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調理,才能避免夏季手上長水泡,遠離“越抓越癢”的痛苦?

由 伯國平 釋出於 健康

很多人一到夏天,手上就會長水泡,而且瘙癢無比,更可怕的是,一旦擠破了,會越長越多,甚至會引起繼發感染,加劇擴散,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名叫“汗皰疹”,主要與出汗過多,真菌感染,接觸性刺激,過敏體質等因素有關。

中醫認為,“汗皰疹”是體內溼氣重的一種表現形勢,《黃帝內經》提到「諸溼腫滿,皆屬於脾」,一切水分在體內布輸與中醫的脾息息相關。脾胃運化水溼功能失調,水溼積聚體內,無法排出,就出現“汗皰疹”,通常頑固性溼氣的人,身體會有各種的異常表現,而這些表現並不侷限於“汗皰疹”,可能多達十幾種:

1、大便不成形,溏稀甚至便秘;

2、晨起疲倦無力,無精打采,白天睏乏嗜睡;

3、既怕冷又怕熱。尤其是冬、夏兩季都難過;

4、口乾,口苦,口臭;

5、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7、頭髮油膩,脫髮,白髮;

8、面部浮腫,皮膚油膩,眼袋下垂;

9、經常感到腰痠關節疼痛;

10、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

溼氣給人體造成的傷害是隱蔽而緩慢的,如果已經出現了上述1-2個表現,就要趕緊祛溼氣了,符合的條數越多,說明溼氣越重,健康正在惡化,祛溼刻不容緩。

中醫祛溼的正確處理方式

1、外療法:將手浸泡在醋中,每天堅持泡15分鐘,一天2次,即可得到有效緩解,不過這種方法刺激性較強。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2、內調法:將健脾利溼的中藥:紅豆、赤小豆、紅薏米、芡實、橘皮、大麥、蕎麥、梔子,科學配比,製成茶包,每日一杯,健脾除溼,幫助水分的代謝,預防汗皰疹。

防治汗皰疹這種疾病,不能光盯著疾病的本身,症狀只是一個資訊。中醫以整體觀校之,科揪出禍之根源,治癒的不止是汗皰疹,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的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