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馬即將開跑,這份損傷應對指南請收好

十一月過後,全國各地馬拉松賽事迎來熱潮。11月29日,2020年南京馬拉松賽即將鳴槍起跑,超長賽程、超高挑戰,跑友們的身體準備好了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馬明副主任治療師提醒:運動鍛鍊雖已深入人心,但運動損傷也愈發嚴重。比賽成績固然重要,但需要警惕這幾種常見的運動損傷,科學管理自己的身體。

南馬即將開跑,這份損傷應對指南請收好
圖源 視覺中國

1、運動性腹痛。根據對數次比賽的調查發現,運動性腹痛的發生率頗高,特別是女性容易出現跑步時會岔氣,感到腹部疼痛、抽蓄,嚴重時是尖銳的疼痛。一旦出現此症,輕者影響速度,重者退出比賽。

應對:參加馬拉松前進行健康檢查,排除腹部疾病。賽前合理安排運動飲食,不在空腹、喝水太多時運動。比賽中出現腹痛,可減慢運動速度、加深呼吸、調整運動呼吸節奏,疼痛厲害時手按疼痛部位加壓並停止運動,口服減痙攣的藥物(阿托品、十滴水)。

2、肌肉抽筋。跑步抽筋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碰到的情況,在馬拉松賽場上也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出現抽筋的現象有以下幾種因素:天氣太涼,肌肉沒有活動開;近期身體狀況不好,疲勞、睡眠不充足或小腿長期處於鬆弛狀態;跑步的強度太大,造成短時間內的肌肉痙攣等。

應對:出現抽筋後,選手應當逐漸減慢速度,停靠路邊。抽筋時,用手握住抽筋一側的腳趾,用力向腿部用力壓,,另一手向下壓住膝蓋,使腿伸直,重複動作,待疼痛消失後尋找工作人員按摩。

南馬即將開跑,這份損傷應對指南請收好
圖源 視覺中國

3、運動性低血糖症。馬拉松跑由於時間較長,運動時體內的血糖會大量消耗,因而有時會發生低血糖症,這種低血糖症稱為運動性低血糖症,運動性低血糖症一般發生在運動過程中或比賽結束後。

應對:一旦發生運動性低血糖症,可飲用糖水並吃甜食,一般可恢復正常,如果症狀嚴重,可靜脈注射葡萄糖濃溶液,提高血糖濃度,症狀即可清除。

馬明副主任治療師表示,對於對於馬拉松初嘗試人群,還有幾個誤區需要避免,謹防造成運動損傷。

南馬即將開跑,這份損傷應對指南請收好
圖源 視覺中國

誤區一:衝刺

參賽者在馬拉松比賽過程中不能衝刺,因為它和短跑、中跑不一樣,是典型的長跑比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如果是在接近終點的時候衝刺,此時肌肉已經累到極點,容易造成肌肉的損傷。建議最好能保持原有的速度跑完全程。

誤區二:立刻坐下休息

賽後恢復是在跑馬到達終點的第一時間就應開始進行的,多數跑友到達終點後、因身心極度困頓,大多是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實在是太累了,何況坐下休息是最自然的方法,然而從高強度的大運動量角度來看,卻恰恰適得其反。首先是肌肉中累積大量的乳酸因跑步的突然停止而造成血液的迴圈減慢,連帶減緩乳酸的排出,所以腿部肌肉會長時間處於緊崩狀態,血液的流動就更不暢順,同時還會導致肌肉的修復工作延緩。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先緩步跑個數分鐘,然後步行十多分鐘,之後開始進行腿部的按摩及伸展活動。

誤區三:跑完立馬熱療

跑完馬拉松後,太早泡熱水或蒸桑拿,進行熱療,容易導致肌肉膨脹,加重代謝物的滲進。正確的做法是跑完當天避免熱療,宜於1-2天后進行。如有運動損傷,應接受康復治療,爭取儘早恢復。

馬拉松運動賽程長,通常有40多公里,對人的心肺功能要求極高,連長期專業訓練的運動員跑完全馬都身心俱疲,更別說普通人了。有基礎疾病的人、老年人、青少年不宜參加馬拉松。

馬明副主任治療師介紹,目前中大醫院開展針對於馬拉松人群的功能性評估,評估的主要內容為是否有潛在的跑步引起的運動損傷,尤其是骨骼和肌肉方面的損傷風險。此外,跑步容易引發膝關節或者踝關節損傷、疼痛的人群,也可以到醫院先進行足底壓力測試,評估情況,並進行相應治療。

通訊員 蔡逸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蘇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71 字。

轉載請註明: 南馬即將開跑,這份損傷應對指南請收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