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文\\秘籍君

很多父母都愛抱怨孩子,長大後和自己就疏遠了。有事了從來不和自己說,瞭解自己孩子的動向,要麼透過朋友圈,要麼問別人,很少是孩子親口來告訴自己的。

前幾天朋友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動態:為何連我最後的隱私都要來侵佔?微博算是比較私密的社交網站了,朋友經常在上面發表個人感悟和生活狀態,展露著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但朋友母親不知道透過什麼辦法知道了朋友的微博賬號,每天SJ女兒吃了什麼,幹了什麼,在想什麼?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因此,倆人還大吵了一架,老人認為,你要是什麼都告訴我,我至於去微博SJ你嗎?在朋友看來,如果你從小不看我日記本,不查我手機,我至於什麼都不告訴你嗎?

所以有時候,有些邏輯,是父母理解不了。如果你足夠尊重孩子,尊重他的隱私和世界,孩子沒有被侵犯的憤怒,自然是願意與父母交流自己的事情,但大多數父母愛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隱私是自由和尊嚴

在法律上,對隱私是有保護權的,在個人上,隱私代表著自由和尊嚴。如果一個人的隱私受到他人窺視和干涉,那他將對自己失去掌控,喪失作為獨立個體的地位。

父母都懂隱私對個人的重要性,所以有一部分家長是很尊重孩子的,不干涉孩子的交友,不隨便看孩子的日記,不隨便公佈孩子的丟人事蹟。但大多數家長卻認為孩子小,沒有隱私可言,自己不監督,他們就學壞了,所以有的家長甚至往孩子臥室裝攝像頭。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沒被父母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會遭遇什麼?

①、親子關係惡劣

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已經有自己的隱私了,但這時父母還是自己依賴的物件,隱私意識尚在萌芽中,所以親子關係還是很和諧的。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隱私意識大大增強,有英國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時期孩子對隱私的保護超過他一生中的任何時刻,與此同時,父母對孩子隱私的打探,也多發生在這個時期。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青春期孩子秘密多,父母怕孩子學壞,就愛想盡辦法打探孩子的秘密,就如上面提到的朋友,當年無論自己的日記本藏在哪,母親總能找出來,看到日記本一些不好的東西,就開始數落她。自己被母親管制太多了,導致朋友只想離家遠遠的,上大學選遠的地方,該工作了也不選擇回老家,以為自己逃離了,結果母親追到了微博上。

②、交友存在困難

孩子隱私被父母侵佔的越多,心裡的防備線就越高,在人際交往中,很難敞開心扉,所以在交友上,不僅熟絡起來的時間線長,且交到好友的機率還很低。

大學時一個室友就是心裡防線很高的人,極其重視隱私。剛入大學時,宿舍夜談時常愛玩真心話,女生的友誼是建立在分享秘密之上的,所以很快大家感情就親密不少。但這位室友很少參與我們的夜談,直到上大二時,才與宿舍的人關係好起來。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親子相處的界限感在哪裡?

①、幼兒期

孩子三歲後,開始有性別意識。無論男孩女孩,父母要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男女有別的概念,透過繪本或者動畫等形式,教導孩子一些基本的性別常識;異性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更要注意分寸,比如洗澡等私密事情,爸爸陪兒子,媽媽陪女兒,異性父母要注意減少和孩子過分的親密接觸;此外還有空間上的界限,俗話說3歲分床5歲分房,父母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開始逐步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了。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②、青春期

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視隱私的階段了,也是叛逆的高峰期。父母唯有尊重才能和平度過孩子的青春期。這個階段,孩子非常有空間意識,要有自己的獨立臥室,有些內心話,難以向父母開口,會寫日記記載自己的秘密或者和朋友傾述。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認可孩子,不去過多幹涉他的生活,不去窺探他的隱私,把他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來尊重。

【只有越尊重,才會越親密,你只有足夠尊重孩子的隱私,他才會更樂意與你分享他的生活。】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12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小沒被家長尊重過隱私的孩子,長大後普遍會有2種遭遇,很心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