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啥孩子越來越“娘”和家長管教方式有關,別淹沒了男子氣概

由 仁連榮 釋出於 健康

當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發重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父母的庇護下,孩子的成長並非就是恰如其分的。

比如說時下男孩兒們的打扮越發的“女氣”,處事風格也越發缺乏男子氣概。放眼望去,滿屏的男演員大多以秀氣著稱,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在某種程度上家長們對於男孩兒的男子氣概培養是缺少關注的。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影片,影片中,雨後的學校門前出現了一條小水溝。放學後,一名男童要求自己的女同桌背自己過去。

這一幕正好被目送孩子們放學的老師看到。老師略帶“嘲笑”的語氣鼓勵男童自己過水溝:“男子漢可不能讓女孩子背呀!”沒想到男童霸氣回懟老師說:“我媽媽就是這樣揹我的。”

這時候男童的媽媽來接孩子放學,孩子馬上開心地跳到媽媽的背上,嚷嚷著快點兒回家。老師提醒孩子媽媽,孩子這麼大了可以自己走,家長應該適當地放手。沒想到孩子媽媽說:“孩子小,大人就得嬌慣著養。再說孩子也不重,我背得過來。”面對寶媽的回應,老師也很無奈。

1)寶媽教育過於強勢

時下“媽寶男”屢見不鮮,缺乏擔當,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媽寶男”的背後,常常有一個非常強勢的母親。

寶媽過於強勢的教育使得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感過強。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缺少自己的主見,習慣於依靠母親的引導,行為表達上自然也就越來越“娘”。寶媽的管教過於嚴格,使得孩子缺少個體獨立性的發展,孩子性格傾向於服從型,懂得乖乖聽話卻不懂得獨立思考。

2)父母過分寵溺

父母們對孩子給予過分的庇護,使得孩子缺少挫折的磨礪。孩子對於生活缺少擔當,自然在行為表現上較為軟弱。父母的寵溺使得孩子缺少該有的男子氣概。孩子習慣向父母求助,卻缺少獨自擔當的勇氣。遇到困難時孩子習慣以撒嬌耍賴的方式來應對,這顯然是一種不夠勇敢的表現。

3)寶爸在孩子教育中缺席

很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責任是由寶媽來承擔的,而寶媽給予孩子的教育引導是細膩溫柔的,這使得孩子的言行中缺少男性行為的模仿。有研究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加聰明,更加果敢。這也是因為寶爸在育兒的過程中傾向於適當放手的理念,給予孩子更多嘗試的空間。

1)允許孩子恰當地發洩情緒

很多時候,當孩子被負面情緒所困擾時,會有一些哭鬧的表現。但是,父母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表示式通常會強勢勉強孩子去控制情緒。

“哭什麼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家長們慣以威脅的口氣來制止孩子情緒發洩。家長們以為孩子不哭鬧才是堅強的表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引導孩子恰當地發洩情緒才能夠讓孩子更加沉穩。

2)寶媽懂得維護寶爸的家庭地位

很多家庭中寶爸的家庭地位處於較低的位置上,寶媽經常會指責寶爸的行為,寶媽這樣的舉動使得寶爸權威感受到傷害,同時寶爸也成了孩子錯誤的模仿示範。寶媽應該注重寶爸的形象維護,這對於男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行為參照。

3)讓孩子懂得尊重女性

家庭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這時候寶爸和寶媽的處理方式會被孩子默默地看在眼裡,如果爸爸懂得尊重媽媽,那麼孩子就會意識到應該尊重女性,同時寶媽也應該讓孩子明白爸爸的忍讓不是懼怕而是風度。懂得尊重女性,保持處事風度,這會讓孩子更加有擔當,更加有男子氣概。

父母教育有必要在孩子長遠的成長髮展上有所考量,對於男孩子而言,培養他們身上的男子氣概是父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孩子有擔當,懂得負責任,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大有裨益。

孩子越來越“娘”,也說明在孩子的性格中存在很大比例的軟弱,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軟弱的孩子總是顯得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