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擁有一對智慧型父母,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在家庭教育中,普通型父母用一樣的標準來教育孩子,而智慧型父母知道“因人而異”,根據家裡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教育;在孩子的成績上,普通型父母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比較,而智慧型父母會抓住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和自身做比較,總結自身的經驗。當孩子長大成年後,智慧型父母還能輕鬆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而不是使矛盾更尖銳。
現在的朋友聚會中,大家聊天的話題不由自主聊到孩子,當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做法,當然效果也是不同的。比如這次家庭聚會中,我們聊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情緒”。
其實孩子內心有很多情緒,弱小使他們產生恐懼、憤怒、挫敗感等。想成為智慧型父母,當孩子情緒波動時,一定要與他共情,以正面管教的方法來對應,而不是比他更焦慮。而兩對朋友的教育方法,便很好地詮釋了不同性質的教育觀。
在情緒管理中,智慧型父母和普通型父母有什麼區別:
1、假期裡很多孩子都成了動畫迷,堂妹的孩子也一樣。孩子每天要看小豬佩琦,堂妹跟他約定每天看一集。可是約定歸約定,看完一集後孩子仍鬧著要看下一集。還說:“你給我再看一集我就不會生氣了,你總是這樣不給我看,討厭你,討厭你,啊啊啊啊!”然後生氣地把遙控器扔掉。
普通型父母:直接把電視關掉,還對孩子批評或者動手“說好看一集就是一集,再這樣下次也沒得看。”
智慧型父母:“媽媽知道你很喜歡看動畫片,就跟我喜歡逛街是一樣的。但是媽媽不是不同意你看電視,而是擔心你的眼睛。看太久會影響視力,要是得戴眼鏡,會讓你感覺很不舒服。除了看電視,我們還可以做更有趣的事情。”
青青家裡的寶寶4歲了,任何事情只要不滿意,立馬發脾氣、哭鬧!有一天他正在搭積木,一個不小心積木便倒下去了,馬上氣得隨手拿起積木就往外扔!
普通型父母:
要麼馬上滿足孩子,幫他把積木搭起來;要麼朝孩子大吼大叫,指責他扔積木的行為是不對的。雖然孩子表面看起來是服從了,但是內心還是有情緒的,做事情各種不配合。
智慧型父母:首先他們會找到孩子發脾氣背後的需求是什麼,不一味地滿足或指責孩子;接著抱抱孩子,與他共情:“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因為你正在搭的積木倒下去了。但是你把積木扔出去,它就狠狠地摔在地上,我正聽到它在哭泣呢。”最後與孩子一起討論怎樣才能將積木搭得更穩固。
法國心理專家伊莎貝爾.菲約扎說:“每一個情緒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它們不能用單純的好或壞來評判。”當孩子表達情緒時,希望每個父母都做個智慧型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只有當家長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充分接納和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幸福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