹的主,漢獻帝的到來,使這三方頓感壓力倍增,呂布表示擁護中央朝廷,立即解除了和袁術訂立好的同盟關係,袁術稱帝,立即遭到了四方諸侯的聲討,很快在眾人的攻伐之下滅亡,在官渡之戰中,劉表本和袁紹是同盟關係,但因為有漢獻帝存在的緣故而不敢發兵襲擊曹操後方,而是採取中立態度任憑曹操和袁紹鬥得你死我活,這解除了曹操與袁紹作戰的一個很大隱患。南方勢力本來十分弱小依附於袁術勢力的孫策,因為擁護漢朝廷的緣故得到了漢獻帝的大力支援,漢獻帝給他加官又是進爵,委以他平定南方的重任,這使得他一時間轉弱為強,聲望勢力大增,這樣,他一舉蕩平了東南的一些割據勢力,南方逐漸走向統一,這為日後東吳集團的形成打下了雄厚的根基。
第四,漢獻帝與曹操的關係絕非是簡單地利用與利用、脅迫與被脅迫的關係,而更近似於一種合作的關係。在漢獻帝的朝廷之中,並非全部都是隸屬於曹操的嫡系勢力,也有很多聽命於自己的大臣。當時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歸漢,依舊懷有著強烈的擁護漢朝廷恢復天下一統、實現漢室中興的志向和願望,因此,他們奔著擁護漢獻帝的目的才來到曹操的帳下,表面上是作為曹操謀士協助他平定地方割據勢力,實際上是代表漢獻帝與曹操合作。這裡面最為突出的代表是荀彧。正是因為漢獻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來到許昌,一時間人才濟濟,這給曹操集團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援。可以說,漢獻帝離不了曹操,曹操也離不了漢獻帝,如果沒有漢獻帝,就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曹操。
第五,漢獻帝並不支援劉備。劉備雖然聲稱他是漢室宗親,但實際上這是根本說不清楚的事。而《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漢獻帝認劉備為“劉皇叔”,聯合董承、劉備謀殺曹操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事實是,漢獻帝恐怕連劉備面都沒有見過,董承密謀殺掉曹操也是他假借漢獻帝的名義自我導演的,被沒有的到漢獻帝的授意。在漢獻帝的眼中,劉備也只是一支普通的地方軍閥勢力,要實現天下一統和安定,他主要依賴的是曹操和孫策(曹操北、孫策南)的勢力,劉備這些人是必須要加以掃除的,更不會寄以他中興漢室的希望。後來漢獻帝退位,劉備還大放流言說漢獻帝被害,好為自己登基做皇帝做準備。
第六,漢獻帝最後退位,並非是在逼迫下做出的無奈之舉,而是順應形勢、為保護黎民蒼生免受戰火屠戮而主動做出的選擇。我們一直以為,漢獻帝手中沒有實權,位同傀儡,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取代他是因為他自己沒下決心,而他的兒子曹丕就有這個野心,因而在曹操去世後他就輕而易舉地逼迫漢獻帝禪位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漢獻帝將皇位讓給曹丕的時候,不僅不是在曹家勢力最為旺盛的時候,恰恰是在局勢對曹丕十分不利的時候。曹操去世後,原本依附於曹操的各派勢力一時間失去了主心骨,就由原本的團結走向分裂,他的弟弟曹彰佔著地利之機跑到洛陽想要奪取魏王之位,而當時屯聚在洛陽附近的一支曹操最為重要的嫡系部隊青州兵也突然譁變,未得到允許就私自離開自己的崗位向東而去。面對這些局勢,繼承曹操地位的曹丕遠沒有足夠的威望加以震懾,也就是說,北方的局勢很有可能就此而再次走向分崩離析。此時的漢獻帝,已然是一個政壇上的老手,如果他再來個順水推舟,打擊曹丕一下,絕對可以讓他吃不了兜著走。但是漢獻帝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直接把皇位禪讓給了曹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此時的漢獻帝十分明白,漢室衰亡已不可逆轉,而天下的老百姓實在不能再經受戰亂了,與其做無謂的抗爭,不如直接做個人情,好讓天下迅速走向穩定。
由此看來,歷史上真實的漢獻帝,雖不能說是一代英才雄主,也可以看做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在他一生執政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做過一件錯誤的決策,如果說有真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他錯生在了漢末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假若他能夠被生在太平年代,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有作為的好皇帝。帶著這份理解,我又重新審視了過去看過的幾部和漢獻帝有關的幾部影視劇,看看哪一個漢獻帝最符合歷史的真實:
1.高希希版《新三國》
這部《三國》雖然是新拍的,但漢獻帝的形象基本上沒有脫離開小說原著中的描寫,完全是一個懦弱而又膽小怕事的傀儡,這裡就不多說了。
2.甄子丹主演電影《關雲長》
對於這部史實級的大片,雖是以關羽作為主角,但我相信當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的結局後一定會被其中的這樣一個情節給雷倒:密謀殺掉關羽的幕後指使人不是曹操,居然是一直在人們心目中形同傀儡的漢獻帝!當關羽離開曹操投奔故主劉備出走以後,曹操本來已經下令放走關羽。可意想不到的是,關羽在路上依舊遇到了地方官員的阻攔,結果就此而演出了一幕“過五關斬六將”的傳奇。曹操既然已經下令了為何他們依舊要去阻攔呢?原因是這些地方官員在關羽到達之前都會收到一個由飛鴿傳送的命令,要求他們殺掉關羽。有一個細節是,這些官員在被關羽殺掉之前都會說句“皇命不可違”,這裡的“皇命”自然就是指皇帝的命令,但漢獻帝不是僅僅是個被曹操架空、用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傀儡嗎?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想起電影前面的一幕情節:漢獻帝上朝,眾官叩拜完畢,然後漢獻帝喊了句:“眾卿平身”,結果沒一個大臣站起來,然後立在漢獻帝旁邊的丞相曹操說了句:“大家都起來吧。”於是眾大臣這才起來。看完後,大家才煥然大悟,這一幕原來不是個伏筆,原本一直以為只是個小配角的漢獻帝原來才是真正主導整個故事情節的關鍵性人物!在故事的結尾,漢獻帝再次出場,他對曹操說:“關羽不除,天下不會安定。”漢獻帝的這番作為其實已經嚇壞了曹操,他沒有想到這個之前在自己心目中很無能的人物居然在暗中依舊保持著對群臣的號召力,因此他在剛開始只是很不痛快的說了句:“那你的計劃如果能成功那就殺掉。”結果關羽沒有被殺掉,當關羽得知謀殺自己的幕後主兇竟然是漢獻帝之後,頓時怒不可遏,衝上來想殺掉他:我一心擁護漢室,你盡然下令殺我!真是個昏君!結果在眾人保護下的漢獻帝依舊很得意地大吼道:“你殺不了我!我有天命!”在旁邊的曹操情急下,毫不客氣地對關羽勸說了這麼句:“等我平定了天下,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了這個昏君!”聽到曹操這麼說,漢獻帝的豪氣頓時洩了下來。他萬沒想到自己為曹操利益做事,曹操竟然一點情面都不給。呵呵,漢獻帝隱藏的影響力如此之大,曹操沒被嚇個半死已經算得上是謝天謝地了,他怎麼會買漢獻帝的帳呢?估計這次回朝之後,曹操一定會加緊清除朝廷中效忠於漢獻帝的勢力,對漢獻帝施以更加嚴密的控制,這下,漢獻帝不想老老實實做個傀儡恐怕也難了。
我認為,《關雲長》這部電影,雖說主角是關羽,但電影中表現最為出彩、最能帶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恐怕既不是關羽,也不是曹操,而正是這位出場並不多的漢獻帝。劇中大膽地將他指定為阻攔關羽投奔劉備的幕後真兇,可謂是大大顛覆了千年來史書、小說以及大多數人們心目中一代無能傀儡的形象,在這裡,他不僅有實力,而且有著十分出眾的政治才能,他懂得隱藏自己,在無形中就完成了對曹操集團的操控,這也是對漢獻帝的一種翻案嗎?另外,漢獻帝要殺掉關羽,表明他根本不支援劉備,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對照前面的分析,這個漢獻帝的形象,我覺得是雖說有些誇張,但對於我們瞭解漢獻帝的真實形象,確有很多幫助。
3.周潤發、蘇有朋主演電影《銅雀臺》
這是一部以曹操勢力和漢獻帝勢力鬥爭故事為主要內容的電影。蘇有朋主演的漢獻帝雖表面上對曹操恭恭敬敬,但暗地裡已經早已對曹操十分不滿,因此在暗地裡收集被曹操殺掉人物的後代,對他們加以十分殘酷的訓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殺掉曹操。而曹操這邊呢?這回恐怕又是曹操的形象要大跌人的眼鏡了。在這部電影裡,曹操幾乎就是以一個完人的形象出場的,當漢獻帝的老丈人伏完策劃謀殺曹操不成被五馬分屍時,面見的百姓卻大罵他是個奸臣,這是因為曹操給了戰亂中的百姓一條活路,由此可見曹操得民心之盛。再者,曹操表面上雖勢力龐大,但他在心裡面卻一點都沒有取代漢獻帝的意思。有一次他和漢獻帝打獵,他用漢獻帝的專用弓射死了一隻鹿,眾人都以為是漢獻帝殺的,紛紛跪下來高呼“萬歲”!弄得場面十分尷尬,這時曹操把弓交還給漢獻帝,並對他說,“鹿我來殺,弓你來拿。”其實他在這裡是暗示天下我自己來打,但天下依然是由你來坐。只可惜漢獻帝沒有明白他的意思,後來依舊發動了對曹操的刺殺活動,結果因為內部有人向曹操告密,漢獻帝功虧一簣、一敗塗地。
在這部電影中,曹操的形象是最為別緻的,因為長期受《三國演義》、三國戲劇的影響,在以往人們的觀念中,曹操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奸臣,這裡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他不僅愛民如子、深得人心,而且毫不奸詐,一心一意輔佐漢室。漢獻帝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也突破了以往懦弱無能的描述,他不甘於做傀儡,十分有心計,懂得隱忍,於是策劃了這麼一場十分精密的暗殺活動。不過,歷史上的漢獻帝和曹操的關係是沒有這麼糟糕的,他們二人的合作關係還算是比較緊密,雖說也鬧過一些不愉快,但漢獻帝從來都沒有計劃過暗殺曹操的活動,因為他要穩住天下形勢,是根本離不開曹操的。因此,這部電影上漢獻帝的形象儘管有所突破,但與歷史真實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