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大夫被新生兒“碰瓷”,網友笑評:如此記仇,長大怕是不好惹

剛出生的寶寶都是拳頭緊握,老人都說“寶寶出生攥拳頭,長大了肯定發家”。這種說法並不科學,只是老人的心願寄託。

科學解釋是新生兒肌肉的收縮性大於伸展性,加上大腦發育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拳頭伸展。但是,出生後3個月內學會伸展拳頭都是正常的

但是,也有不少寶寶出生就會抓握拳頭,不僅代表智力發育早,突如其來的小動作還惹出很多笑話。

在一家越南醫院的婦產科,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孕婦生產後正在縫合傷口,為了讓產婦看到乾乾淨淨的寶寶,醫生帶著小寶寶去做清理。當清理乾淨醫生準備走時,安靜的小寶寶突然一把拽住醫生的衣角,號啕大哭起來,動作像極了“碰瓷”。

這一幕被醫生同事看到拍了下來上傳到網上,網友紛紛評論:如此記仇,長大怕是不好惹啊!

關於寶寶“碰瓷”動作的解說也是眾說紛壇:

看完網友的搞笑點評,再看看科學解釋:

俄羅斯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巴普洛夫發現了神經反射。人從降生就帶有神經反射,比如吸吮反射、覓食反射、擁抱反射等,隨著大腦皮層的生長完善,有些動作會逐步被人體掌控。

孩子大哭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研究發現媽媽的撫摸是安撫寶寶的最佳方式。醫生清洗時接觸到寶寶皮膚,突然離開使小寶寶喪失安全感,所以會一把抓住大哭起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寶寶剛出生就抓住醫生衣服不放,很多網友都覺得孩子長大後肯定是個厲害的角色。那麼,寶寶小時候的表現到底能不能看出長大後的脾氣性格呢?

科學家在《蒙臺梭利教育法》中提及:性格是從小養成的,孩子成年之後的性格基於3歲之前父母的培養。

也就是說出生到3歲之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孩子這個階段的表現也能推測出成年後的性格趨勢,養成的過程基於父母的教育方式。

新生兒能對周圍的溫度聲音光線做出感知,還能體會爸爸媽媽的情緒做出反應

小時候經常微笑的寶寶,長大後往往樂觀開朗;小時候經常哭鬧發脾氣的寶寶,長大後往往性格暴躁易怒;小時候不愛說話的寶寶,不僅語言能力薄弱,長大後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每個寶寶降生時都是一張白紙,性格是父母填塗的色彩。

父母的教育方式,營造的家庭氛圍對寶寶的性格養成起著導向作用,在寶寶小時候父母應該合理引導寶寶的情緒。

1)“白噪音CD”模擬孕肚聲音

寶寶出生前在媽媽的肚子裡,習慣了媽媽的腸胃蠕動、心臟等發出的聲音

新生兒的耳膜較厚,對外界聲音的感知力較弱,媽媽在安撫寶寶時可以採用“白噪音CD”模擬孕肚聲音。

2)“搖晃”模擬孕肚的環境

十月懷胎的過程中,寶媽的運動會搖晃肚子裡的寶寶,羊水環境讓寶寶產生舒適感。

新生兒出生後接觸外界陌生環境,無論是溫度、觸感都會讓寶寶產生不安,媽媽可以輕輕搖晃寶寶模擬孕肚的運動進行安撫。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73 字。

轉載請註明: 助產大夫被新生兒“碰瓷”,網友笑評:如此記仇,長大怕是不好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