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認為人體的陰陽平衡、臟腑調和,是健康的標準。而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是氣機的運動,而氣機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故升降出入是氣機調暢的基礎,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故《黃帝內經》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人體的生理活動,包括人體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的交通,臟腑之間的生剋制化,精微物質的流佈代謝,正氣對病邪的抵禦驅逐等,都依賴氣機的升降出入。外界病邪侵入人體以後,人體氣機首先要受到影響。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雖然是諸多臟腑功能的反映,也是由諸多臟腑功能所維持的,但其中肝膽和脾胃的功能尤其重要。
這是因為肝膽是人體氣機出入的樞紐,而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脾主升,胃主降。膽主少陽春升之氣,膽氣執行的特點是“發陳”,陽氣初生,由裡向外;肝為厥陰,陰氣初生,由外向裡。膽氣出,肝氣入,故二者為人體氣機出入的樞紐。肝膽脾胃四個器官的氣機升降出入正常,則一身之氣得以調暢;如果其氣機升降出入失常,則一身之氣皆有可能受到影響。反過來,肝膽脾胃的樞紐作用也常常受到其它臟腑病變的影響。醫者在治療疾病時,要注意順從其性,促進和恢復它們的升降出入。
善治病者重視調氣,善調氣者重視調暢肝膽和脾胃之氣。在《傷寒論》中,張仲景用柴胡劑調暢肝膽,用瀉心劑調理脾胃,此最堪為後世效法。《神農本草經》關於柴胡的論述說:“氣味苦、平,無毒。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說明柴胡可促進六腑的新陳代謝,能推動少陽樞機,推動氣機出入,並由此起到調和表裡,消積化食,促進臟腑功能的正常執行。在《傷寒雜病論》中的柴胡類方劑中,小柴胡湯是張仲景調理肝膽氣機的代表方劑,其方是由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灸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組成,方中柴胡辛散以助少陽膽氣外出,黃芩苦寒以助厥陰肝氣入內,柴胡,黃芩並用,則出入如常。半夏豁痰飲,降裡氣之逆;姜,棗,人參和脾胃而壯裡氣,使裡不受邪而和。然而對於柴胡和黃芩的使用,關鍵在於柴胡的疏解,故《傷寒雜病論》中運轉樞機時,黃芩或可減去,而柴胡卻是必用藥物。
按照張仲景的手法,柴胡劑中還可以利用芍藥的酸收功能,用柴胡和芍芍藥相配伍,這樣一出一入,一散一收,促進肝膽之氣的出入。《傷寒雜病論》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劑就是四逆散,此方證是三陽傳厥陰的合病,屬少陽厥陰合病,故此方劑是治療陽邪熱厥的。只有四味藥組成,分別為灸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其用量都是一樣。在此方中柴胡辛散以疏肝之陽出,芍藥酸收以瀉肝之陰而入;甘草以緩肝之氣,枳實以破肝之逆,故此方可外走少陽之陽,內走厥陰之陰,故肝膽疏洩如常,而厥可通。
調理脾胃升降主要就是要降胃升脾。胃氣以降為順,胃氣不降每由火旺氣實所致,故降胃多用黃連、黃芩以清熱,清火即是降胃。三黃瀉心湯治療吐衄,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治療寒格吐逆,皆屬清火降胃。張仲景也習慣使用生薑,半夏降逆和胃,此大抵為痰飲所致者而設。脾氣以升為常,脾氣不升多兼裡寒,故既用參、草來益氣,也用乾薑來溫中。脾胃升降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係。用仲景的方法治理脾胃,不治氣而氣機自調,脾胃升降自然恢復正常。後世在使用半夏瀉心劑時,因為半夏瀉心湯證為中陽受傷,少陽邪熱乘虛內陷所致,心下痞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兼少陽裡不成實者,故也有加枳實、木香、砂仁的方法,直接使用理氣之藥調理脾胃,也有一定的道理。
總之,運轉樞機、疏利肝膽、調理脾胃是治療疾病的重要途徑,無論何種疾病,無論病情多麼複雜,寒熱夾雜,虛實疑似,表裡不和,上下不通,雖然看起來治療很難,但只要表現出胸脅苦滿,口苦納差,其脈弦細,即可用柴胡劑調暢肝膽,樞機一轉,病可自愈。只要表現出脘腹痞悶,胃不降而嘔逆,脾不升而溏瀉,即可用瀉心劑調理脾胃,脾胃升降恢復正常,其病也可自然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