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容易哭鬧不乖,讓家長很費心費力,總有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安靜一點,乖一點就好了,可是如果小孩子真的是這樣,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在群裡聽到這樣一個事情,張女士家的寶寶10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張女士夫婦工作都很忙,所以平時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在照看孩子。孩子的爺爺奶奶年齡都比較大了,所以平時喜歡睡覺,也會習慣性的帶著寶寶一起睡覺。
孩子玩耍一會兒,爺爺奶奶就會說寶寶還太小,不能太累著,所以經常限制孩子的玩耍時間,特別是秋天以後,爺爺奶奶總是怕帶孩子出去冷,很少帶孩子去戶外活動。
最近張女士就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出現了很多問題,寶寶越來越安靜了,還特別愛睡覺,整個人看上起都是呆呆的,看著別人家的寶寶都調皮好動,活潑機靈的,張女士心中很是擔心,很害怕寶寶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智力問題。
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做檢查,也沒有什麼問題,醫生建議張女士最好是自己帶寶寶一段時間,多陪伴寶寶玩耍,到戶外活動,寶寶過段時間應該會有所改變。
寶寶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育兒專家說很多家長都很喜歡安靜的小寶寶,因為安靜的寶寶聽話,好看護,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很大誤區。安靜的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和大人的對話會減少,語言發展比較慢。
如果寶寶平時不願意多活動,動作能力發展會不協調,平衡感會比較差,容易害羞,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很難和其他孩子相處。
如果寶寶出現過於安靜的情況,不哭不鬧,家長應該首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對孩子保護的過度,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就需要家長透過適當的誘導,逐步把孩子訓練成機靈活潑的小寶寶。
寶寶調皮好動,是會讓家長比較費心費力,但是這是寶寶的天性,相反如果寶寶經常安靜地不發出聲音,並且不玩不鬧,坐著發呆,沒有一個小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家長反而要擔心寶寶是不是健康出現問題,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以免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
如果寶寶喜歡移動和玩耍,但不愛發音,甚至很少發音,家長應該帶寶寶去檢查聽力和發音系統。如果寶寶的視力、運動能力等各方面發育正常,那麼家長就需要多陪護寶寶,多訓練寶寶的動作和發音,多與寶寶交談,引導寶寶慢慢變化,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對媽媽們有用的知識,可以轉發、收藏哦。更多孕期、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懷孕那點兒事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