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子缺弦,從吃降壓藥開始
小時候,常聽到人家說小孩“腦子缺弦”。那個時候,就以為這是徹頭徹尾的貶義,甚至有罵人的感覺。
然而,自從我學醫之後,就愈發覺得這句話有道理。甚至有幾次,我還專門的找了幾個年紀大的人諮詢出處。結果他們告訴我,他們的父輩就有這句話了。後來看,這句話很有可能古時候就有了。古人的智慧,再次讓我折服。
有好事的朋友會問:這個在醫學上有科學道理嗎?
答案是,確實有!從醫學解剖上來看,人的大腦是人體所有神經系統的中樞。而神經的聯絡,就像電線一樣。如果單拿出一根,確實好似弦一樣重要。一旦斷掉,就什麼都沒了。而對於神經系統來說,一旦斷掉,勢必導致功能的缺失。
作為中樞,不僅控制著我們的手腳如何行動,也控制著我們如何去思維。這個很好理解,腦出血或者腦梗死的患者,往往智力會下降,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老一輩人用“缺弦”形容這個人心眼少,還是科學道理滿滿的。
大量資料顯示,腦神經出現問題,多數都是腦卒中引起的。腦卒中,也就是出血或者缺血的腦血管意外事件。一旦供養某一處腦組織的血管出現問題,勢必導致該處的神經營養減少或者完全中斷,最終導致神經壞死而失去功能。
為了減少這種“缺弦”事件,保證腦組織各處正常供血是必要的。然而,大量資料告訴我們,高血壓已成為大量腦血管意外事件的元兇。
下面,我們看一下高血壓是怎麼導致腦血管意外的:
很多人認為,腦血管意外就是腦出血。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出血性腦血管意外只佔少數,而絕大多數的腦血管意外是缺血性的,大約佔80%左右。這一點,與絕大多數人的認知還是有差異的。
高血壓會導致腦缺血事件?相信大多數人都很難理解。這需要從腦供血的機制說起:
大腦的供血,依賴於大動脈將血液輸送至頸內動脈以及椎動脈。進入顱內的血管,在逐級分為更細的小動脈。小動脈再分級為更細的血管,負責供養大腦各處細胞。然而,由於高血壓的作用,各級血管、尤其是壓力較大的大動脈以及中動脈血管的血管壁將隨之發生變化。天長日久,為了對抗過高的血壓,血管壁變得更厚。最後,越來越厚的血管壁彈性越來越差,管徑也變得更細小。
由於各級血管的舒縮起到泵的作用,才得以將血液輸送到離心臟很遠的身體各處。而隨著血管壁的硬化、管徑的變小,這種舒縮作用將越來越小。與此同時,就需要更高的血壓為彌補這部分下降。這就是,為什麼血壓越來越高、而越來越缺血的原因所在。
在這種逐漸變厚的過程中,血管壁會變得更脆、內皮也隨出現缺損以及斑塊。因此,大大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風險以及血管壁附著血栓的風險。一旦產生血栓,管徑進一步縮小、甚至完全閉塞,最終導致腦缺血事件。
可以看出,高血壓導致腦血管意外是一個長期的變化。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人體本身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已經變得極強,因此血壓初期的升高是不會有感覺的。而一旦身體感知到血壓的變化,說明身體已經達到無法承受的邊緣了。另外更為可怕的是,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手段可以逆轉高血壓對人體產生的這些破壞。
因此,對待高血壓一定不能輕視,並且要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