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夏時節,人體容易出現脾陽虛、運化弱的情況。除了外在溼熱環境的影響,人們此時喜食冷飲、偏愛寒涼性質的瓜果等,也進一步加重了對脾陽的傷害。因此,養護脾胃是三伏養生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那怎麼知道自己是否脾陽虛?又該如何調養呢?
1
一個動作就知道是否脾陽虛
趕緊試試
將手掌搓熱,按在胃的區域畫圈圈式地按揉,如果覺得很舒服,就說明你的脾陽已經開始虛了!
此外,脾陽虛的人通常還會伴有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脘腹冷痛喜溫喜按、遇寒或飢時疼痛加劇、畏寒肢冷等表現,如果你身上也有,那就更要注意調養了。
對於脾虛不足這個問題,《黃帝內經》中曾提到過“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意思是說,脾胃有溼時,需食苦寒類的食物去除燥溼;脾氣虛、脾陽虛時,則需要用甘味的食物來健脾胃。
而且,根據五色入五臟的理論,黃色食物可用於補脾胃,當出現脾胃虛弱的問題時,可以多吃些黃色食物進行改善。
南瓜,既是甘味食物的代表之一,又是典型的黃色食物,還有 “健脾瓜”的美譽,用它來調理脾陽虛,再合適不過了。
2
3種吃法
健脾養胃又美味
金湯麵疙瘩
做法:紅薯、山藥切丁後焯水,再放入保鮮袋中,加入麵粉,搖勻備用。起油鍋,下入蔥、姜、生抽,煸香後加水燒開,撈出蔥、姜,放入南瓜泥,開鍋後放入麵疙瘩。等再次開鍋時加入蛋液、菠菜、鹽、胡椒粉、糖即可。
紅薯性溫,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它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可幫助緩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
這兩樣食材與南瓜搭配,加強了健脾胃的功效,對於脾胃功能可起到不錯的調養效果。
南瓜排骨湯
做法:將排骨洗淨切成小塊,入鍋煮至八分熟時,加入南瓜塊、栗子,用文火慢燉,直至燉熟。
排骨能滋陰健脾、補中益氣、強健筋骨,栗子在益氣健脾的同時還有強筋活絡、止血消腫等功效。
這碗南瓜排骨湯,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引起的體虛乏力、無精打采等症,尤其適合中老年人喝。
千層金糕
做法:將南瓜、玉米粉、麵粉按照1:1:1的比例攪拌均勻,加入水、酵母粉揉成麵糰,醒制40分鐘後擀成長方形的麵皮。在麵皮上抹一層油、撒一點麵粉,然後一層一層疊起來,壘成12層的小方包,最後再擀成餅狀,撒少許芝麻點綴,上鍋蒸熟即可。
南瓜配上玉米粉,能增強脾胃功能,且口感香甜軟糯,很適合當做早餐,全家一起吃。
南瓜雖有益,但食用也有禁忌,有兩種吃法就千萬要不得!
3
南瓜雖有益
但千萬不能這樣吃!
1連續大量攝入
橙黃色蔬果一般都富含類胡蘿蔔素,南瓜也是如此。南瓜中主要含有的是β-胡蘿蔔素,它屬於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對視力、皮膚和黏膜健康,以及免疫力等都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內每天都攝入非常多β-胡蘿蔔素,它就會沉積在表皮的角質層,導致皮膚變黃。患有糖尿病、肝病、高脂血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更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建議:不要長期吃、大量吃。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新鮮蔬菜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那麼每天吃南瓜150g左右就行了,最多不宜超過250g。
如果真的因為吃太多南瓜變成了“小黃人”,也不用太擔心,一般減少或者停止食用之後,過兩天就會恢復正常。
2完全代替主食吃
現在,不少人會選擇用南瓜來當主食充飢,但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是熱量不足,二是蛋白質攝入不足。
南瓜的碳水化合物雖然比一般蔬菜高,但和白米飯、紅薯、土豆等比起來,要低不少,若單獨用它來當主食,很難提供足夠的熱量。
從蛋白質的角度來說,白米飯的蛋白質含量在2.6%左右,白麵饅頭約有7%,而南瓜還不到1%。在其他飲食不改變的情況下,若是完全用南瓜做主食,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的問題。
建議:南瓜更適合替代一部分主食,和別的主食一起搭配著吃。
(我是大醫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