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關注國產都市劇的觀眾會發現,近來的都市劇與熱搜話題的“互動性”越來越強了。常常是熱搜關注什麼話題,很快就有相關劇集安排上了;而劇集的播出,也會帶動相關話題在熱搜上再次討論開來。
像時下正在播出的,潘粵明、童瑤、陳數領銜主演的《誰說我結不了婚》,也是一部熱搜話題劇。該劇講述的是影視編劇程璐(童瑤 飾)、律師田蕾(陳數 飾)、美容店老闆丁詩雅(許芳銥 飾)三位30+未婚職場女性,面對感情生活和職場壓力的故事。
《誰說我結不了婚》劇照。
以前觀眾抱怨市面上缺乏關注女性情感與生活的劇集,這一回《誰說我結不了婚》就關注了,它還是一部女性群像劇;社交媒體上30歲 女性的婚戀一直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誰說我結不了婚》便聚焦了這個話題。製作團隊的思路相當“與時俱進”。
劇集關注話題當然不是原罪。一方面,在一個熱搜時代,劇集如果圍繞著民眾關注的熱點議題展開,更容易形成廣泛的社會討論,並帶動劇集走紅。另一方面,話題劇裡也有不少佳作,無論是《蝸居》的居住困境、《裸婚時代》的“裸婚”難題,還是《都挺好》中的原生家庭、《小歡喜》中的中產教育煩惱,都讓人心有慼慼。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一部劇有社會熱點、有話題,這部劇就是佳作,就能成為爆款嗎?
其實不然。雖然都是話題劇,卻有著水平上的高下之分。畢竟影視劇不是時評,不是話題討論,它本質上還是講故事。不是你有一個好的概念就能成爆款。如何把話題自然地融入故事中,才是成敗關鍵。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三位主角。
但最近的都市話題劇不能讓人滿意。其普遍存在的弊病是:話題至上、話題先行,邏輯、細節、人物塑造,統統讓位給話題。因此觀眾在劇中看到的是“人設”,是“一類人”,而不是具體的“一個人”。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程璐、田蕾、丁詩雅三個女性,一個想愛、一個拒愛、一個等愛,人設涇渭分明。陳數飾演的是精英律師、女強人田蕾。輿論中的女強人,一般是幹練、強大、事業至上、忽略感情,田蕾的言行舉止則完全符合這一類人的特徵,但她沒有個性化的東西。
不妨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做一個對比。蘇明玉也是女強人,但在面對家庭家人時她會“心軟”、會讓感情戰勝理智、會為心結所困擾。她是女強人,但她會脆弱,會有個人化的痛苦。
田蕾沒有這些,她是一個概念化的女強人。因此編劇為了凸顯她的事業心,讓她做出了不少反常的舉動,比如為了搶下客戶訂單,以閨蜜的名義色誘客戶,還以此脅迫客戶。背叛閨蜜也就算了,作為律師竟然還知法犯法。人設壓過了人物的內在邏輯。
陳數飾演精英律師(右)。
另一個典型細節是,美容店老闆丁詩雅因店面拆遷必須重新尋找店面,但新店面租金太高,她陷入困境。如果丁詩雅是“一個人”,就可以藉此濃墨重彩展現人物現實中的“難”,體現人物個性。但劇中她的困難很快化解,因為愛她的人從天而降,輕鬆幫她渡過難關。一個“人設”沒有真正的困境,也沒有真正的痛苦。
自從《歡樂頌》熱播後,市面上的女性群像劇往往採用了相似的人物模式:幾個不同個性的女性是親密無間的閨蜜,她們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網友“杜撰”的不存在的《淑女的品格》也是這一思路,這一回《誰說我結不了婚》沒能免俗。但為了將女性“湊”一塊製造話題、凸顯“閨蜜情”,編劇也沒那麼在意邏輯和合理性了。比如她們是如何湊巧成為鄰居的?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她們又怎麼有那麼多閒工夫有事沒事就喝紅酒、聊閒天的?
再看看隔壁的《幸福,觸手可及!》,周放與秦清的“閨蜜情”也是這樣。編劇要凸顯的是“閨蜜情”這一概念,而不論它是否落到實處、是否真實可信。
《幸福,觸手可及!》的閨蜜情。
越來越多的都市劇在變成“定製”的話題劇,變成資料和熱點的產物。編劇收集觀眾所關心的話題,再按照一定的模板和套路,創造出了人設。人設只是話題的道具,演員表演的也是某一類人,它有粗線條的輪廓,卻少了工筆白描的細緻、幽微和意蘊,也無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每一個創作者都有爆款夢,都希望自己創作的內容獲得儘可能多觀眾的認可。只是爆款劇不是按照話題公式批發製造出來的。爆款劇一定能夠在某一點上擊中觀眾的心理,一定是走心的。而走心的劇集,不只是有話題,更需要有走心的人物、走心的情節。
與其一心鑽研公式、炒作話題,不如下功夫好好琢磨如何塑造“人”而不是“人設”,因為從來只有“人”才能打動人。
□從易(劇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