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以前叫胡瓜:奴隸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諱改名

  黃瓜是一種普通的蔬菜。你知道嗎,黃瓜得名,與一位石姓人有關。這個人名叫石勒,他被稱為“從奴隸到皇帝的第一人”。

  他生活在什麼年代?又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

  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到皇帝第一人

  《晉書》記載,石勒為羯族人,他本不姓石,幼時名匐勒,後得字世龍,起兵後,更姓為石,才開始叫做石勒。

  晉惠帝太安元年,幷州飢亂,幷州刺史司馬騰大量縛賣少數民族的族人到河北、山東等地。石勒20餘歲時被賣到山東做耕奴,後又被亂軍擄走。

  為求生路,石勒召集眾人為盜,號稱“十八騎”。當時晉室內亂,成都王司馬穎部將劉淵和公師藩相繼起兵,石勒先後投靠了公師藩、劉淵。

  後來,劉淵建立漢國(後改國號為趙,史稱“漢趙”或“前趙”),石勒馳騁疆場,在亂世中擴大了自己的地盤和影響力。

  公元319年11月,石勒稱趙王,改元稱趙王元年,以襄國為都城,史稱後趙。公元330年9月,石勒正式即皇帝位。

  “石勒由奴隸成為皇帝,並非一蹴而就。”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郭善兵認為,石勒的經歷在中國歷史上,尤其對今天來說,具有啟迪意義。血統、出身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憑藉,出身微賤的人只要有雄心壯志,輔以堅忍意志,深思熟慮,就有成功的可能。

黃瓜以前叫胡瓜:奴隸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諱改名


  宣教崇儒 繼承先秦禮制,重視儒家學說

  郭善兵說,石勒稱王之前“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十餘小學於襄國四門,簡將佐豪右子弟百餘人以教之”。這一做法,是對先秦禮制的繼承。

  據史料記載,儘管小學在商周時就已存在,但大學在西漢時才得到完善,小學也在石勒興建教育時正式確立。

  石勒還在每個郡設立學官,負責當地的教育工作,並設立地方學校,每郡招收150人,學生經過三次考試才能畢業,作為國家的後備幹部來培養。

  《禮記·王制》記載:“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尚書傳》:“年十五始入小學,十八入大學。”郭善兵說,從這些小學的名稱不難看出,其立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弘揚儒家文化,教授的主要內容自然是儒家學說。

  郭善兵還透露,在小學就讀的學生,是後趙統治集團成員的子弟。其用意可謂昭然若揭,就是用儒家倫理思想學說,對後趙統治集團未來的組成力量加以教化,保障帝國及石氏家族統治的穩定。

  正是這種政策的推行,使後趙在石虎的暴政下,依然雄踞中原約20年。

  苦縣屠殺 在今河南鹿邑,他屠殺了十多萬人

  後人在評價石勒時,繞不開他的一個殘暴舉動。《晉書》記載,“於是數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

  據記載,當時的東海王司馬越成為西晉的實際當權者。晉軍主力二十餘萬人行至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境內)時,遭到石勒截擊。晉軍戰敗,王衍及大量晉軍軍民被俘,石勒將被俘的十餘萬人全部殺害。

  郭善兵認為,石勒的這一行為違揹人性,但就當時歷史環境來看,這或許是基於一些考慮而採取的過激舉措。

  首先,當時民族矛盾尖銳,石勒當過奴隸,血腥屠殺漢族軍民,能獲得報復的滿足感;其次,被俘者多為西晉統治集團精英,消滅他們能有力地摧毀西晉統治集團的基礎;再次,戰亂時期物資匱乏,石勒無力向戰俘提供物資保障;最後,石勒軍以機動作戰為主,帶著大量戰俘影響行軍。

  然而,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一暴行始終抹之不去。

  黃瓜趣聞 “黃瓜”的得名也與石勒有關

  人們的餐桌上有一種常見的蔬菜,這就是黃瓜。黃瓜原名胡瓜,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

  據記載,身為羯族人的石勒登基為帝,對人們將羯族人稱為胡人大為惱火。他規定,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

  有一次,石勒召見地方官員,襄國郡守樊坦也來了。召見之後,是例行的“御賜午膳”。石勒指著一盤胡瓜問樊坦:“卿知此物何名?”

  樊坦知道這是石勒在故意問他,便恭恭敬敬答道:“紫案佳餚,銀盃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滿意地笑了。

  自此以後,胡瓜就被稱為“黃瓜”,在朝野之中傳開了。到了唐朝時,黃瓜已經成為全國各地常見的蔬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69 字。

轉載請註明: 黃瓜以前叫胡瓜:奴隸出身的皇帝石勒避諱改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