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靠邊站,它才是春天“養肝王”!清肝火、除溼熱是一絕,穀雨前後隨處可見
暮春時節,穀雨前後,又到了蒲公英紛飛的季節。
說到蒲公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時候在路邊看到了,誰能忍住不去吹一口呢?
不過你知道嗎?這個童年記憶中的鄉野植物,還是一種厲害的中草藥呢~
春天養肝、祛溼熱,吃它就對了
蒲公英,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既是營養豐富的野菜,又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
在中醫看來,蒲公英是藥食兩用之物,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效,還有消炎、涼血、利尿、健胃等作用。
圖源:壹圖網
大家都知道,春天適合養肝。蒲公英是春季養肝之選,許多地區的人喜歡在春季採食蒲公英。
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蒲公英的清熱降火作用。
春為一年之始,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體陽氣長而陰氣消,此時若不注意,很容易“上火”。
春季“上火”,是由各種原因導致身體陰陽失調引起的。如養肝不當導致肝火旺盛,多風乾燥造成口乾咽乾,春捂過度導致內熱上火,飲食過於溫補導致便秘等“胃火”症狀。
蒲公英性寒,擅長清熱解毒。它被稱為春季最好的“排毒草”,這季節常見的嗓子疼、口瘡等症狀,都可以吃它調理。
體質偏熱、肝火旺的朋友,推薦你們試試這道茶飲——
【蒲公英茶】
做法:蒲公英9~15克(幹品)適量,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沒過,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小火熬1小時,濾除茶渣,待涼後即可飲用。
蒲公英雖好,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擅長清熱。正是蒲公英的這種性質,使其不適用於陽虛體質、脾胃寒之人。
因此,平素身手易冷、大便稀溏的人都不適合吃蒲公英。
一般人也不適宜長期過量吃,以免傷及脾胃。
圖源:壹圖網
比起直接泡水喝,以蒲公英入膳更適合一般人。在烹調過程,保留了蒲公英養肝祛溼、清熱解毒功能,食材和調料也使得蒲公英的寒涼性有所調和。
入膳具體可以怎麼做呢?養生君給大家推薦幾種~
4種花樣吃法,美味又健康
1、涼拌蒲公英
把洗淨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2分鐘,瀝乾,用冷水沖涼後,加以辣椒油、鹽、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據自己口味拌成風味各異的小菜。
為什麼要用熱水先焯?好處有二:
一是可去除多餘的草酸,以防在體內形成草酸鈣,產生結石風險;
二是可徹底清除野菜的花葉上可能附著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肉眼看不到或不容易看到的致病物質。
2、蒲公英瘦肉湯
食材:蒲公英15克(幹品,中藥店有售)、紅棗10顆、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蒲公英洗淨,稍浸泡;紅棗洗淨浸泡、去核;豬瘦肉洗淨,切塊。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入上湯或清水1000毫升(4碗量)和少許紹酒,武火滾沸改文火煲約1小時,下鹽便可。
點評:蒲公英與豬肉相配,具有解毒散結、滋陰潤燥的功效。此湯有清熱解毒、祛溼止帶的作用。
3、烏雞蒲公英粥
食材:烏雞肉100克,蒲公英40~60克(鮮品60~90克),大米、鹽適量。
做法:蒲公英洗淨,切碎,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煮取汁。烏雞肉洗淨、切碎,與大米一同下入燉鍋中,倒入蒲公英煎汁,加適量水,同煮成粥,加鹽調味即可。
點評:此粥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
圖源:壹圖網
4、蒲公英綠豆湯
食材:蒲公英100克,綠豆50克,白糖適量。
做法:蒲公英去雜質,洗淨,放入湯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淘洗乾淨的綠豆,煮至熟爛,加入白糖拌勻即可。
點評: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適用於各種炎症、小便不利、大便秘結等症。
Tips:選蒲公英,乾鮮要分清
鮮蒲公英:可作為食材入菜;要選擇葉片乾淨、略帶香氣者。
幹蒲公英:宜煮茶或者煮藥膳,選顏色灰綠、無雜質、乾燥者。
(健康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