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誰帶就跟誰親,是有科學依據的,爸爸媽媽別急著否定
寶寶年齡小,可對於周圍的環境是相當的敏感。小嬰兒透過氣味、聲音和心跳等來判斷養育者。嬰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經常聽媽媽輕柔說話的聲音和聽媽媽的心跳聲。
當嬰兒臍帶分離以後,媽媽就是寶寶最熟悉的陌生人。寶寶透過媽媽的心跳和聲音再次確認這就是我的媽媽。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小寶寶在月子裡只有產婦抱著才不哭鬧。,其他人比如爸爸、奶奶和月嫂等抱著就是哭個不停呢。
但是不是每個產婦都有時間全職照顧寶寶,一般寶寶5個月左右,大多數的寶媽就重回職場了。這時候小寶寶的養育者就會變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阿姨。
剛開始小寶寶可能不適應媽媽的離開,會哭喊著找媽媽。一般兩週左右孩子就會適應新的養育者,不再哭鬧著找媽媽。甚至有的小寶寶還會不適應媽媽的親近和照顧了。
陳女士今年三月份開始去市區上班之後,就把一歲半的孩子寄養在鎮上的婆婆家。由於工作忙,經常三班倒,陳女士一個月回婆婆家看兩次孩子。
第一次看完孩子離開家的時候,孩子都會抱著她的腿不讓她走,哭得撕心裂肺。那時候她心裡又惱火又心酸,別提多酸爽了。
第二次去看孩子,孩子見到她很高興,走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但是沒有第一次那麼厲害了。陳女士心裡暗暗欣慰孩子長大了。
第三次看孩子,沒想到發生了讓她措手不及的事情。那天孩子剛好拉粑粑了,需要換洗。婆婆剛好忙著做飯,可是孩子死活不肯讓她洗屁屁,哭著喊著要奶奶洗。後來婆婆只好來換洗了。陳女士那天沒有回市裡,晚上想陪孩子睡覺,可是孩子也拒絕了。孩子哭著喊著要奶奶陪睡。
陳女士心裡不是滋味,自己辛辛苦苦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孩子這是不要自己這個媽媽了嗎?陳女士越想越難過,她問自己孩子這是不親自己了嗎?
首先,這和孩子有奶便是孃的心理有關。
有奶便是娘咋一看好像有點白眼狼,事實也的確如此。小寶寶非常敏感,誰花時間照顧他多誰對他好,寶寶是能感受到的。寶寶能夠在養育者那裡感受到愛心和耐心。
我家孩子月子裡月嫂照顧得比較多,月嫂餵奶、換紙尿褲和洗澡,孩子都是不哭不鬧的。當時我媽還笑話說:“這孩子有奶便是娘。” 月嫂剛走的那個星期我和孩子都不是很適應,因為我要花更多精力和時間照顧他,他也需要適應我的照顧。後來我全職照顧孩子之後,孩子又變得很依賴我了。
其次,這和親子依戀有關。
親子依戀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依戀程度以及父母帶給孩子的安全感有多少等。親子關係好不好,首先就看是否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
《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講過,家庭環境會影響依戀的安全性,嬰兒期形成的安全型依戀能使得親子關係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早期依戀安全性的效應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孩子後來與父母的關係如何,缺乏親密關係的兒童,可能會在後期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
這就是說孩子能不能和爸爸媽媽親近,主要是看嬰兒時期是否和爸爸媽媽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爸爸媽媽有沒有給孩子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一對雙胞胎姐姐在鄉下奶奶帶大和弟弟隨爸爸媽媽一起在城裡,長大之後兩個人和父母的關係是不一樣的。前同事就是雙胞胎裡的姐姐從小隨奶奶在老家生活。爸爸媽媽也沒有在物質上虧待她,等初中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她感覺融不進那個三口之家。雖然弟弟也很親近她,爸爸媽媽也因為當初照顧不了兩個孩子而讓她隨奶奶生活心有愧疚。她說,她最親近的人奶奶已經不在了。她感覺自己沒有家了。
這是因為她是奶奶帶大的,和奶奶最親,最依賴奶奶。即使血緣關係也阻止不了她無法親近自己的爸爸媽媽。
李玫瑾教授講過,“很多孩子出現心理或者行為問題多在12歲至18歲,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並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孩子儘量養在身邊,再苦再累也就幾年的時間。如果因此和孩子產生隔閡,賺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
比如上文中陳女士這個案例,陳女士因為工作忙將孩子寄養在婆婆家,一個月看望孩子兩次,孩子都不親媽媽了,怎麼辦?
最重要的是先將孩子接回身邊照顧,不缺失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
既然家裡有婆婆可以幫忙照顧孩子,可以請婆婆市裡的家。一方面方便陳女士照顧孩子,另一方面可以減輕婆婆帶孩子的負擔。不過這種情況需要和婆婆好好商量,因為老人都有故土難離的想法,需要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和安頓好老人來市區後的生活。
其次,和寶寶建立蜜糖時間,實現高質量陪娃。
寶寶接回身邊之後,調整寶寶和自己的作息時間,找到兩個人相對輕鬆愉悅的時間,也就是建立彼此的蜜糖時間。蜜糖時間不論長短,有時間就幾個小時,沒時間的話就每天20來分鐘。在蜜糖時間裡,媽媽需要全身心投入陪孩子親子閱讀玩遊戲等,實現高質量陪娃。一段時間之後,寶寶和媽媽的關係就會更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