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不貪不色的翁同龢為何救不了大清國?

  導讀:眾所周知,大明王朝有個“以天下為己任”的東林黨,他們不貪財不好色,以儒教道義嚴於律己,是清流的代表,但是他們沒能挽救大明亡國。大明亡國後,東林黨成為歷史,但中國清流沒有消失,他們至少從形式沒有亡,前清和晚清,中國都有清流黨。尤其晚清,清流甚至再次成為中國政壇重要力量,其代表人物是張之洞、張佩綸、翁同龢。他們的操守與東林人形似——不貪錢財,不好色,不怕“紀委”來查,系道德楷模。

  他們的政治主張與東林人神似:對內,他們抨擊貪贓枉法、昏庸無能的官員,對外,主張強硬外交,尊王攘夷。按《外交小史》一書的說法,“凡稍談外交、識敵情者,鹹斥之為漢奸大佞,痛詆不遺餘力”。如果你談外交,實事求是分析敵情,說他國強大的,都要被他們斥責為漢奸。

  譬如翁同龢,教過同治和光緒兩任皇帝,兩朝帝師,他為官清廉,“立朝數十年,矢誠矢敬,有古大臣風”,頗有明代東林黨風範,系晚清清流領袖。他厭惡貪官同僚,也厭惡西方政治制度。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根據自己與翁同龢直接交往的經驗,對翁同龢這樣評價。竇納樂說,翁同龢是守舊派,以不變應萬變,反抗革新及進步。他的思想極端保守和落伍,只是在個人修養方面,翁同龢有學者風度,受人尊敬,是“一位守舊的中國政治家最優美的典型”。

清朝歷史上不貪不色的翁同龢為何救不了大清國?


  說白了,翁同龢是一位“古大臣”,這樣的“古大臣”,能夠救國嗎?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再次檢驗了中國清流的成色。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前,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對日本也進行了評估,翁同龢還寫出《倭事雜記》。積極主張對日作戰,而且應該“早戰”“速戰”,認為憑北洋之力可以一舉掃平日本艦。戰爭的結果,說明晚清清流對於中日戰爭的認識相當膚淺。

  甲午戰爭尾聲時,大清國敗局已定。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海軍統帥伊東佑亨在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勸降書,一語道出了中國清流不能救國的根本原因——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通變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試,考試必由文藝,於是乎執政之大臣,當道之達憲,必由文藝以相升擢。文藝乃為顯榮之梯階耳,豈足濟夫實效?當今之時,猶如古昔,雖亦非不美,然使清國果能獨立孤往,無復能行於今日乎?東佑亨的這封勸降信是用中國文言寫的,可見日本上層的古文功底。這封信說了什麼呢?

清朝歷史上不貪不色的翁同龢為何救不了大清國?

  伊東佑亨說大清國之所以今天敗給我們,不是君臣某一個人的罪過,而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結果。你們招攬人才必經過考試,而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麼呢,文藝。所以從考場上出來的官員,都是透過文藝水平展示提升上來的。當文藝成為升官晉級的臺階,那麼這種人物這種才華救國實用嗎?你們今天中國,情況和過去一樣,如果不去舊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圖變,可能屹立於世界強林嗎?常言道,旁觀者者清,而有時對手看對手更清。伊東佑亨一語道破中國在近代蒙受恥辱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所選拔的人才,都是些坐而論道的文藝青年!他們只想道德救世,不懂救國根本。


  救國的根本是什麼呢?我們把時間搖回晚明。作為學者、清官的東林人出仕時期,明朝已經到了江河日下地步,他們雖然認識到官場黑暗和內外交困的政治環境,但是作為封建傳統士大夫,他們竭力為國所做的,只是停留在維護儲君、防止後宮干政和排斥閹黨等方面,而沒有涉及更深刻的政治改革,更沒有意識到禍亂中國的首魁,不是太監,也不是妃子,而是他們的主人——皇帝,以及他們身後的皇權制度。即便是個白痴混不吝,只要血統高貴,他爹是皇帝,他就天然成為接班人,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大臣就要極力效忠。這樣的國家會好嗎?

  東林黨人黃尊素的兒子黃宗羲,在國破家亡,返鄉閉門寫作,苦苦探索中華的出路。有一天,他拍案而起,仰天長嘯,禍根原來在這裡!“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這是黃宗羲所著《明夷待訪錄·原君》中,最具含金量的一句話。作為東林薪火相傳人,黃宗羲終於悟道:真正為害中國的,是歷代皇帝!是君主專制制度。他提出,合理的政治應該選舉出有能力的人來做首相、來做政府的領袖,而不是靠暴力、靠血統的皇帝儲君親攬大權。一個國家要強大,不能靠血緣治國,一定要靠能力治國!

清朝歷史上不貪不色的翁同龢為何救不了大清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89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歷史上不貪不色的翁同龢為何救不了大清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