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絃、老調全能藝術家石秀珍與《小二姐做夢》
在保定老調劇團老一代演員中,有一位絲絃、老調全能的著名錶演藝術家,她就是石秀珍。
▲青年石秀珍
石秀珍出生於河北省蠡縣辛興莊,她的父親石永和先生是老一輩老調名家,曾拜老調前輩周福才為師,主工旦角,青衣、花旦、刀馬旦一應俱全,藝名“小蓮花”,被觀眾稱為“老調中的梅蘭芳”。
▲石秀珍之父石永和在練功
▲石永和(右一)看望前輩藝術家周福才(前坐者)
▲石永和給王貫英(中)、張四剛(右一)說戲
石秀珍就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喜歡上了戲曲,小小年紀就在村河北梆子劇團演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祝英臺和《金水橋》中的銀屏公主。父親見女兒是個唱戲的好苗子,就帶她去了定縣老調劇團,成了老調第一代女演員,進劇團時間是1953年。石秀珍在劇團裡開始跑龍套,但她學戲悟性高模仿力也強,慢慢地也演了一些二路活,再後來把父親的戲也學會了。那時絲絃老調不分家,石秀珍在劇團長輩和父親的指點幫助下,絲絃老調都演來得心應手。
▲中年石秀珍
《小二姐做夢》是石秀珍最拿手的一出絲絃戲,也是她演的最成功和很下功夫的一齣戲。這出《小二姐做夢》本來是由一位青衣演員來演,但小二姐這個人物是花旦,並不適合青衣演,於是導演就要石秀珍來演,是父親按照每一個人物的動作來教她,使她很快學會了這出戏。《小二姐做夢》表現的是一個未出嫁的閨閣少女思嫁的故事,是一出只有四十分鐘的獨角小戲,一個演員要演六個不同行當的人物。小二姐的兄已婚姐已嫁,只有她還未出嫁。一日,家中無人,小二姐做完手中針線活倒頭睡去。夢境中聽到門外有迎親的鼓樂和鞭炮聲,原來這是前來迎親接她出嫁,小二姐十分歡喜,全家人都跟著忙活起來為她梳洗打扮。這時舞臺上的演員一個人就要表演幾個人物和行當,有母親的老旦,兄長的胡生,嫂子的青衣,丈夫的小生和小姑的小花旦。在這場表演中,要演出每個人物的氣質和性格,既要生活化還要藝術化,各方面都要結合好,而觀眾還要歡迎,如果表演平淡,觀眾就會厭煩,一個人演下來很不容易,對演員也是一種考驗。可就這麼一出小戲,石秀珍卻將一個小姑娘表演的活靈活現,很受觀眾歡迎,是她返場演出最多的一個小戲,以至於有的老頭和老太太臂挎一籃雞蛋到後臺找到她再演一遍,說沒看夠。一次在滿城劇場演出時,石秀珍已扮好《牛郎織女》中織女的妝,可觀眾們非要看她的《小二姐做夢》,滿城縣文化館的館長只好對她說:"你就辛苦一下吧。”石秀珍只好趕緊換上小二姐的戲裝,演完了《小二姐做夢》後又接演《牛郎織女》,可見她的《小二姐做夢》在當時是多麼的受歡迎,她也因這出獨角小戲在1988年地區匯演中獲得表演二等獎。1959年保定專區老調劇團成立,石秀珍由定縣調入了保定老調劇團,隨團赴長春電影製片????參加了《潘楊訟》的電影拍攝。
▲《井臺會》劇照,石秀珍飾柳迎春,王辛未飾薛仁貴
石秀珍嗓音清脆、吐字清晰、表演細膩、基本功紮實,善演絲絃戲,從藝以來,曾主演過《鬧花園》《井臺會》《描金櫃》《劈山救母》《花打朝》《茶瓶計》《花田錯》《楊金花奪印》《鍘美案》等諸多劇目,展示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等不同行當。當年石秀珍還隨團進京為首都觀眾和國家領導人演出了《井臺會》,獲得了好評,還得到過京劇界名家的幫助指導。劇團分為兩個團後,她還將在定縣老調劇團主演過的劇目帶進了本團。1978年,老調劇團成立學員班,石秀珍作為主教老師為這批學生輔導教戲,培養出了張春燕、張春紅、石豔梅、王永新、張四剛、陳金煥、李淑榮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成為了老調劇團的臺柱子。
▲石秀珍與學生張春燕
▲石秀珍與學生石豔梅
▲石秀珍與學生齊秀坤
▲石秀珍看張四剛演出《背靴》後合影
▲石秀珍在輔導齊秀坤
如今由她教的這批學生當中,除在北京京梆子團工作的張四剛仍在演出外,其餘在老調劇團工作的業已退休,也像石老師當年教她們一樣培養著下一代。1987年,保定成立藝校後,石秀珍被抽調到該校任教導主任直至退休,但她退而不休,仍在為老調事業發揮著餘熱,認真輔導前來向她求教的專業演員和業餘戲迷票友,她現在也正把自己的拿手戲《小二姐做夢》傳授給優秀刀馬旦演員齊秀坤,她牢記父親的囑託,為把老調藝術傳承下去而盡心盡力,也祝石老師身體安康,永葆一顆不老之心,為老調事業再做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