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超過9000萬,死亡人數超過200萬。這些觸目驚心的資料,讓世人看到了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尤其入冬後,變異新冠病毒向人們襲來,世界多地再次拉昇防控級別,而我國在防控新冠疫情總體向好的大勢下,近期部分省區出現散發新冠病例,再一次警示我們還應堅持不懈地努力,直至最終戰勝疫情。
新冠同其他傳染性疾病一樣,具有基本的傳播規律。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構成傳播病毒的三要素,而防控新冠疫情最為重要的是控制好傳染源。目前如何控制好傳染源?要從無症狀感染者、冷鏈食品汙染者、新冠超級傳播者著手,需透過延時防控、適時監控、及時管控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
一是延時防控無症狀感染者。通常講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識別的臨床表現,而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如核酸檢測或特異性抗體檢測陽性者。由於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播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新冠傳播之源。因為其發現主要靠核酸檢測,就曾有多次核酸檢測陰性者,在規定隔離期滿後,又出現相關症狀,再複查核酸檢測陽性的例子。因此,對有密切接觸者,無論是境外境內,即使是無症狀且核酸檢測為陰性者,都應納入高危人群,實行現有規定隔離時限後再延長隔離期限的措施,即使回家中後也應設觀察期為宜。
二是適時監控冷鏈進口食品“汙染者”。有報道指出冷鏈進口食品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儘管目前認為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但也一定存在傳播風險。所以將被汙染的“物”稱為汙染“者”,就是警示人們要留意“物”傳“人”的可能性。應該認識到,接觸了新冠病毒汙染物,就是密切接觸者。在寒冷冬季,環境更適於新冠病毒存活,併為境內外冷鏈食品擴增埋下隱患,因此需適時監控、抽樣檢測大宗進口冷鏈食品,同時推廣標有物流軌跡的“健康碼”。
三是及時管控超級傳播者。世衛組織提出,將病毒傳染給10人以上的病人被稱為超級傳播者。結合新冠疫情實際,有專家指出如果1個人傳播10人以上,而且被傳染的人都已經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那麼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超級傳播者。其能成為超級傳播者,主要是他們感染新冠病毒後,生理、心理狀態好,無明顯的身心不適症狀,但就是這樣看似健康的人,其人體呼吸道中存有大量的新冠病毒,在人們全然不覺的情況下散佈傳播。從臨床案例分析來看,這些超級傳播者多是無症狀感染者而來。因此及時發現超級傳播者,關口前移非常重要。不僅僅注意傳播的“量”,更要注意傳播的“場”,之所以傳人甚多,實則是疏於管控,任由其四處傳播。超級傳播者不是孤立、靜止的,是一個動態傳播鏈,及時摸排傳播軌跡,搭建防控網,順勢而為才能保證無一漏網。
要戰勝新冠這一人類百年未遇的大疫面前,需要不斷根據變化的情況,不失時機地調整戰術,客觀地分析形勢,不斷找到隱藏變異的“敵人”。只有不斷髮現“敵人”的創新鬥法,才能增添與新冠博弈的砝碼。(作者是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任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