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長群裡,很多家長都抱怨學校留的作業太多了,又是抄寫又是默寫手抄報之類的。
甚至之前還有因為晚上十二點孩子還在做作業,家長得知老師睡覺了,在群裡破口大罵的。
回想起家長在去
群裡破口大罵的那天,我看了看早早睡覺的兒子,心中有些觸動。
其實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是合理的,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需要孩子長時間集中精力,也就是不能浪費太多的時間玩。
我家的那位專注力還算是不錯,做完了作業之後,由我帶著看完了課外書,就睡覺了。
那天之後,老師直接在群裡發了個訊息說,以後都不佈置作業了。
我也知道那老師就是覺得傷心了,要破罐子破摔。
果然,老師話音剛落,頓時家長群就炸了。
沒有作業,小朋友放了學那不玩嗨了,沒有了約束,期末考試怎麼的成績如何保證。
甚至有人開始罵那位家長,說他們自己不知道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
還有個家長說,沒了作業,他跟孩子連親間都沒了。
別讓作業成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唯一連結!
誠然,現在很多父母在作業的支配下是愛恨交織的,一方面覺得這是孩子掌握學習知識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因為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幾乎是零。
很多家長下了班都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甚至還有因為擔心孩子吵鬧直接給孩子一個手機平板讓他們刷抖音的。
我曾經在李玫瑾教授的演講課上了解到了一個詞,叫做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不是你和孩子一人一個手機在玩,也不是你和孩子一人一本書在看。
雖然孩子看書總比看手機好。
①學會與孩子交流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很多時候都停留在“肚子餓不餓?”“冷不冷熱不熱?”之類的話題中,卻很少有父母願意去傾聽孩子的話的。
曾經有個家長在微信群裡曬過自己家寶寶晚上講故事的影片。一開始是家長給寶寶講故事,講了幾天之後,寶寶開始給家長講故事。
大家在誇讚寶寶乖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這位寶寶的家長,是願意花時間去聽寶寶講故事的。
影片裡寶寶講的丟三落四的,但是家長一直在旁邊鼓勵,並且還會給寶寶設定一些問題,增加互動性。
如此,總比干巴巴地給孩子講完一個故事,就催促他去睡覺了好好得多。
②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
前兩天有個媽媽私下裡跟我吐槽她幫著孩子一起做手抄報的事情,當時她回家很晚了,因為擔心孩子明天起不來,所以就幫著孩子一起做了手抄報,以繪畫為主。
到晚上臨睡前,孩子還想著要給手抄報配上文字。媽媽卻阻止了孩子,說這樣子就很好了,讓孩子睡覺了。
其實這不僅僅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還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一件事情,你可以做的更好,卻因為各種的因素不去做,對他未來的發展是有侷限性的。
③親子活動不僅僅只有作業
帶孩子們去博物館瞭解歷史故事,帶孩子們去公園親近自然,帶孩子們去遊樂園玩遊戲。一切都可以成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紐帶,但只需要時間和精力。
我們總說,媽媽去工作,就沒有辦法陪伴你,但是媽媽不工作,那拿什麼來養你。
但是在工作之餘,時間總是能夠擠出來的。
忙碌工作絕對不是擠壓親間的藉口。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