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孩媽媽在養育二胎時總是信心滿滿,覺得一孩都這麼養過來了,二孩絕對沒問題。可事實上,兩個孩子養法還真不大一樣,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防止兩兄弟“內鬥”,是每位家長都需要學習的東西。
晚上八點半,媽媽準備檢查兩個孩子的作業,弟弟今年上二年級,作業少,完成速度快,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作業跑去打卡牆打卡,哥哥半天交不出作業,原因是他找不到自己的語文作業了。
媽媽生氣地說:“你寫作業都能把作業寫沒了,怎麼回事。”哥哥沒說話,低著頭繼續尋找。
第二天早上七點,按照媽媽制定的家庭制度,早上七點孩子們要自行起床打卡,可媽媽一直等到七點半,弟弟還沒有起床,更讓爸媽感到恐懼的是,弟弟沉睡不醒,爸媽趕緊送孩子去醫院,檢視到底怎麼回事。
原來竟是哥哥偷了媽媽的安眠藥放到了弟弟的牛奶裡,原因是哥哥在弟弟枕頭下發現了自己被撕碎的語文作業本。
哥哥覺得:媽媽定的打卡制度,有排名機制,打卡次數多就積分多,獲得的獎勵也多。弟弟為了拖下自己的分數,把自己作業本藏起來,自己心裡很不舒服,就打擊報復,讓弟弟“還”自己的分數。
媽媽開始反思,之所以建立打卡獎懲制度,是希望兩兄弟之間能有競爭意識,比一比誰更乖、更優秀、更自覺。但他們沒想到這種競爭竟然演變成“惡性競爭”。
獎懲機制的確在短期內能夠促進孩子們積極向上,但這是外部刺激,而非內部動機產生,他們覺得,寫作業是為了打卡,獲取積分和獎勵而不是自己想要,儘管在此之前,他們都認為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但一旦有了獎勵機制,他們反倒捨棄這種想法。
過度的獎懲機制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專注於事情本身,而是“求勝心切”,繼而做出一些破壞對手“好事”的事情,繼而出現像這兩兄弟一樣的“惡性競爭”。
那麼我們該如何激勵孩子自覺學習、主動完成任務呢?
一、不比較,要鼓勵。
這起“安眠藥事件”歸根結底就是媽媽喜歡把兩個孩子進行比較,只要有一方沒有做好,媽媽就會簡單粗暴地指責,導致兩個男孩子變得焦慮。但如果媽媽放下這種偏見,不批評,而是鼓勵孩子:“沒關係,再找一找作業本去哪裡了,媽媽等你。”孩子就會知道,就算自己今天沒有打卡成功,媽媽一樣不會嚴厲懲罰。
二、不懲罰,要期待。
以往每次考試前,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兩個孩子,要認真、要審題……把兩個孩子搞得神經過於緊張,影響到心情。如果媽媽用期待的語氣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媽媽相信你們都能夠考好,我們一起來制定小目標,看看能不能達到。”孩子在這種積極標籤下,會逐漸變得穩定自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