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孩子的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這種美好的願望是否能夠實現,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媽媽是如何教導孩子的。
那麼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呢?
幾乎所有的額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做出一些不聽話、很淘氣的事時,便會不知不覺的情緒失控,失去耐心,過分訓斥孩子。一番大吼大叫之後,孩子好像被暫時震住了,不鬧了,變乖了。
可事實上,孩子在心裡對媽媽的管教未必真的服氣。如媽長期用這樣方式去教育孩子,非但不會使孩子走上成才之路,反而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或者給她帶來恐慌感和不安全感,對於他的成長和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我們要摒棄吼叫的教育方式,態度要溫和一些,要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溝通,給予他正確的引導和培養。
時代在改變,觀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也不可能不變通。有效的教育應該應該是以身作則,不吼不叫,舉止淡定。
那麼在教育中,要怎麼樣來教育孩子呢?
媽媽應該主動放下架子,改掉陋習。
很媽都會覺得自己是孩子的媽媽,自己生養了他,所以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應該聽自己的,並且按照自己多年的經驗來指導孩子的,如果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那就不行。
其實,很媽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然而這樣的想法對孩子的成長是不理的。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的是讓孩子變得更加的積極主動,那麼媽媽們不妨放下架子,和孩子成為朋友,如果孩子發現了媽媽身上的缺點,那麼媽媽也應該虛心的接受孩子的監督,然後接受孩子的建議,改掉陋習,只有這樣,才有助於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媽媽教孩,要給孩子講明道理。
孩子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好,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媽媽們就要給予孩子比較多的講解,要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樣孩子才會願意按照媽媽所說的去做。如媽不跟孩子講清楚道理,按孩子的智商也是無法去理解的,自然也就不會達到媽媽想要的效果。
做好榜樣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要堅持。
媽媽不要認為自己只要給孩子做了好榜樣,讓孩子明白到底怎麼樣來做就行,等到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的時候,媽媽就不用再去做榜樣了。其實這種想法完全是不正確的。媽媽要懂得堅持,畢竟這是一種好的習慣,不要只在孩子面前堅持,即便不是為了孩子,也應該堅持好的習慣。
所以媽媽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喊不叫緩和緊張氣氛,就能讀懂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自覺做出改變;一旦把這些方法付出與行動,就能輕鬆地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從而成為聰明、上進、負責、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