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關鍵看第六個月,能做出四個動作才沒問題
每個小生命都能平安長大的前提,是父母給予精心的照顧和足夠的重視。
執筆: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寶寶剛出生時,小小的一團十分惹人憐愛,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學會的本領越來越多,身體也一天一天變得強健。
每個時期的寶寶都能掌握一些特定的動作或能力,爸爸媽媽通常以此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健康,發育水平是否正常的標準。
喜得貴子剛半年,孩子不會翻身添愁雲
昨天糖媽閒著無聊和糖果的姥姥聊天,詢問老家親人的近況,她嘆了一口氣:“還記得你表叔家去年結婚的大林哥吧?如今一家人愁雲籠罩。”
大林哥去年結的婚,我還專門趕回去參加了婚禮,我隨口一問:“不是今年剛生了孩子嗎?”
“生了個大胖小子,你表叔還跟我們顯擺來著,”媽媽繼續說,“到現在孩子6個月了也不會翻身,去大城市檢查,不是什麼簡單的病。”
聽到這裡我嘆了一口氣,看著身邊玩耍的糖果,心情很複雜,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平安健康,但有時命運就是這麼殘酷。
判斷寶寶發育是否正常,關鍵在第六個月
寶寶出生的第6個月,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能力,家長應該做到心中有數,並且和自家寶寶比對,及時對寶寶的發育水平做出判斷。
如果寶寶存在腦部或肢體方面的發育異常,通常不能像正常小朋友一樣,隨著月齡增長順利做出特定動作。
俗話說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父母察覺出孩子健康方面的異常,往往是從孩子不符合常規的日常表現發現的。
6個月的寶寶通常應該熟練掌握哪些動作?
1. 吃手
英國INPP國家神經研究所所長薩莉·戈達德在研究中指出:嬰兒對手的吸吮動作,會慢慢從反射性動作,轉變成為有自主意識的動作,是大腦健康的特徵之一。
吃手是寶寶的本能反應,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學會了吃手,吃手能促進大腦發育,增強寶寶對肢體控制能力。
通常寶寶在3個月之前,吃手就變成一種熟練的行為,如果寶媽發現寶寶情緒經常焦躁不安,吃手十分費力,就要提高警惕。
2. 抓握
抓握反射又名達爾文反射,出現在寶寶0-3個月期間,輕觸寶寶的手掌,寶寶會緊握拳頭,此時的反射性動作是無意識的
寶寶的小手在出生時是蜷縮的,對抓握沒有控制能力,長到4~6個月,手部肌肉組織逐漸發育成熟,開始有了自主抓握的能力。
當寶寶長到6個月時,觀察他能不能順利做出抓、握、捏等手部精細動作,這不僅說明寶寶肌肉控制能力良好,也是運動神經正常的表現。
3. 抬頭
抬頭這一動作看似簡單,卻是由中樞神經系統來控制,通常寶寶能在4個月左右獨立完成。
抬頭時間過早過晚都要引起家長注意,到了六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這說明寶寶的肌肉張力可能出現異常,是腦癱的標誌之一。
4. 互動
寶寶長到6個月已經能對外界刺激做出一些反應,對聲音的敏感度顯著提高,尤其對媽媽的聲音有了辨識能力,甚至會咿咿哦哦地“互動”。
此時的寶寶有最喜歡的玩具,與媽媽能簡單做互動遊戲,如果寶寶對這些外界刺激始終沒有反應,並且持續哭鬧,就要引起家長重視。
6個月寶寶生長髮育參照標準
根據《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6個月寶寶的標準發育指標如下:
① 女孩
身高:標準66.8cm,範圍62.5-71.2cm
體重:標準7.77kg,範圍6.34-9.59kg
頭圍:標準43.2cm,範圍38.9-46.5cm
② 男孩
身高:標準68.4cm,範圍64-73cm
體重:標準8.41kg,範圍6.80-10.37kg
頭圍:標準44.32cm,範圍39.8-47.7cm
糖果媽媽叮囑:
每個寶寶生長速度不一樣,因此掌握這些技能的時間,與大資料統計後得到的標準時間有偏差也是有可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直接忽略。
畢竟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心頭肉,發現寶寶表現異常要及時檢查,哪怕是圖個心安也好,很多病症都是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