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觀察過自己的孩子更像哪個人,對於孩子像自己這件事,身為父母都應該是驕傲的。
但有的時候,孩子繼承到自己的缺點卻是一件並不令人快樂的事情。
孩子的脾氣的好壞,由很多客觀因素決定,但也有人認為,脾氣是天生的,孩子脾氣壞,父母的脾氣就一定不好。
我家的寶寶脾氣也不怎麼好,平時在家做事情特別沒有耐心。每次寶寶生氣煩躁的時候,他爸爸就會在旁邊補一句"你這脾氣跟你媽媽簡直一模一樣。"
這個時候我就會反駁他。但是久而久之,我也逐漸發現,寶寶的脾氣真的很像我。
關於孩子性格的養成一直眾說紛紜,大部分人都是秉持著贊同的態度認為孩子的脾氣就是父母的遺產造成的。
西方教育學家布魯爾也說過"孩子就是父母鏡子裡的自己。"那麼,孩子的脾氣真的是遺傳自父母嗎?
心理學家研究——脾氣的遺傳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寫過一本書叫做《天生非此》。
在這本書中,就有描述道他做的一個關於脾氣的遺傳的調查。
在書裡面,他透過分析大量調查人員的成長經歷以及心理諮詢的各種案例,得出結論:脾氣是會有遺傳因素的,但更多的取決於後天教育。
在作家張小雪所著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力》中也有提到,各人與各人不同,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父母遺傳基因的影響。
但是每個人受影響在神經型別的強弱上有所不同,對刺激產生的反應程度也不同,因此關於脾氣的遺傳,確實有,但是不多。
在生活中未免太多父母子女相似的案例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就如那句俗語所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的方方面面,無不與家庭掛鉤。
孩子性格養成的問題,絕不僅僅是遺傳那麼簡單,而更應該深究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長環境。
教育學家楊振武說過: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教育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在學校裡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在成長中學會做人。
試問,一個失敗的父母,該怎麼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呢?
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其實就在不停的學習著父母。
父母的行為方式在無意中影響孩子,他們就像一個小觀察員,注視著父母的一舉一動,並且潛移默化的學會了。
在孩子幾歲大的時候,我們就能發現孩子會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那就是這個結論最好的詮釋。
幸福和不幸、溫和和暴躁其實都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傳遞著。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母親親手用絲巾勒死了自己的女兒,因為她小時候曾經也被自己的母親如此對待過。
不過不同的是,她倖存,而她的女兒卻一命嗚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其實一代人中會有上一代人的殘存陰影,並且這些遺留下的東西,極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所以,無論孩子天生性格怎麼樣,後天教育都不能鬆懈。
泰曼約翰遜: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問題,給孩子以及未來留下無盡的禍患。
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好脾氣的孩子?1、 言傳身教最有用
美國教育學家珍妮艾弗裡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言傳身教本是自古而來的教育大法,卻在現代人的觀念中逐漸淡漠。
許多父母開始"說一套,做一套"教育法,而這不僅對孩子的性格教育有負面影響,也會讓孩子逐漸厭惡、疏遠父母。
古人在史書中就有提過"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父母說的千萬句話,如果自己做不到,那麼孩子一定不會聽。
而最好的語言,其實就是做給孩子看,讓孩子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做";而不是如何去"說"。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對父母的言語更加嗤之以鼻。這個時候我們說的越多,反而會引起反作用。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以行動來教育孩子,讓他們更加信服我們。孩子受環境影響是不知不覺、耳濡目染的,唯有這種教育,才來的更深刻。
2、 家長要控制好脾氣,要懂得自我反省
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很多家長會把自己擺在一個高位上,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孩子必須要服從。甚至有些家長認為,打罵孩子是理所應當的。
畢竟是"自己生的",古人也有人說過"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想法不僅歪曲了古人的意思,還會對孩子的脾氣養成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
愛德華: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家長對孩子發脾氣有時候的確是因為孩子做事情太過分,但是有不少家長,只是因為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就把憤怒轉移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我們發洩了一時的怒火,卻給孩子帶來永遠的傷害。
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家長進步的過程。成長絕不會是專門為孩子定製的名詞。
孩子和家長一起構成家庭,在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應該學習的東西。家長們也應該控制好脾氣,不拿孩子當"受氣包",必要的時候也應該學會自我反省。
3、批評要用對方法
唐·艾裡姆說過"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有的時候,父母批評孩子方法不對,也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在生活中,孩子做錯什麼事,身為家長,我們應該批評孩子並且督促他們改進。
但是有些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兇惡無比""暴跳如雷",先不說批評的話孩子會不會聽進去。
就家長的表面反應已經把孩子嚇得夠嗆,滿心只剩下畏懼,更別提反思和改正了。
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對孩子,我們只能"雕琢"不能"改造"。
批評的時候我們也要用對方法,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接受批評並且自發改正,不要讓批評也成為情緒發洩的地方。
脾氣的好壞其實並無對錯之分,但是處於一種極端的狀態肯定對孩子的人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的脾氣確實會有遺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抓緊後天教育。
父母們應該認清這一點,並且為之做好準備,不要等未來孩子後悔的時候,又把所有的責任推給"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