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茱莉 張惠姍
因為學校有要求,5歲的女兒開始學跳繩。
接連幾天都跳不到一個,孩子爸急了:
“不能這樣跳,這樣錯了……”“看你笨的呀,我都急死了!”
女兒很快不耐煩起來,最後乾脆把繩子一扔,直接撂挑子了。
看情勢不太對,我趕緊叫停父女倆。緩了兩天後,我接著帶女兒去練。
各種彩虹屁都用上了:
“你游泳都能學會,相信你這次也能做到!”
“哇,今天多堅持了10分鐘,你就成功跳了一個,真不錯啊!”
“比昨天多跳了兩個,你又進步了!”
結果孩子越跳越來勁,每天都堅持練習。幾個月後,她就能一口氣跳小几十個了。
同一個孩子,僅僅因為大人對待她的方式不同,她的表現就有天壤之別。
這,其實就是暗示的力量!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說過:“大腦是可以被語言改變的。它會一直不停地因為外界的需求而改變神經的分配。”
當父母一直篤定地告訴一個孩子,你聰明又努力,學習肯定沒問題!孩子的大腦就會自動輸入,不自覺地用行為證明這個期待,從而腦子越來越好使,成績越來越優秀。
反之,當父母總是貶低孩子,孩子的大腦就會產生“我很糟糕、我不行”的觀念,並用各種行為去“證明”父母的話。不僅大腦會“變笨”,整個人生都可能陷入惡性迴圈!
心理學上稱這種現象為“自證預言”。
就像心理醫師蘇珊·沃德教授曾經說的:“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暗示對孩子的影響力,真的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父母對孩子的言語評價,是孩子行為的導航。孩子的未來是好是壞,就藏在父母的嘴裡。
“父母的消極暗示,毀了我一生”
這是央視《心理訪談》欄目上的一個真實故事:
33歲的女孩範金成,大學畢業十年後,一直在家中啃老。被問及為什麼不出去工作時,女孩絕望地答:“他們剪了我的翅膀,卻還怪我不會飛翔!”
從小到大,她在父母那裡很難得到支援和鼓勵:
好不容易做一次飯,母親說,“真難吃。”
親手設計的鞋子,拿給爸媽看,卻被懟:“有啥用啊!”
女兒想創業,只被戲謔:“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在父母的長期打擊下,範某果然怯懦、自卑,幹啥啥不行。經過復讀,勉強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學後,卻嚴重社恐。
換了幾份工作,最後都因為沒法勝任而辭職。
毀掉她的,就是父母的長期負面暗示。
一些父母可能覺得,我都是為了孩子好,才不時地“敲打”他啊!殊不知,潛意識不會用否定句,不會轉彎。
當我們批評孩子:你怎麼總是撒謊!
孩子聽到的是:我就是一個愛撒謊的人。
當我們吼孩子:你不要總是把房間搞得髒兮兮!
孩子聽到的是:我就是一個髒兮兮的孩子。
當我們衝孩子說:你給我小心點,別又感冒了!
孩子聽到的是:我身體不好,容易生病。
我們的目的和意圖可能是希望孩子好,可不斷的提醒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暗示,孩子也就學會了:
“我就是不可愛的,糟糕的,有問題的。
爸媽批評我、罵我,都是因為我不好,我不配被愛。”
最後,孩子就成了父母口中的“問題”孩子:喜歡撒謊、討厭學習、壞習慣成堆、總是動不動就生病......
斯坦福大學催眠專家戴維·施皮格爾博士明確指出:
“在12歲以前,人的大腦資訊傳遞途徑還未成熟,有近85%的兒童催眠感受性極高,4-10歲的兒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孩子們無條件地仰賴著父母。他們的生活積極還是負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間。
“母親的積極暗示,是我一生的光”
這個男孩名叫李麟青,1歲時確診腦癱,不僅無法站立和行走,雙手也只有三根手指比較正常地運動。
萬幸的是,李麟青的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
媽媽一直告訴他,“你跟正常孩子沒有什麼不一樣。”她陪兒子讀書,陪兒子學認字,堅持送兒子去正常學校,接受正規教育。
她隨時提醒兒子,“你不拿殘疾當藉口,它才不會阻擋你做想做的一切。”
每當有人笑話李麟青,每當嚴酷的現實一次再次向母子倆發起挑戰,母親都會堅定地站在兒子身邊,用言行告訴兒子:
“你沒問題。”
“你一定會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永遠是媽媽的驕傲。”
20多年求學路,李麟青憑藉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成為學士、碩士,最後以優異的成績,成為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殘障學生。
博士畢業時,總結過往,李麟青說:“如果被命運偷襲,最好的反擊就是逆襲它。”
看完他的故事,很多人感慨:難怪說,父母的嘴,就是孩子一生的風水!
每個孩子都是被催眠暗示著長大的!
消極的暗示,像是心靈的腐蝕劑,使一個孩子退縮、自卑、失去面對困境的勇氣。
而正面的、積極的暗示,像陽光,照耀著孩子黑暗的區域,讓孩子樂觀向上,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
父母如何正確應用“暗示”養育孩子
蕭伯納曾說:“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為什麼,將來孩子很可能就會成為什麼。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孩子在學校裡很好動,坐不住。老師特地找到孩子媽媽,讓她回去好好“管教”孩子。
放學後,媽媽跟孩子說,“知道今天老師跟我說什麼了嗎?她說你比昨天多安靜了3分鐘。”
第二天,媽媽跟孩子說,“老師說,你比昨天又多安靜了5分鐘。”
一段時間後,孩子真的做到了專心聽課。這就是積極暗示的魔力。
家長要如何做,才能儘量給到孩子積極的暗示?
● 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比如,把“別緊張 、別有壓力”,換成“放輕鬆、慢慢來”;把“看電視別靠那麼前”,換成“站後面一點”。
● 就事論事,不要動輒攻擊人格。尤其要避免下述災難句式:“你蠢得像豬一樣”“沒見過像你這麼差的人”“你讓我太失望了”……
●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這種蓋棺定論的話:“你總是……”“你從來都是……”“你就是……”
另外,多用積極的語言,去改譯孩子的行為:
● 比如,當孩子貪玩忘了寫作業,不要說“我看你就是故意不寫的吧!”“一點兒都不自覺!”
可以說:“有時候會忘記時間寫作業,我相信這次事件是極少數的,你本來就挺重視學習的,我相信你會更自律的,如果你有需要我幫忙的,你就告訴我。”
● 當孩子寫作業容易漏題、漏字,不要說:“你總是這麼粗心!”
可以說:“我相信你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但我會在睡前和你一起整理一天的作業,為明天做好準備。”
● 當孩子打人時,制止的同時,不要說“你就是個惹事精!”
可以說:“你一直是有正義感的孩子,下次試試用別的方式跟別人溝通,相信你以後會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的。”
● 當孩子撒謊時,不要說“嘴裡沒有一句實話!長大了還了得?”
可以說:“你是害怕被人指責,你害怕父母不愛你,所以沒說真話。你很想做一個好孩子的,我相信你本意不壞,不是故意的。”
● 當孩子不敢嘗試,不要說“勇敢點,這有什麼呀,至於嗎”,或者“別那麼膽小,太不像個男子漢了。”
可以微笑著看著孩子,堅定地說:“我相信你行的,再試試看,我在陪著你。”或者,“等你想了,我們再試試,做不到也沒關係;辦法總比困難多。”
......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這樣子是不是完全不能夠批評孩子,只能小心翼翼、一味“捧著”孩子了?
當然不是。沒有必要,也不現實。
積極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洛薩達比例。
最初是馬塞爾·洛薩達在研究公司組織管理時提出的。他發現,公司開會時的對話中,若積極詞語與消極詞語的比例大於3:1,公司就能蓬勃發展,反之很容易走下坡路。
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在此基礎上提出了5:1的“家庭洛薩達比例”。即,我們對愛人、孩子的每一句批評,要配上5句鼓勵,才能維持穩定的關係。
所以,在“5:1的家庭洛薩達比例”原則上,多去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吧!
下面這些很好用的黃金句式一定要多跟孩子說:
“我知道會好起來的!”
“你有力量去面對。”
“你可是幸運兒呢!”
……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
每個孩子,都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的。
有一種問題,叫做父母覺得你有問題。
有一種自信,叫做父母覺得你能行。
永遠不要小看“暗示”的強大力量。
父母隨口而出的語言,或許就是孩子未來要走的路。
—— End ——
作者:茱莉,張惠姍。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