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風波,戴口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日常。但現在天氣越來越炎熱,戴上口罩後會讓皮膚表面一直處於溼熱環境,從而誘發一系列的皮膚問題。
來源 | 丫智網
戴口罩會引發哪些皮膚問題?
1、壓痕和壓瘡
長時間戴口罩,區域性皮膚組織受壓,靜脈迴流不暢,會降低皮膚彈性,從而引起壓力性損傷。特別是跟口罩頻繁接觸的顴骨、耳朵後和臉頰部以及鼻樑。因此儘量選擇不同型別的口罩,交替用頭戴式、系頭式和掛耳式,避免同一個部位持續受到壓迫。此外,戴口罩前需塗抹保溼乳,加強區域性潤滑,能減輕皮膚和口罩摩擦。也可以在壓痕部位用創可貼或冷凝膠貼,能緩解區域性壓力。輕微壓痕不需做特殊治理,一般2~3天就能自行消退。若反覆出現淤斑,則需外用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的藥物。當皮膚紅腫時需把口罩去除後,用冷水溼敷,冷敷後再塗抹保溼霜,不能用熱水燙洗,也不能用酒精擦拭,以免區域性受到刺激。區域性皮膚破損或糜爛時,需保持傷口乾燥,防止發生感染。
2、皮膚過敏
部分過敏體質的人戴上口罩後會出現接觸性皮炎,接觸部位皮膚有紅斑水腫或瘙癢,甚至出現丘疹、水泡或糜爛潰瘍。需立即停止可疑口罩,儘量在口罩內墊兩層紗布,能把皮膚和口罩隔開,避免受到刺激。輕度皮損需做好保溼護理,3~5天能自行改善,不需特殊處理。皮損嚴重且有明顯瘙癢時可短期塗抹糖皮質激素和外用保溼霜,有必要時需口服抗過敏藥物。
3、原有的皮膚疾病加重
長期戴口罩會讓區域性皮膚處於溼熱環境,使得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加重原有的痤瘡。再加上區域性皮膚受到摩擦和壓力,會使得皮疹部位皮膚髮紅或瘙癢。在安全環境中儘量不帶或縮短戴口罩時間,戴口罩前可以塗抹保溼乳,利於皮膚屏障修復。去除口罩後用清水清潔皮膚,然後塗抹保溼乳。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治療,若皮損持續性加重,需尋求醫生幫助。
溫馨提示
選擇正規廠家所生產的醫用外科口罩,戴口罩時要把具有吸溼功能的淺色面朝內。口罩用4個小時後須及時更換,不能重複用。但口罩期間儘量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加重皮膚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