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天長大,會說的話越來越多。
可漸漸地,家長髮現原本聰明乖巧的孩子,突然間一張嘴就是「不!」「我不要!」「我就不!」
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叛逆,張嘴就說不,還啥啥也聽不進去,這將來還得了?
今天的文章來自丁媽說育兒(ID:dingmashuoyuer),丁香醫生旗下專注孩子教育問題的平臺。
丁媽說育兒,定期跟大家分享陪玩技巧,解決教育難題。
如果你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也有文章開頭那樣的困惑,別忘了掃碼關注哦。
孩子張嘴就說不
到底是因為啥?
孩子願意說不,大多跟叛逆無關,多數是發育特定階段的結果,這說明孩子還是長大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是件好事兒呢。
1.自我意識萌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15個月之後,寶寶逐漸認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的,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們發現說了不之後,家長會重新審視提出的需求,這讓他們更有存在感。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他們會更加反覆地說不,來確定這一點。
2.宣誓主權
等孩子的自我能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他們會有主權的概念。一些自己的事情,由其他人來完成,會讓他們不高興,這也是引發他們說不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孩子花5分鐘都沒穿上鞋,家長就想代勞。但家長一伸手,孩子就會拒絕,甚至大哭大鬧。
家長出手代勞是為了提升效率,幫助了孩子。但在孩子看來,卻是自己穿鞋的權利被剝奪了。而他們正在自主權利的敏感期,當然說不來反對。
3.引發關注
還有很多時候,孩子為了引發更多關注,也會頻繁地說不。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初有二胎時,不少家庭都會發現,本來聽話的老大,對任何事情都是說不,怎麼著都不對,變得很叛逆。
這是因為,老大覺得弟妹的出現,分走了爸媽的關注。自己必須表現得更有存在感,才能奪回爸媽對自己的關愛。
和孩子較勁,得不償失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孩子總說不,起初家長還會耐心引導,可是當渾身解數使盡,孩子依舊不配合,戰火就會升級,陷入互不相讓的怪圈。
這是因為,家長會把孩子說不升級為孩子對自己權威的挑戰,覺得孩子這麼小,必須聽管教,否則大了就沒辦法管了。
家長的這種反應,其實屬於自己跟自己較勁。
對發育特定階段的孩子來講,有自我意識或是宣佈主權都是正常的,家長刻意地糾正會讓孩子感覺被忽視,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
而那些求關注的孩子,「說不」本來就是缺乏安全感導致的。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還指責孩子不懂事的話,就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愛,安全感就會缺失。
改變孩子說不習慣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那如何在不破壞孩子自主性的同時,來幫助孩子改正愛說不的習慣呢?我有4點經驗跟大家分享。
1.別較勁,行動代替語言
「說不」是孩子發育的階段性特徵,孩子很容養成無意識「說不」的習慣。
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我們也沒有必要跟孩子在「說不」的問題上死磕。比如,你說「寶寶,上車我們要繫好安全帶。」孩子無意識地就說了「不要」。
這時候,你動手給孩子繫上,並跟他說這樣更安全,孩子也不會有什麼情緒,注意力也就被安全帶吸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2.正確溝通,家長少說不
如果平時我們跟孩子溝通時,經常說「你不要這樣」「你不要那樣」,那孩子自然有樣學樣,養成說不的習慣。
所以,跟孩子溝通時,我們要儘量用正向的語言,而且在孩子犯錯時,給一些正向的解決辦法,比說「不能」「不要」效果更好。
不要怎麼樣的描述只強化了錯誤內容,孩子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比如,家長說「不要跑」,反而強調了「跑」,孩子容易忽略「不」字,直接跑起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這時候,不如直接告訴他:「我們要慢慢走,這樣更安全。」
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我們前面說,孩子喜歡說不是因為自我意識的萌發,開始享受「做主」的感覺了。
這時候我們跟孩子溝通,如果採用命令或者陳述的語氣,很自然會遭遇孩子的反抗。你說:「快來,寶寶,媽媽給你穿鞋!」孩子會覺得自己穿鞋的權利被剝奪了,肯定不願意配合。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但是你說:「寶寶,今天我們穿這雙白色的鞋還是那雙藍色的呀?」
孩子可以有選擇,就會覺得自主權還在自己手裡,就不會說不。
4.適當「示弱」
很多時候,家長提出要求,孩子堅持說不,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戰火一觸即發。
其實,這種時候,家長適當地「示弱」,反而能化解僵局,忽的更好的效果。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比方說,你跟孩子說「快把玩具收起來!」,孩子很可能不配合,說「我就不!」
但是你請求他的幫助:「寶寶,你快來教教媽媽這些玩具原來是放在哪裡的?」孩子就很樂意給出「指導」。
因為這樣,他們會覺得更被需要,更有存在感。
看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孩子「說不」肯定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那不如從今天開始,不跟孩子較勁,用更巧妙的方式面對孩子的「不不不」吧。
想讓娃越來越優秀
就要正視娃的每一次小「叛逆」
除了愛「說不」以外
孩子一輸就哭該不該哄?
開始撒謊了要不要批評?
關注「丁媽說育兒」
養育的難題這裡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